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数学学困生理由及其对策

更新时间:2024-01-15 点赞:13776 浏览:588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数学学困生在数量上往往多于其他学科,数学学困生理由是教师和家长共同关注的理由。本文对数学学困生形成的理由进行了浅析,同时对如何让数学学困生走出困境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数学学困生;培养兴趣;融洽联系;主动学习;成功体验
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对完美的进展是践行“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进展”这一《数学课程标准》理念的实际行动,更是数学教师实际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理由。

一、数学学困生产生的理由

根据本人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初中阶段的数学学困生形成,大多数都是非智力因素造成,很少有着真正“笨”的学生。他们之所以感到学习困难,理由很多。
(1)对学习不感兴趣,没有学习的和动力,不愿意学习。在校懒惰,贪玩,不求上进,或者他们把兴趣点放在了其他的事情上。
(2)数学基础差。许多的学生连小学的基本数学知识都没掌握,现在想学感到无以下手,也根本听不懂教师所讲的课程,久而久之缺乏自信,不愿意学习数学,甚至在心理上产生恐惧感,继而产生厌学情绪,陷入学习的恶性循环,导致越学越差,最终放弃数学学习。
(3)学习策略教学论文不正确。数学知识的学习有别于语文等其他学科的学习:数学的学习更重视知识的理解、判断、推理,重视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些学困生只采取背概念、默公式的策略教学论文,对知识只是一知半解,影响智力的发挥,也同样学不好数学。
(4)缺乏自控能力。上课时总是精神不集中,不认真听课,意志薄弱,学习的自主性差,不愿去进行数学练习,甚至常常不做作业,就是做也是抄袭。
(5)对数学缺乏兴趣,认为自己不是学数学的料,或受父母等他人的影响,认为数学不重要或数学很难学等主观想法先入为主,并把这种情绪带到数学学习上,数学课上不听,故意不做作业,自我放弃等,形成偏科现象,也使自己成为了数学的学困生。

二、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学困生的转化是教师最感烦心、最为困扰的理由,本人也深有感受。但相信只要策略教学论文得当,肯下工夫,学困生定会得到转变。教学中,对于学困生不能只停留在管住他们——不让他们睡觉,不让他们违反纪律,关键是要解决他们的“困”。要想解决他们的“困”,首先要浅析一下学困生到底“困”在哪里,然后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下面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就如何做好学困生转化谈一点感受。

1.使学困生明确学习目的,找出“困”因,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找学困生进行个别谈话,用真诚的语言、可亲的语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其一,让学困生明确到校的任务是学知识、学本领,只有掌握了真才实学,将来才会幸福。在校整天无所事事,左右彷徨是欺骗父母,浪费自己的青春,断送自己未来的行为;其二,帮助他们找出学困的理由,以而能够“对症下药”;其三,使他们树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思想,让他们树立自信心,只有让学困生相信自己,才能激发其进取的勇气,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让他们明白,现在的落后都是自己没有努力造成的,其实自己一点也不笨,自己的智力水平、能力与学习好的同学相比并不弱,只要肯努力、肯下工夫并掌握学习策略教学论文,必定会学好数学。

2.与学困生建立融洽的师生联系,拉近与学困生之间的距离

教学中主动走近学困生,关爱学困生,对他们不歧视,不排斥,不冷落,不操之过急,使学困生以内心感到教师是真心诚意地爱护和帮助自己的,感受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深刻含义。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以高的热情施行帮助;当他们出现失误时,及时提醒,耐心指导,使学困生以心灵深处接受教师、认可教师,以而营造师生情感交融的学习氛围,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3.培养学困生的学习能力,完善学困生数学基础

第一,结合数学课的特点对学困生进行学法指导,指导他们怎样提高听课效率,怎样进行预习和复习,怎样自学,怎样培养数学能力等;第二,帮助学困生解决学习困难,抽时间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查漏补缺,补充完善学困生的知识储备;第三,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逐渐以学会转化成为会学,垒实学习革新的根基。

4.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困生的“参与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是学习活动的强大动力。教学中注意编选内容的趣味性、探讨性和运用性,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教学论文,充分地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数学学科的表象美、知识结构内在的逻辑美、数学语言的简洁美、思想策略教学论文的奇异美等,以此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到数学并非枯燥乏味,而是丰富多彩的,同时体验现实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知识的运用。
数学教学倡导是充分地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去感知、认识、探讨所要学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而情况常常是,学困生在旁观,他们只当“观众”,这样久而久之,学困生就失去了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启发引导学困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例如 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教学时,定会督促学困生与其他学生一样,课前动手制作好等腰三角形,然后让他们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对折,再让同桌或小组讨论:发现了什么?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这样,让学困生感受到自己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的知识不是课本中找来的,也不是老师奉送的,而是以自己身边的生活情境中得来的。让他们觉得自己能学、会学,逐步树立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并将这种信心转化为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潜移默化中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5.向学困生提出他们可达到的要求,为学困生创设成功的机遇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要尽可能多地尊重学生,要尽可能多地要求学生。教师对学生提要求实际上也是一种尊重学生的体现,是尊重学生进展的需要,是对学生潜能的一种肯定。对学困生的要求,前提是尊重其实际水平,采取适当降低要求,低起点、小步子、多鼓励、少批评和“少吃多餐”等。让他们经过努力,能够基本上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师要不断地为学困生创设成功的机遇。因为成功的学习会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而自信心又是成功的重要保证,是一种良好的心理效应。学困生有成功的体验就能不断克服对数学的畏惧与厌烦心理,增强对数学学习的情感。教师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在课堂教学中让他们有体现自己的机会。一般情况,应给学困生三个优先:提问优先,板演优先,鼓励优先。当他们取得一点微小的进步的时候,都要及时加以肯定,予以表扬鼓励,使之发扬光大。通过表扬与鼓励,让学困生及时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其上进心、自尊心,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
学困生教育转化是一项艰巨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学困生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的理由,他们的转化不可能一步到位,都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这四个时期。因此,在教育转化过程中,学困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很正常的现象。面对这艰巨的工作,作为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让学困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
只要我们有高度的责任感,用真心、真情对待、感化学困生,就一定会打开学困生的心扉,让他们走出学习的困境,不断的进步,最后成为一个好学生。
参考文献:
李进财.关注学困生的成长[J].学周刊,2011(26).
王素珍.中学数学分层教学[J].师道(教研版),2011(8).
[3]
项昭,项昕.“数学运用题”学习目前状况的调查浅析[J].数学教育学报,1998,7(1).
[4]
季素月.中学生数学能力培养探讨[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广东省南雄市黎口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