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有效教学方式之我见

更新时间:2024-04-03 点赞:29647 浏览:13429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论文摘要自高中语文教材做较大调整以来,文言文于语文教材中占较大比重,且《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作为选修课程更有其担当之责任,笔者认为在必修课基础上必须重文化解读和自主领悟,这是语文教材编排之需要也同时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并针对此要点辅以有效方式,方得学习真正内涵而实现真正有效教学目标,进而体现选修课注重个性进展的特点。本论文因篇幅需要着重以教材《儒道互补》单元为例,说明本论文立场:确立符合学情的科学的教学目标,并确立相应的有效教学方式坚持执行,学习选修教材《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不再犯难,其实不必挖掘花哨的形式来增色课堂,教师只用深入浅出地引领学生理解并体验来自千年的文化回响,学生会受益匪浅。
学生到高中阶段应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为何总不见效果,学到选修教材了学生又应怎样学习历代文化经典呢?本论文欲以《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为例浅谈其教学的有效方式。

一、教学目标甄选不足

评价教学有效性即看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要求,那么选修教材的文化经典教学目标与必修课有无关联又是何联系?选修教材之“致同学们”有这样一段话:“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升语文素养,既包括读写听说能力的养成,也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改善与人格的提升。选修课程同样指向这一目标,和必修课程比起来,选修课的学习应当更要求打开思路,进展个性,更加需要主动地学习”。这显然是针对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设定的教学要求,但选修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可与必修课程重复,更应侧重文化解读和人格培养,体现选修课注重个性进展的特点。
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即学生学习古文困难。为了解决这一困局,有人提出 “教学中要紧扣教材进行视频观看、课堂讨论、精彩辩论、文章写作等方式去实现有效研读”,也有老师索性只求翻译串讲理解大意作罢,这虽有行事的道理,但我总以为此皆舍本求末不得学习要领。
学习是什么?在泰勒看来,“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取决于学习者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由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提上日程,“在组织学习经验时,要达到‘逻辑组织’与‘心理组织’的有机统一,绝非易事” ,但忽略学生日益增加的心理的成熟性,于是任意削减学科内容的深度、广度,降低教学难度,于学生理解力和感悟力提升无益。毋庸辩解学情如此,只须自问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跋涉路上是否尽心尽力,而非退而求其次。没有学生在学习上的螺旋式上升,何来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的提升。
对步入高二下学期的高中生的心理特点略加了解,即可知晓他们更偏向沉默,更偏向于安静地沉思,在这时若仍侧重听说读写的语文教学,只会让语文课堂缺乏应有的智慧和深沉。高二学生进入选修文化经典研读时就应侧重“自主地文化研读”。
如何做到“研”,首先就体现在“自主”上。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就是不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是由学习者通过一系列发现行为发现并获得学习内容的历程。这一阶段的高中生面对选修教材的文言文有了一定积累,教师可将较难词句串讲翻译后,让学生自主翻译全文并归纳大意;接下来“研”什么?显然应侧重探讨文化。“这也足以证明,语言本身就是思想,语言是创造,语言是文化,语言不只是外壳”,“学生在学习语言时,似乎是在学习掌握一种工具,可作用远非如此;学生学习语言的历程,是使自己成为人的历程,是确立自己的真实有着的历程,是让世界呈现在自己面前并让自己进入这个世界的历程”。
“选修制度是个性化教育、个性化课程的有机构成,是支撑个性进展的必要条件”,由此选修教材的学习一方面发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主体进展可能性,另一方面承担起塑造学生成为社会出色成员的课题。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以历代文化经典论著中编辑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章节,内容涉及儒、释、道三教的经典以及历史、、科技、文学等各个方面,绵延先秦至近代几千年的文化进展脉络,这就需要学生掌握阅读文化论著的知识和策略,养成独立探究、主动获取各种文化知识的能力和习惯,真实地感受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跳动的脉搏,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内涵,探讨思索经典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作用,得到博大精深的文化氛围的熏陶,具备真正作用上的人文精神。简单点说,其实就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返回自身找寻文化基因、重塑文化人格。

二、有效教学方式的甄选不足

以《儒道互补》单元教学为例,笔者认为学习本单元的课堂,学生始终闪现着深思的智慧火花。
儒道两家互为两极相得益彰,若总以学者成果示人或简而化之,难免有束之高阁、不食烟火之嫌,不利于学生亲近它们,更何谈学懂,唯有让学生自主深思和探究才能真正感受和理解其思想精髓。

(一)《论语》十则教学方式

1.疏通文意,逐段概括大意,熟读课文。

2.感受儒家思想文化。这一环节为教学重点,力求让学生感受儒家文化内涵,理解儒家思想对自身建设有何裨益和教诲。如果拿出一堆的大道理和众学者的探讨成果放映一通,只会让学生囫囵吞枣,懵懂而过不留任何痕迹。只有自己亲自发现的知识才是真正属于个人的内在财富,这种“发现学习”更适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的研修学习,由此可逐段提一个贯穿全段的不足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要传达的思想,如学习第一章“学而”篇,教师提问:本论文的关键词是——好学,那么本段说明怎样才称得上“好学”?学生将立即以文中找到信息点,当学生回答时教师可适时追问“你觉得有道理吗?在你的学习历程中有没有启迪?”教师的提问能给他一个反省自身的机会,期望深思之所得能融入人格塑造结构,并不断丰富人格培养的内容。这时有学生不解:“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似乎和现在要创造良好学习条件相左,教师可答疑或让学生畅谈得出:君子可以不求食饱、食好,居住环境不追求舒适,居住环境较好的话会有一种依赖性,会对个人修养道德没有帮助反而使自己变得很懒惰,我们的一生,终是精神生命的一生,物质追求和感官享受终有限,而精神的升华才是人生的最终之道,但并不是把两方面矛盾起来,而是把重心放平衡,人生就有无限的宽裕。如讲完“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教师可提问:课文节选中是否能体现“克己复礼”的思想呢?学生会积极深思,他们找到了“敏于事而慎于言”、“君子坦荡荡”等等,通过教师的提问引导和学生的讨论深思,学生逐渐明白儒家的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