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实效中职教师企业实践锻炼成果转化为教学实效

更新时间:2024-04-19 点赞:35409 浏览:1606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中职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只有落到教学实处,才能真正发挥实效。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可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教师整体教学水平,能动态调整专业建设,促进企业人员参与课堂教学,企业文化渗透进课堂。教师只有用在企业里学到的东西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才能真正提高到企业实践锻炼的实效。
关键词:中职学校;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实效
1672-5727(2012)11-0150-02
早在2006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就提出“要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也要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国家从政策层面上鼓励职业教育教师去企业实践锻炼。上海市教委也积极倡导职业学校教师走进企业、深入用人单位,各职业学校也相继组织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以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但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往往易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如何把企业实践锻炼成果落到实处是所有去企业实践的教师思考的问题。
近两年,我校推行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建立了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组织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分批深入企业,并把实践锻炼成果及时转化到教学中来。因为只有如此,才能使所教的东西紧密结合企业要求,紧跟市场步伐,使学生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
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
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上海的中职学校建设已从规模建设转为内涵建设,内涵建设的核心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只有把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上去,才能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去企业实践锻炼是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师资队伍整体提升的有效途径之一。我校制定了一系列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方案。不同专业、不同职称、不同岗位教师采用不同的实践形式,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从专业上看,不同专业所去的企业不同。如电子商务类专业主要集中在企业的办公室实践;而施工类专业要亲临施工现场参与施工。从职称上看,对助教、讲师等职称较低的青年教师,主要任务在于全面学习,尽快熟悉与本专业有关的生产工艺、生产流程等,提高专业技能水平;而对于高级职称的教师,则要求不但要提高技能,而且要在加强与企业合作、开发或承担企业项目、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等方面有所作为。例如,我校多位建筑专业教师在企业实践期间与企业员工一起接受培训,取得了一级、二级建造师资格证。有了企业认可的资格证,教师可以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研发,这对提升教师“双师”素质非常有效。从教师岗位来看,一般的专业教师至少对本专业的生产线、生产工艺熟悉;而对于教研室主任岗位上的教师,则提出学习和教学的双重要求,即将企业所学不仅要融入教学中,而且要融入专业建设中。通过企业实践,进一步优化了专业师资队伍结构,提升了教师教学能力。教师企业实践锻炼,教师受益,学生也受益。
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
动态调整专业建设
 摘自:学报论文格式www.618jyw.com
 一般学校教育相对市场变化有一定的滞后性,每年安排教师去企业实践是减少这种滞后的有效方法之一。为了使培养的学生紧密契合市场需求,专业教师利用去企业实践机会进行本专业人才需求情况的调研非常必要,及时了解人才需求发生的变化,并把这种变化及时反馈到专业建设上,可使专业建设始终处于动态更新中。如专业教学标准、教学计划及课程体系的调整,教材、实训指导书的更新等,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与企业需求同步。如笔者利用到上海建工集团实践的机会,先后去了分布在不同区的2个混凝土搅拌站、1个构件厂、5号线闵行区地铁施工现场,对与本专业有关的上、下游企业建筑材料性能检测岗位进行了综合分析,了解到现在的建筑材料检测,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在试验室进行,很多是在施工现场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有一定的现场施工技能,并学会施工现场取样方法与室内取样方法。通过深入企业,还了解到材料检测人员要有较强的安全、质量意识等。把调研获得的这些信息及时融入教学中,微调教学标准、计划及教学侧重点,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教师在企业实践锻炼期间,会学到与教材不同的生产工艺流程、新设备、新材料、新标准等,回到学校应积极反馈到教学内容中,把需要更换的试验仪器及时更新,对工艺和材料也要及时调整。如笔者在混凝土搅拌站实践期间,了解到现在上海建工集团水泥检测报告表格已发生变化,与我们教学中所使用的有所不同。就与企业领导商量,把企业中用到的最新检测报告表拿到课堂,并更新到实训指导手册中,在上课时直接用企业现行的检测报告表,教会学生规范填写。再如水泥强度检测仪器,了解到企业目前都使用自动强度检测仪,这些设备也通过教师到企业实践列入我校实训中心设备更新目录。
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
促进企业人员参与课堂教学
教师去企业实践锻炼,不仅要学专业技能,而且还应充当交流大使。在企业实践期间,与企业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有过一起共事、一起解决工作中问题的经历,与企业的领导、技术人员等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在教学需要时,能有针对性地请到对口的企业人员参与教学。笔者以最近一次的公开展示课为例。课题是“水泥检测报告的编写”,过程采用“任务引领、企业参与、学生为主、做学一体”教学。课堂教学请实践锻炼期间一起共事的企业试验室主任(工程师)到课堂,从企业角度说明水泥检测报告编写规范,并给班级各组下达任务:“各组根据自己测定的原始数据,为上海建工集团长桥混凝土搅拌站提交一份水泥性能检测报告”。最后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点评。教学过程体现了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学生直接接受来自企业的任务书,并按企业要求完成相关任务。教学过程有了企业人员的参与,注入了新鲜力量,使学生能提前适应企业要求,缩短课堂学习与企业要求间的距离。
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
把企业文化带进课堂
教师在企业实践锻炼期间,大多专注于企业先进技术、操作技能的学习,容易忽视的是对企业文化的学习。近几年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馈意见表明,企业对中职毕业生固然有专业技能方面的要求,但对毕业生要求更多的是有责任心,有较强的质量安全意识,有团队协作精神,能吃苦耐劳等这些非技能方面的素质要求,这也是很多企业的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很多中职生往往缺乏的就是这些非技能素质,进入企业后有很多不适应。这与学生对企业文化陌生、不认同有关。因此,教师应把企业看重的文化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学生,提高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知与熟悉程度,缩短毕业生适应岗位的时间,使学生一进入企业就能很快地适应岗位,进入工作角色。如笔者在进行《建筑工程材料性能检测》这门课程的教学时,把规范的建筑材料检测与工程施工及工程质量的重要性相结合,强调材料检测员的专业素质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将企业文化中的安全、质量要求和检测人员的工作态度之间的重要关系等灌输给学生。
总之,为了避免教师到企业实践流于形式,应及时把学到的东西带到教学中,把企业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要求,最终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缩短学校学习与企业要求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一毕业就能较快适应企业岗位,达到“零适应期”,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实效。
参考文献:
方文.高职汽车维修专业课教师下企业实践的困难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11(3).
刘红委.高职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现状与改进措施[J].职业技术教育,2010(20).
[3]林文学,邹小云.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作者简介:
章晓兰(1972—),女,江西南昌人,博士,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高级讲师,材料专业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中职精品课程建设与学年改制下的课程整合。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