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课堂教学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结论

更新时间:2024-03-04 点赞:6275 浏览:171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新课改开展以来 ,课程教学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程教学实施的是素质教育,它是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的教学。在新课程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的主旨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 初中化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一、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去探索它。但兴趣不是先天固有的,而在于后天的培养。因此,我们的每一堂课都应精心设计,并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化学的乐趣在产生的兴趣。化学对初三学生而言是一门新学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比较强,对于变幻莫测的实验现象往往具有浓厚的兴趣。因此,让学生在观看实验的同时能亲自动手参与到实验中来,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有效途径。如第一堂化学课,先给学生做几个有趣的实验:“空杯生牛奶”、“玻璃棒点灯”、“妙笔生花”、“烧不坏的手帕”,看到了这些实验所产生的神奇变化后,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后让学生亲身去参与其中的某个实验,使他们体验化学的奇妙,因而兴趣更浓。

二、加强情感沟通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情感沟通就是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细心人,在教学中注意捕捉学生的一言一行,哪怕是一个最细微的眼神,一个最细小的动作,也不要轻易放过。在课后交流时,要把课堂捕捉到的信息用个别交谈、课外活动、集体交流等方式发送给学生,与之进行坦诚对话,使学生觉得教师可信、可亲,这样,在学习当中,学生就会自觉不自觉地由喜欢老师转而喜欢老师上的课,学习兴趣就会不请自来了。这种潜移默化的情感作用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深刻了解与交流基础之上的。
在现代的教育理念中,教师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充当知识的讲授者和解惑者,同时也是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合作者和指导者。教师应该首先尊重、理解学生,承认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情绪上的变化,给与相应的关心,并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以自身的言行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有了良好的感情上的沟通,才能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让上课既紧张又松弛,有张有弛。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是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更是学生提出“问题”的关键,相反,忽略了这点,师生关系的不融洽,学生是没有问题可“问”,问题教学便无从谈起的。中学生有求知、求新、求趣、求异的心理特征。利用这些特征,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可以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从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例如,在学习药品的取用的内容时,很多学生都会问到,为什么要按照那样的操作去做,假如我不按照课本的要求去做不可以吗?对此我并没有直接说不可以,而是让他们想想,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不能让我们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去实行的。比如:你要学习每样东西肯定要从头开始学起才有结尾,不可能什么都会了才去学它。积极的情感和教学实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时刻记得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他们对化学课的情感影响着学习效果,备好课不如上好课,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也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过程,这两个过程相互影响,彼此依存。“道始于情”。教师只有把高涨、积极的情绪,慈善、微笑的面孔,刚毅、自信的眼神带入课堂,学生才能感受到教师的热情、和蔼可亲。只有这样,学生学起来才轻松自由,思维才异常活跃;才敢大胆地想象,深究教材中的问题;对某些问题才敢于质疑,敢于评论,课堂气氛才显得活跃、热烈。反之,就让学生产生压抑感,甚至产生失望、惊恐、紧张等情绪,从而扼杀了学生探究讨论问题的,窒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不抛弃、不放弃。课堂教学中应积极提倡:答错了的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没有想好的允许再想;不清楚的允许问;不同意的允许争论;教师错了的允许批评指正;必要的时候允许学生不举手发表意见。总之,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努力营造最佳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最佳的精神状态,从而使学生以最佳的主体精神参与学习活动,融入化学课堂。,使学生不但学到化学知识,而且得到愉快的心理满足。

三、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大家都知道,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为主体。换言之:假如今天老师要教100%的东西,而学生学到了你要教的绝大部分,就说明今天的课堂效果高了,反之也就是说不高。这种传统的灌输教学模式虽然正被先进的现代教学模式所代替,但在部分教师的教学中,这种“填鸭式”仍然存在。这只能导致一个结果,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学生主观能动性不能得到激发,学习积极性不高,时间一长,很多学生精力会跟不上,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成绩下降,两极分化严重。
根据青少年的成长规律,这个时候的学生更容易对有吸引力的东西感兴趣,一但他们感受到疲劳,就更不可能对这种枯燥、乏味的“填鸭式”感兴趣,自然注意力就会分散,长时间下来,成绩肯定会下降,该掌握的知识得不到及时掌握,这就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完全处于主动,自然而然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注意力必然更加集中,课堂教学会得得心应手,事半功倍。作为化学教师一定要积极探索,想方设法使学生全身心地学习化学,实现高效课堂。

四、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总书记曾说过: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而探究能力 则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化学作为实验科学,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家庭实验等实验内容很多很多,给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作为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探索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会猜想、学会验证、学会推理,在探索中学会归纳、学会整理,培养多角度思考、多方向探究的习惯,培养知识的迁移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学生只有在亲自参与实验的基础上,才能理解教材中呆板的知识,也只有在亲自参与实验的基础上,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创造动机、创造意识、创造观念及发散性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各种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唯有如此,我们的学生才可能有广阔的前途,我们的民族才大中国论文中心www.618jyw.com
有希望,也唯有如此,才能使我们的有效课堂教学落到实处。
实验设计是实践能力和基础知识的综合,若没有过硬的基础知识实验设计不出来,没有过硬的实践能力实验完成不了,我们经常开展一些贴近实际的实验设计活动,评选优秀的实验设计方案。如:在讲解铁生锈的问题时,鼓励学生大胆设计铁在不同的介质中生锈的情况,来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更鼓励学生多观察日常生活中各种防止铁生锈的方法,学生通过亲自探究实验和多角度的观察,设计出多种防止铁生锈的方法,这样既有利于知识的掌握,更掌握一些实用的方法,真正达到了学以至用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和创新的能力,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要提高初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应不断探索与创新,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化学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2004. 
关于综合性科学(理科)课程的思考[J].学科教育,2001(8).
[3] 化学实验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J].教育科学研究,2001(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