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建构

更新时间:2024-03-23 点赞:23094 浏览:1062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将主体性教育理念引入阅读教学活动之中,从阅读主体的角度来审视阅读教学,倡导一种全新的阅读教学观,探索促进学生阅读的有效方法,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学生是阅读的主体,阅读主体通过观照客体,从而与作者展开积极的对话,终极实现对文本建设性的体验,创造性的建构文本的意义。阅读教学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语文文本的解读才能真正发挥“人文化成”的教育功能,才能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人生品位和生活情趣,塑造健全的人格。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具有选择性、体验性、创造性的特点。选择性是指能迅速正确的从大量的书面材料中选择所需的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具有阅读选择的能力是阅读的基本要求。阅读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阅读教学更是一个引导选择的过程。只有为学生选择好阅读的方向,学生阅读的主体性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体验性是指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对文本的接受与内化过程是一种体验的过程。体验性要求教师调动学生的全部情感,鼓励学生投入人生体验,设置情境,引发学生的联想,体会意境,调节审美时空间隔,让学生贴近文本。创造性是指从本质上说,阅读不是对文本编码的简单“破译”,而是阅读主体对文本的再创造。阅读的创造性要求教师不断利用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形象的间接性、理解的模糊性,召唤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不断建立新的阅读期待,又不断打破期待,促成阅读主体的学习性超越和创造性超越。阅读教学中建构学生的主体性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切合时展的要求。信息的爆炸,经济的全球化,推动了社会的现代化,加速着人的现代化进程,更为人的主体性介入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第二,符合阅读的本质特征。阅读教学是一种个性化的心智行为,它需要把文本的外在语言转化为大脑的内部语言,同时这一转化过程还伴随着复杂的心智活动和情感活动。因此阅读教学只有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实现以文教化的目的。第三,扭转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缺失的局面。阅读的被动性、阅读的封闭性、阅读的盲目性,使学生一步步阔别阅读,也使我们的阅读教学一步步走向尴尬。在阅读教学中只有有了学生主体性的介入,才能从根本上扭转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缺失的局面。第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阅读教学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我们应把阅读作为文化建构的过程,给予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气力|教学论文范文|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建构的实施原则主要有:双主体性原则,阅读教学活动的主体性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体现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必须以落实教师的主体性地位为条件|教育论文网|;开放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是指阅读向学生开放,构建开放的阅读教学观;对话性原则,我们应倡导交流互动的对话性原则,它包括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建构的实践形式包括品味式阅读、感悟式阅读、探究式阅读。品味式阅读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言语形式的品味,既让学生对内容的熟悉理解更深更新,也丰富了阅读主体对语言的感知力。品味式阅读的操纵流程包括:读:品味语言—悟:品味情感—评:归纳整理。感悟式阅读,感悟是由文字所指到能指的升华,是表层意义到深层内涵的熟悉深化,是读者在己有的知识系统、情感体验、智力水平的基础上对文本的感受和领悟、扩展和想象、提高和创新。感悟式阅读重在引导学生感悟。感悟式阅读的步骤包括:通揽全文,初步感知—互动感悟—局部突破—学练语言。探究式阅读是指通过探究式阅读,阅读者获得直接经验和人生体验,养成科学探究精神,提高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式阅读的实施步骤:自读文本,发现问题一一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回读文本,鉴赏评判—走出文本,旁观凝思。【关键词】:主体性中学语文教学阅读阅读教学
【论文提纲】:中文摘要5-8英文摘要8-11引言11一、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内涵和特点11-21(一)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内涵11-14(二)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特点14-21二、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建构的意义21-26(一)切合时展的要求21-22(二)符合阅读的本质特征22-23(三)扭转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缺失的局面23-24(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4-26三、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建构的实施原则26-32(一)双主体性原则26-28(二)开放性原则28-30(三)对话性原则30-32四、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建构的实践形式32-41(一)品味式阅读32-35(二)感悟式阅读35-38(三)探究式阅读38-41结语41-42注释42-44参考文献44-46后记46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