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蛛网构建高职数学课程学习蛛网结构管理方式

更新时间:2024-04-09 点赞:27367 浏览:1216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高职院校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尤其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对数学课程的学习主动性则是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在对如何提高学生对数学课程主动性的研究过程中,作者针对学生的学习原动力与自我提升需求,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在不断总结经验的过程中,研究出一种新型的适合于综合提升学习个体与学习整体对数学课程学习主动性整合提升的管理途径——蛛网结构管理模式。
关键词: 高职数学课程学习主动性蛛网结构管理模式

高职院校的教学主旨是培养适合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数学课程设置必然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为教学目的,以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职称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力的整体提升为教学目标,为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应用打下坚实的数学能力基础。大量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受体的自主性决定受体接受及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体系的程度。而如何自主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则成了高职院校数学教学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综合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数学素质,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学生之间的数学素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对学习数学课程的认知性更是各有不同。差异认知不仅会对今后的数学整体教学产生很大的阻碍作用,甚至还会影响学生在其他专业课程的能力发展。因此,为了促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高职生活中顺利提升数学综合能力,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主动性个体评估包括数学学习原动力认知水平评估和数学课程自我提升需求评估,因此,我们随机选择我校三个班级进行数据调查,并定义:
(一)数学课程原动力认知水平:学习个体对数学课程学习的动力来源及数学能力对今后职业素养的提升的认知水平。

(二)数学课程自我提升需求:学习个体对数学能力进一步提升的自我需求。

我们根据学生对这两个定义的理解,针对每一个定义设立了三个选项,对学生在这两方面的自我素质进行调查考核,并随调查时间的推移,对调查内容进行跟踪比对,综合分析学生在这两方面的局部变化与整体变化,并综合整体数据研究学生个体的主动性的变化趋势。如图表所示。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在调查的所有班级中,数学课程原动力认知水平及数学课程自我提升需求呈较为科学的正态分布,有些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原动力认知较强,有些学生则缺乏对数学学习原动力的正确认知和理解,并随时间推移呈认知水平整体上升趋势。而在自我提升需求评估情况一项中,随着学生入校时间的增长,自我提升需求呈下降趋势。比较两个学期的综合数据,由于自我提升需求的整体降低幅度较原动力认知水平提升幅度更大,导致学生主动性水平整体降低。

根据近一年的动态研究发现,影响体主动性水平降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学生继续发展的需求及原动力降低。

步入高职院校后,学生的学习重心不再是以升学为主要目的的基础课程学习,而是向为今后实际生产应用服务的专业化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所转变。这就会在学生的心理上随时间的推移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为工作准备的学习心理状态。在社会大环境及学生心理成熟渴望度的影响下,很容易产生毕业后即投入生产工作的心理状态。就目前的社会生产状况来说,高素质劳动者仍然是社会生产的稀缺人力资源,经济环境对技能型人才仍然有需求。所以,综合职业院校的培养方向及社会经济环境,高职院校学生很容易减弱继续发展的原动力。

(二)学习竞争环境的局限性。

就大环境来说,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缺乏大范围的对比性(如全国范围内或全省范围内的相关专业中技术应用、理论实践的对比性),往往是以各自院校的培养重心和培养方向发展,横向综合比较能力较小。从小的环境来说,随着学生继续发展的需求和原动力的逐渐减弱,校内或班级内的竞争氛围也在淡化。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缺乏大范围及小范围内的横向比较压力,竞争环境具有局限性。

(三)学生对毕业求职压力认知不足。

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无法与外界社会工作环境取得良好的契合,对今后的求职工作了解不全面,对新时期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缺乏较为细致的调查。尤其是在校内竞争环境的局限性和单一性的影响下,更容易产生忽视今后的求职压力心理状态,进而影响继续发展的原动力。
正是由于以上几种原因,综合导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水平产生了极强的层次性,对数学学习主动性的原动力认知水平不一,自我提升需求的逐渐递减,是目前高职在校生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而这种现象,在个体与整体学习主动性提高的过程中,具有极大的阻碍作用。因此,要想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学习主动性有效地稳步提高,需要从主动认知性、主动巩固性和主动提升性三个方面发展。
主动认知性,即学生对数学知识体系的主动认知意识。要求学生必须自愿并渴望对数学知识结构进行自主、有效的学习和理解记忆,并在构建自身数学理论体系中熟练应用,实现为今后实际生产服务的目的。
主动巩固性,学生不同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对之前的数学知识会出现科学的遗忘现象,这对构建学生自身数学知识结构有很大的负面作用。培养学生的主动巩固性,有助于对整体数学结构的有效充实,并在此基础上熟练运用,使自身数学理论知识有效与专业课程联系起来,实现辅助专业课程学习的目的。
主动提升性,在夯实基础的同时,观察力较强的同学往往会对专业课程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萌生出用数学方法辅助解决的意识,这就是我们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提倡的数学建模的雏形意识。在数学建模雏形意识的推动下,可促使学生增强完善知识机构的渴求度,即在原有基础上的理论提升和能力提升。这两方面的提升,不仅能够使自身的理论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而且使得自己的综合思维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成为今后社会生产中的中坚力量。
为促进主动认知性、主动巩固性和主动提升性三大方面全面发展,我们在高职数学教学中通过大量的教学实验,总结出一种可以提高高职数学学习主动性的新模式教学管理方法,即构建学习主体的蛛网结构管理。构建高职数学学习蛛网结构的新型管理模式,其核心目的是实现数学学习主动性的整体提高,即实现主动认知性、主动巩固性和主动提升性三方面的全面发展。经过调查,我们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即数学学习主动性提升的客观基础是数学知识累积度和数学能力基础,也是构成数学课程学习个体的本位二元因素。但综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总体情况,对于高职院校各班级中不同的学习个体来说,数学知识累积度和数学能力基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为缩小这种差异性,实现学习个体本位二元因素的整体平均化,我们可以针对不同高职院校的不同学习主体,统一采取以班级为单位定义的学习整体。首先将数学能力较强的同学集中起来,构成学习整体的核心主体。构建核心主体的目的是以核心主体的优良能力资源为指导基础,以提高整体数学学习主动性为目的,以数学能力等级为梯次扩展量度,以整体范围为扩展方向,帮助其他同学提高学习主体的二元要素,构成一种新型的数学信息蛛网拓展模式。其次,是实现拓展时间的有效分配。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的课时安排充分,课余预习复习时间充裕。因此,合理有效地分配拓展时间,是蛛网模式效率化的关键。再次,是实现资源整合分配的最大效率。要想使资源整合分配实现效率最大化,就必须提高资源获取的有效途径及资源共享的合理方式,高职数学强调与实际问题的紧密联系,高职数学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专业资源,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应用数学能力解决问题的概率很大,且应用性、计算性、综合性极强,资源的获取方式极具多元化,整合化。而在实施数学学习主动性蛛网模式管理的过程中,我们采取学习资源核心分配制度。这样,根据蛛网管理的有效模式,资源的分配与整合方式最为捷径,整体效率U持续递增,边际效率逐渐递减,从而实现资源整合分配的效率最大值U。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蛛网模式的管理过程中,合理地构建学习主体的竞争氛围,是提高数学学习主动性的强而有效的催化剂。蛛网模式的科学构建,不仅可以使信息及数学能力得到合理的拓展,而且可以使竞争意识实现蛛网分配,达到促进催化主动性提高的目的。
在构建数学学习主动性蛛网模式的实施中,我们还对主动性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如下图所示:
主动性研究模型图示
K:主动性促进系数(二元因素促进系数)
BasicMathcapacity:基础数学能力
I:initiative主动性
MC:Mathcapability数学能力
△MC:阶段性提升的数学能力
从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主动性与数学综合能力可以呈一次曲线分布。主动性促进系数由学习整体的核心主题所发挥的作用、拓展时间的有效分配、资源整合分配的效率三个因素决定,因此,当这三个因素发挥的综合效用越高时,主动性促进系数的值就会越大,阶段性提升的数学能力就会越强,从而实现学习个体与整体数学能力的梯次提高,实现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发挥蛛网结构管理在数学课程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数学学习个体与整体梯次提高,还可以实现数学课程整体教与学的效率最大化。因此,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推广蛛网结构管理并加以改革和完善,是高职数学质量不断提高的强有力的推动力,也是经实践证明符合我国高职数学教学现状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庄西真.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江苏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成长研究[A].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S].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王华峰.基于系统科学的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3.
[4]邓周平,钱志发.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的价值取向与操作设计[A].2000.
[5]崔跃峰.西学东渐与中国高等教育中近代学科的设立[D].河南大学,200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