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创新能力协同革新与高校科技革新能力提升中心

更新时间:2024-02-24 点赞:12564 浏览:4807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精神,积极推动协同创新,教育部、财政部于今年年初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要把该计划落到实处,关键在于: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坚持整体协同创新;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坚持多元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构建四类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深化科技评价体制改革;以人才为核心要素,激发释放协同创新活力。关键词: 协同创新;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1673—8381(2012)06—0016—04[HT〗??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为了认真贯彻落实胡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并于2012年3月23日,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大会上,联合颁布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该计划是继“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行动和提升高校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举措,时机关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高等教育在提升创新能力、转变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等国家战略发展方面,无疑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受体制机制因素的制约,我国科技发展仍然面临“分散源于:论文的基本格式www.618jyw.com
、封闭、低效”的局面,各行各业做科研,相互之间无合力,投入产出不匹配。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引领作用尽管在明显增强,但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凸显,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尚未完全确立。要解决以上问题,仅靠大学的力量还远远不够,必须吸纳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创新力量的参与,亟待建立多元协同的开放、集成、高效新模式。放眼世界,美国硅谷之所以能诞生苹果、惠普、英特尔等一大批世界著名的高科技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这一地区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之间的协同创新。因此,协同不只是单纯的科研组织形式,更是科研创新的全新形态;不只是实现创新的路径,更是创造成果的基石。

一、 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

发点,坚持整体协同创新??当今世界,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党、国务院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做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同时,也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这一国家战略的实施,必须依托强有力的科技能力和实力作后盾。高等学校具有多学科交叉、人才荟萃、信息畅通的整体优势,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是实施协同创新的最好切入点。以高校为实施主体的协同创新计划,其最为重要的特征,就是要把创新人才培养、学科交叉集成、体制机制改革和重大问题解决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进而通过校校、校所、校企、校地以及国际合作协同创新,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模式和平台,实现高校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步提升,也是贯彻落实科技和教育融合协同育人的重要举措。???? “2011计划”着眼国家发展全局,考虑重大战略问题,以全局的观点、战略的观点、持续发展的观点指导科技工作。以需求为导向,紧密围绕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通过协同创新,“顶天立地”凝练方向,重点研究和解决国家急需的战略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以及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对分散于校内不同学科、不同部门的资源加强整合力度,实现高校内外部科研创新要素协同。集中力量开展联合攻关,实现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真正形成集成优势。协同创新的过程,本质上也就是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通过加强高校与科研机构、行业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构建“政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崭新模式,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在国家大平台上追求世界一流,在应对国家重大需求过程中解决问题,形成一流水平,是实施本计划的宗旨。

二、 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

力提升为核心任务,坚持多元协同创新??与其他社会机构相比,高等学校具有多学科综合的突出优势,但不足之处在于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明显不够。为了顺应国家的战略发展需要,高校应克服包打天下的思想,在“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目的是围绕重大科学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增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三者之间的协同与互动,增强创新要素的有效集成,增强高校创新能力发展的导向性,增加投入与产出的效益。其中,人才是根本,学科是基础,科研是支撑。形成高水平的人才聚集,加强需求牵引下的学科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的科研。充分发挥协同创新的人才、学科资源优势,在协同创新中不断发现和解决重大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充满活力和各具特色的科研组织模式。加快学科交叉融合,促进优质资源的充分共享,以高校和各类创新力量的深度融合为前提,推动教育、科技、经济、文化互动,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步提升。???? 要实现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高校应以开放的心态坚持多元协同创新。注意从社会发展和科学前沿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出发,开展同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和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对研究领域内共性关键技术、应用基础问题和战略问题开展持续、系统的研究,为行业与企业切实解决关键技术难题,作好科技支撑。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加强学科建设,提升科研水平,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共同建设和服务于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从而在更好地提升高校科技综合能力、培养创新型优秀人才的同时,加强我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

三、 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

构建四类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2011计划”面向各类高校开放,以“统筹部署,分层实施;分类建设,择优支持;广泛汇集,多元投入”为实施原则,探索建立四类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建成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各有侧重、彰显优势。主要包括: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的四种类型。???? 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以自然科学为主体,以世界一流为目标,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知名学术机构的强强联合,成为代表我国本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水平与能力的学术高地。建立此类协同创新中心,一定是要符合科技前沿发展的趋势,且我国在该方向研究中已具有较好的基础。协同创新体能够代表我国该方向的最高水平,具备冲击世界一流的基础与能力。牵头高校以及主要参与高校,依托的主体学科原则上应进入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库)学科排名的前1%,这一般被视为国际高水平学科,并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或优秀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这个中心在以前培育的过程中,已经开展了行之有效的机制体制改革,探索建立了符合国际惯例的知识创新模式和运行管理机制,吸引和聚集了一批国际国内一流的人才与团队,队伍结构合理、规模适度,并且其主要负责人在国际学术界有较高的声望和影响力。目前,此类协同创新中心有: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和清华大学联合成立的科学与社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与北京大学联合成立的气候变化研究中心等等。???? 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体,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行业产业以及国际学术机构的强强联合,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主力阵营。建立此类协同创新中心,必须符合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重点规划,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等。协同创新体的组建,应代表该方向的最高学术和人才培养水平。牵头高校以及主要参与高校,在该方向上要具有较强的学术积淀和较明显的学科优势,依托的主体学科应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已建有相应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目前来看,此类协同创新中心有:由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编译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成立的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罗马大学、国际汉学会联合成立的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等等。???? 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以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特别是与大型骨干企业的强强联合,成为支撑我国行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共性技术研发和转移的重要基地。建立此类协同创新中心,一定要切合国家及行业产业的重点发展规划,协同创新体具有良好的长期合作基础,能够得到行业产业部门的充分认可和有力支持。其牵头高校及主要高校,须在行业产业内具有明显特色和行业企业的影响实力,依托的主体学科应处于国内领先行列,并建有相应的国家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研发基地。其中,参与的企业、研究院所等应是行业内领先、影响力强,具有较好的研发基础和对重大技术创新的需求与接受能力。从目前来看,此类协同创新中心有:由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钢铁研究总院联合成立的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由厦门大学、复旦大学、中国源于:论文封面格式www.618jyw.com
科学技术大学联合成立的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等等。???? 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切实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通过推动省内外高校与当地支柱产业中重点企业或产业化基地的深度融合,成为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建立此类协同创新中心,应符合地方产业和社会发展的重点规划,协同创新体拥有良好的长期合作基础。牵头高校在该方向、该地区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参加企业应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的产业影响力。与此同时,要得到省级协同创新的支持,在支撑区域创新发展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产生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目前来看,此类协同创新中心有:由武汉理工大学、河海大学、重庆交通大学、上海海事大学、长沙理工大学联合成立的长江黄金水道绿色和安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由长安大学、同济大学、大连海事大学、长沙理工大学、重庆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联合成立的特殊区域公路大通道协同创新中心等等。

四、 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

深化科技评价体制改革??评价就是指挥棒。目前的科研评价体系以量化论文为导向,文章、课题往往决定了职称、头衔和工资待遇的提升,催肥了学术GDP,催生了学术泡沫,滋生了学术腐败,严重背离了学术研究的宗旨,饱受社会诟病。对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缺乏全面的绩效评价机制。指标过于单一,对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科技活动不能分类评价。忽视成果转化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严重影响从事技术转移横向课题研究人员的积极性,较大程度地制约了高校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对总体科技工作产生了不良的导向。由于科研体制中缺乏完善的专家评议制度和信誉制度,一些评价活动存在重人情拉关系、重本位主义等现象,学术评价缺乏学术批判与争鸣,对学术权威的观点不敢提出质疑,在某种程度上也助长了“学(研)霸”的滋生,直接影响了评价工作的客观公正性。对个人主持项目和第一作者文章数量等指标的考核,也易使科研人员热衷于“各自为战”,不愿意大团队合作。???? 通过协同创新,改革评价体制,改变过去单纯以论文、获奖为主的考核评价方式,重在以创新的质量和贡献为导向,注重原始创新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实效,建立综合评价机制和退出机制,鼓励竞争,动态发展。完善科研考核评价体系,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岗位的实际情况及差异性,分类合理选取考核指标。制定科学的、合理的量化计算原则,加强科研绩效管理,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与此同时,注意保持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的相对稳定性,进而保证科研活动合理有序的运行。???? 针对不同的研究性质、特点和类型,分类科学设计指标。强化原创导向,引导和鼓励原始科学创新,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攀登世界科学高峰,占领世界产业技术的制高点;基础前沿研究应接受同行和历史检验,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应接受市场和应用的检验;强化需求导向,引导和鼓励科技创新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根本改变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两张皮现象,使得创新成果更好、更多、更快地得到转化与应用。所以,理论研究应对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论文)数量及质量为基本指标,在同行研究水平上客观公正的衡量;技术研究应以专利申请数、授权数以及转让率为基本指标,并严格审核其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或实践中的情况;增加诸如社会服务能力的考核指标,推广应用成果应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作为衡量指标,并尽可能量化。???? 总之,通过协同创新,把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构成完整的创新链,知识创新尽快转化为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构成各领域的新技术体系,进而高效率地转化到产业创新中去,努力实现科技创新“顶天立地”:基础研究应攀登世界科学高峰,跻身世界科学前沿;应用研究应实现成果转化、产业化,服务经济建设主战场。

五、 以人才为核心要素,

激发释放协同创新活力??创新体系的关键在人,人是创新体系诸要素中唯一的活的要素即主动的要素。实现协同创新,必须首先着眼于“人”。科技人才是自主创新的核心要素,应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以高层次、高技能源于:毕业生论文网www.618jyw.com
人才为重点,以优秀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以宽松和谐合作竞争的良好环境为保障,引进人才与培育人才相结合,培养和造就世界一流水平的科学家、领军人才和高水平教学科研创新团队。放手使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对优秀青年人才独立开展科技创新给予倾斜支持,促进优秀青年人才在科研实践中脱颖而出、茁壮成长。与此同时,要加强大学的创新文化建设。为科研人才的成长营造奋发向上的创新环境和严谨求实的优良学风,培养他们忠诚祖国、献身科学、求实创新的优秀品德,创造崇尚科学、求真务实、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积极构筑培育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造就杰出科学家的精神家园。 ????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以创新方向、任务需求为牵引,以大项目、好项目为纽带,遵从研发规律,打破横向壁垒,贯通纵向链条,在组织管理、人员选聘、人才培养、成果考评、资源配置、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进行体制改革,探索不同学科、不同学校、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甚至不同国别的合作各方的共赢机制,以人才为核心推进管理改革,着力激发创新活力。参考文献?杜占元.准确把握总体要求?精心做好“2011计划”启动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12(11):18—19.?.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教育部,财政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EB/OL].2012—04—13].http://.[6]?张文军.构建协同创新的大科研体系?提升高校科研质量[Z].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专家建议,2012(1):3—5.[7]?赵永新,李国杰.科技体制改革关键是制度设计[N].人民日报,2011—03—02(A4).[8]?路甬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中国可持续发展[EB/OL].[2012—08—15].http:///news.[9]?袁贵仁.在科技部教育部合作协议签字仪式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12—7—28(A1).
(责任编辑?东?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