讲话,在人民创造中实现文学创造

更新时间:2024-01-20 点赞:5893 浏览:2019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今天我们在这里聚集一堂,交流学习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感受,以此纪念《讲话》发表七十周年。我向与会的作家、评论家表示问候,向光临会议的老前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七十年前,1942年,中华民族正在最危险的时刻经受着血与火的考核,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在延安,同志和一群文学家、艺术家一起,热烈、坦诚地讨论中国革命文艺面对的一系列根本不足。我们大家都看到过那张著名的照片,就是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合影,在那张照片中,领袖与文艺家们亲密无间,他们是朋友、是战友。我们注视着照片上每一张脸,他们的脸上焕发着理想的光芒,他们的目光和神情饱含着对中国人民的自由解放、对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的坚定担当。无论当时还是现在,七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作家,以《讲话》中不断地汲取力量,以《讲话》中最深刻地体认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讲话》使我们意识到,我们手中这支笔,它属于个人,但是,这支笔同时寄托着人民的期待与时代的重量。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一代又一代中国作家自觉地将自己的创作与时代的进展、民族的进步紧密地结合起来,与人论文范文民的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
七十年过去了,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在几个月前,我们党召开了十七届六中全会,这是继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又一次具有里程碑作用的会议。会议做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革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进展大繁荣若干重大不足的决定》,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的蓬勃兴起,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文学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在迎来繁荣进展的黄金期。在这样的时刻,重温《讲话》,我们倍感亲切,《讲话》的基本精神、它所阐述的基本原理历久常新,始终充满生机活力。
在《讲话》中,有一个词处在核心的、关键的位置,这个词就是“人民”。“人民”是《讲话》为中国文学指明的出发和前往的地方。同志提出:文艺“为什么人的不足,是一个根本的不足,原则的不足”,我们的文艺是为“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为“最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的。以延安文艺座谈会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人民”始终鲜明地镌刻在中国文学的旗帜上,为中国文学指引着前进的方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广大作家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文学的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文学的进步。中国文学繁荣进展的光辉历程,也正是作家们与人民同心、与人民同行的历程。
《讲话》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和中国革命文艺实践相结合的光辉文献,也是中外文艺创作基本经验的结晶。每当我们重温《讲话》,总是会为其深邃的思想力量所打动,为那朴素而确切的真理所折服。文艺为了人民,这不仅指出了中国革命文艺和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属性,也揭示了古往今来那些伟大作家们恒久生命力的奥秘。例如我们民族伟大的诗人杜甫,他在颠沛流离中走到了人民中间,在他的诗中,我们听到了民众的心声,深切地感受着人民的疾苦和忧患、梦想和期望,这一切,把古人和今人,把不同经历和背景的人们以精神上凝聚起来,他的诗因此成为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一切进步的文化创作生产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这一论断深刻地阐明了文化生产和文学创作的根本规律。
“人民生活中本来有着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这是七十年前同志的话,今天读来,我们强烈地感到这些话如同说在今天。我们正身处急剧变化、日新月异的时代,人民的生活、创造和实践,可以说,无时无刻不使我们这些写作者感到“相形见绌”。不少作家英语论文、评论家都曾经慨叹,生活比小说、比艺术家的想象更神奇。人民的活力、想象力和创造精神正在灿烂地迸发、壮阔地展开,人民生活的丰富和生动,使这个时代的文学家们深怀敬畏。我们常常担心我们的笔跟不上时代,就如同执一柄小勺而面对浩瀚江海,我们常常会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会怀疑文学的力量,怀疑文学在如此神奇和盛大的生活面前能做些什么?
我想,这是每一个身处伟大时代的作家都会有的困惑。时代全面考核着我们的认识能力、思想和想象的能力,考核着我们的体现能力。恰恰在这里,《讲话》有力地启迪着我们:生活本来就是浩瀚的江海,人民的创造和实践永远大于个人的想象,现在是如此,七十年前也是如此。生活的挑战不是我们望洋兴叹的理由,相反,我们满怀惊喜地看到,我们面对的是巨大不竭的源泉,这是时代和人民对每一个心怀壮志的作家最慷慨、最丰盛的馈赠。
正是在这个作用上,同志指出,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观察、体验、探讨、浅析一切人,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这些教导我们都很熟悉,七十年来,许许多多中国作家在深入生活、贴近群众这条道路上跋涉前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当今天重温《讲话》时,我想,这条包含着“观察、体验、探讨、浅析”的路,依然需要我们不懈探讨。
七十年前,中国的绝大部分还处于农业社会;七十年后的今天,在革新开放、建设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的伟大革命中,中国正在经历巨大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这是五千年未有之大变,社会形态、人们的生活形态和思想情感形态都变得远为复杂多样,太阳底下每天都有新事发生。同志所指出的“不熟、不懂,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不足,在七十年后不仅依然有着,而且变得更为尖锐和迫切。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事就是我一无所知。我想,我们在这个时代面对的不足是,一方面,我们每天都身处海量资讯和影像的包围之中,这使我们常常以为对世界所知甚多,而且求知非常容易,只需要你打开手机、电脑和电视;但另一方面,当真正进入创作的时候,当真正开始深入认真的探讨和浅析的时候,我们又会沮丧地发现,原来我们所知甚少,我们只是掌握了大量零散的碎片,我们很难把这些碎片凝聚成完整的形象和精湛的思想。
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