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转化高中数学学困生一些感受

更新时间:2024-01-31 点赞:13758 浏览:5855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推广和高中教育的普及,再加上优质高中的扩招,对我们这些山区的城镇高中而言,数学学困生(对数学学习没有自觉行为,害怕数学,数学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越来越多,如何转化数学学困生成了我们山区教师的主要不足。在不断与数学学困生打交道的历程中,我感触良多,现将我在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历程中的教训、经验与大家分享,希望能与老师们交流,给同学们启迪。

一、高中数学学困生的形成理由

根据学习投入论述,学生的学习投入分为认知投入、行为投入及情感投入。只有具备良好的认知投入、充分的行为投入和积极的情感投入,才能有良好的学习历程和良好的学习效果,进而取得不错的学习成绩。而这三种投入之间又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循环三角联系。
如图:
拥有良好的认知习惯和思维方式,学习任务就轻松,有效的学习行为就多,当然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人的思维也就更加活跃。但是反过来,任何一种投入出现不足,最终都会出现数学学习困难的局面。
我们根据最先出现不足的学习投入情况的不同,把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分为以下三类:
1.好高骛远型:这类学生最先在行为投入上出现不足,很多该记的概念、公式、性质、法则没记牢,该训练的策略技艺没训练,以而导致对自己的估计过高,每次考试都不能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进而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日积月累,就会产生对自己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的怀疑,最终成为数学学困生。
2.反应迟缓型:这类学生因为数学学习中必需的抽象思维能力发育滞后,缺乏必要的归纳、类比推理手段,常规的数学思想策略和思维习惯没养成,数学认知上出现不足比较早,以而使他们无法快速准确地理解相应的知识要点,浅析解决数学不足就更困难。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证有效的学习投入,当然就不可能以学习历程中找到成就感。这样他们成为数学学困生也成为必定。
3.无所谓型:这类学生的情感投入最先出现不足,因为各种理由,他们对学习失去了动力,而学习的压力更让他们寸步难行,整天考虑的是为什么要学,要不要学,什么条件下可以不学,哪还有时间考虑怎么学,更不要说付诸行动了,最后在数学认知上只能是一张白纸。

二、对这几类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及效果

1.好高骛远型数学学困生平时学习不努力、不主动,却经常怨天尤人,抱怨数学枯燥,高中数学课程知识凌乱,对成绩的不理想容易归因为外在因素或粗心大意,对于这样的学生要及早发现,及时补救,重视每一次考试后的成败归因,引导他们多以自身找理由,然后多提要求,多加监督,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次测验或一个阶段的学习结束后,都要和他们进行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对他们这一阶段的学习进行合理评价,积极鼓励他们与班里的同学相互合作,帮助他们树立新的目标,相互竞争。这类数学学困生只要监督到位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摘掉数学学困生的帽子,转化成为一个自觉的数学学习者。
2.反应迟缓型数学学困生数学学习基础差、对数学学习很被动、反应相对较慢、数学学习质量低下,但他们若能够有一定的自我调控能力,能够用功学习数学的话,我就会先以他们自身的优点出发,帮助他们找到自信心,以而提升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指导他们时让他们多看老师深思不足的历程,告诉他们看到这个题目老师会怎么想。有时老师的想法也行不通,需要试几次,消除他们对数学的恐惧感,让他们明白谁也不是生来就会,每个人都是在不断犯错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然后再告诉他们一朝一夕赶上去是不现实的,必须有个长远的目标和计划,倒空自己的,不要想考试要考多少分,先尽可能用自己能够理解的内容去体味数学学习中的抽象、归纳、替代、等价转化等理解方式,训练出有效的数学理解方式,然后再过渡到浅析不足与已经掌握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最后形成解决数学不足的能力。在考试中尽可能不要和数学成绩跟自己差别很大的学生去比较,只与自己的过去比,跟自己平行的学生比,就是偶尔一两次考试分数高也不能说明数学就很好了,一两次成绩差了也不能说明数学就退步了。这类学生如果可以坚持一至两年,都可以达到中等成绩学生的学习水平。但若急功近利,就没有效果了,甚至会更加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3.没有毅力的认知迟缓型数学学困生和无所谓型数学学困生,差不多已经是破罐子破摔,主动转变的不强,我一般也只有尽量以学习的作用及目的出发来影响他们对学习的认识。把他们转化成自觉的数学学习者,我还鲜有成功的案例。
总之,要想转化数学学困生,良好的师生联系是开始转化的基础,只有相互信任,才可能言听计以,策略才能得到检验,监督才有约束力。另外,转化数学学困生还必须要有家长的配合。当然,只是家长和老师有愿望是肯定不行的,最终要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自觉行为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作者单位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田家炳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