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转变教学手段培养学习习惯写作策略

更新时间:2024-01-16 点赞:9418 浏览:352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新课程革新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契机,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我们的进展提供了更好的舞台。实践证明,随着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随之发生转变,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信息技术教学中对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做了一些尝试和探讨。
【关键词】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习习惯;教学评价

一、自主探究,培养习惯

兴趣是自主探究学习的动力。自主探究是一种“自我向导、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方式。
探究学习指以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某一探讨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和科学探讨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不足、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收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讨活动,获得知识、技能,进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讨精神和革新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自主探究学习是把主动学习和探究学习两种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兴趣中发现不足、探究不足、解决不足;达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1.结合生活,创设情境

结合学生生活、学习的实际创设一定的情境,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往下学。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并能把所学知识、技能运用于生活中去。此时教师的角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传授者,而是充当一个教学设计者、指导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
[案例1]在学习“新建文件夹”这一操作时,学生对有关资源管理器中文件夹的树形目录结构来管理资源的不足一时很难理解。就结合初中生学习生活的实际,创设了一个到书店购买《阿凡提故事》书的情境:1.在众多的商店中选择书店。2.在书店众多区域中选择“儿童文学”区。3.要寻找 “中国儿童文学”区,并以中找到《阿凡提故事》。以中引出书店为什么要一个区一个区将书分得如此仔细的不足,以而迁移到计算机中的这种树形目录结构。
这样一个书店买书情境的创设,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容易理解,既达到了教学预期效果,又让学生将信息技术的知识运用到了现实生活之中。

2.运用书本,善于引导

平常的信息技术教学注重对学生知识、操作技能的培养,久而久之使学生纯粹的模仿老师的操作,很少关注书本,更谈不上自己会自觉地看书,运用书本。
结合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学生信息技术基础较差,家里有电脑的同学不多,所以利用书本来学习很有必要的。文学论文首先要培养学生自学书本的习惯,引导学生怎样看书。在看书的过程中会发现各种不足,有些不足通过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及时地解决,如果难以解决的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当然,教学生利用书本进行自学,并不是让学生放任自由地学;也不是教学必须按照书本一致地进行。教师可以设计几个难度不同的任务,把知识点与操作结合在一起,把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结合书本去完成任务。或者由学生来提出任务,教师进行整合,再布置给学生,由学生去解决。这样的方式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挥,虽然,结果不一定都理想,但学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收获。

二、自主探究,强调过程

与探究学习相对的是接受学习。接受学习是将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探究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不足的形式来呈现的。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不足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不足的策略,这是探究学习所要达到的三个目标。
自主探究非常强调将学生视为学习行为的真正主体,是学习过程的深思者、活动者、体验者、合作者和建构者。我们必须尊重每个学生个别差别与个性特点,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主体价值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在探究活动设计中,难度设计要具有梯度性,一者帮助学生掌握探究的主要方向,二者让学生对本人在探究活动过程中遇到的不足及得出的结论等做适当的记录。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展,网络教学已经成为信息技术新的教学内容,同时给学生搭建了自主探究的学习平台。

三、自主探究,注重评价

自主探究学习包含着:学习态度、合作精神、探究能力、操作技能。针对这一特性并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可以以以下几个方面对自主探究学习进行评价。

1.口头评价

课堂上,教师要多使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要有明确导向的评语,使学生懂怎么才可以,怎么做才更好。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评价作品,或让学生之间、各小组之间互相评价。通过这样的口头评价,培养学生正确看待自己与别人的习惯,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

2.作品评价

由于信息技术教学的特殊性,我们一般在一次探究活动后,要求各小组上传本组的代表作进行全班交流。指出各个作品的成功之处和哪些是值得大家共同探讨之处。这需要学生个体、小组、教师互相协助来完成。这往往是探究活动的点睛之笔,通过评价学生作品,教师在交流中学到很多原先没有想到的东西。

3.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中的基本内容是学生的作品,学生作品的收集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既可以是学生成功的作品,也可以是失败的。档案袋是一个随时间进程而不断生长的活的作品集,是对人的成长进展过程的一种直观、生动的记录,学生或教师在创造、生成个人档案袋的过程中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成长足迹,感受到自己的持续进步。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可以在教师机上以班级为单位建立班级文件夹,再在里面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建立个人(或小组)文件夹,并把学生每次的作品都存放到相应的文件夹中。这样,评价者可以通过观看学生的作品评价学生的进展。

四、合作学习,团体协作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先分好小组,平时上信息技术课学生就按照小组来坐,组长负责本组的纪律,协调好本组的学习,并且对平时作业进行检查、评价。其实这只是浅层次上的小组合作,深层次的小组合作学习由于学习者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开展小组合作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知识点,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案例2]多媒体演示文稿学完基本操作之后,设计了一个综合实践操作课。
全班以5人为一小组,组里四个人分别收集中国古代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的资料,一个同学撰写四大发明的介绍语。收集完资料并进行处理后,汇总到组长处,由组长把资料存放在教师指定位置,以上利用一个课时完成。第二课时,学生分工来制作演示文稿,一位同学负责美工:插画、排版,一位同学负责制作,一位同学负责技术,一位同学负责修改加工。
最后每一小组推荐作品上交,给每个小组以展示自己的机会。作者先讲解自己的创作意图,然后请其他同学来评价作品,最后由教师来评价。教师除了充分肯定学生作品的成功之处,也应指出不足之处以便学生进一步改善。

五、合作学习,分工明确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明确分工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很容易出现混水摸鱼的现象。一般小组分工由组长负责实施,使小组各个成员都能发挥所长,在探究活动中能真正地动起来、活起来。
可见,合作学习可以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如果学生长期处于个人的竞争的学习状态之中,久而久之,学生就很可能变得冷漠、自私,而合作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合作学习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别的学生的教学不足,以而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进展的目标。
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虽然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社会技能。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都需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也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探究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其实接受学习对信息技术中的一些学习内容来说也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教育部基教司《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倩苇、桑新民《网络环境下学习评价新方式的探讨》,中国远程教育
[3]吕小平、燕彬主编《自主·合作·探究》,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4]盛群力、郑淑贞《合作学习设计——现代教学论述与设计丛书》,浙江教育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藤桥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