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浅谈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堵”与“导”

更新时间:2024-02-20 点赞:7117 浏览:2367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中职学校的学生来源复杂,大多数是高中招生挑选后剩下的,有不愿读书被家长强行送来的,有外出务工一两年又重返学校的,个人的"特点"鲜明,表现各异,由于种种原因,长期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并解决,造成他们带着困惑、不自信、目标不明确,普遍基础差、素质低。故学校德育工作应该弃“堵”行“导”,堵者,就是“只准规规矩矩,不准乱说乱动”。否则,就是训斥、批评、甚至处罚。导者,以思想引导为主,就是“活而不乱,管而不死”,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要贴近社会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贴近青少年学生成长的需要。
关键词:德育工作;学生;成长
“大禹治水”的故事告诉人们这样一个哲理:堵者,逆客观规律而行必败;导者,顺客观规律办事则胜。这对学校德育工作颇有启迪。切身经历与教训使我们认识到学校德育工作应该弃“堵”行“导”。
1“堵”不适应目前素质教育的需要

1.1 “堵”,治标不治本

“堵”,就是“只准规规矩矩,不准乱说乱动”、“制订严密的措施,以防为主”。否则,就是训斥、批评、甚至处罚。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脱口而出,似炮弹猛击,威胁、恫吓,采用“猫抓耗子”的办法对学生。纪律如何?“猫走了老鼠乱如麻”。越堵,漏眼越多;越堵 ,漏洞越大,虽然辛苦,收效甚微。结果恶化了师生关系,扭曲了学生的心灵,压抑了学生的个性。

1.2 “堵”,管理多于教育

“堵”,就是德育工作只要保证学生在校期间不出事就行,管理多于教育。结果是管理条例定得不少,学生出事依然不断;学生犯一类型错误,上级多一条管理制度,往往一些制度总跟着学生的错误跑,这说明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没有从学生一生的发展出发。 “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做法。

1.3“堵”,不能解决目前学生存在的问题

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青少年越来越热衷于上网,其中有不少人沉溺于网络中不能自拔,主要表现为上网已经成为孩子生命活动中的必需部分,并由此产生心理、生理的依赖性。很多学生不顾饥渴、不知疲惫、长时间泡在网上聊天、玩游戏。家长一旦强令终止孩子的"网瘾",这些孩子就容易出现空虚、无聊、烦躁、无助、不安、抑郁甚至轻生等行为。我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对新潮事物特别神往,稀里糊涂地陷进网络陷阱,早退、旷课、夜不归宿现象时有发生,学校在进行常规教育无效的情况下,制订了严厉的措施,禁止住宿生擅自外出,加强了班主任每日三查,行政值周、值日教师查夜等,对一些屡教不改的同学进行劝退等,所有“堵”的办法都用尽,竟然收不到效果。
2“导”,活而不乱,管而不死
“导”,以思想引导为主,就是“活而不乱,管而不死”,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发扬和依靠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克服学生身上的消极因素。对待后进生,坚持不懈地进行转化工作,满腔热情地寻找他们身上哪怕是处于萌芽状态的积极因素,并创造条件,积极扶植,予以发扬,使积极方面逐渐增大,形成新品质。对待优生,要使他们认识自己的缺点,提醒他们在表扬声中找差距;同时也要利用他们积极向上的优点,向他们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只有确立这样的理念,才能使我们的德育工作显示其巨大的生命力。
3“导”,以人为本形成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特色
我们认识到德育工作只有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和思想实际为本,以引导为主,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形成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特色。对此,经研究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把“树魂立根”作为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把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夯实德育工作的思想基础。考虑受教育者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唤起受教育者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性和自觉性,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很好地造就具有积极主动精神和富有创造性的社会主体。
第二、开展了“远离网络”的专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清楚网络的利和弊,着重介绍一些网络危害的案例,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利用好网络,远离网络陷阱的方法,开通了健康的校园网,扩大电子阅览室。与家长取得联系,发给学生家长一封信,阐明网络的危害、学校的做法,呼吁家长共同教育好子女,对执迷不悟的学生不定期通知家长到校,共同协商教育办法。
第三,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举办了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技能竞赛、体育和娱乐活动。如举办感染力强的校园红歌比赛或“红五月”校园晚会;班级篮球、排球赛等,组织参加全区中等职业学校“护理技能操作大赛”活动,以及“让道德体现在身边的小事”为主题,引导学生在家庭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在社会奉献爱心;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寓思想道德教育于校园文化活动摘自:学术论文格式模板www.618jyw.com
之中。
第四,增强环境熏陶。校园环境不仅可以构成校园独特的景观,也可发挥出独特的育人功能,它可以起到陶冶师生情操、塑造美好心灵的作用,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圣地、养育人文精神的大课堂。自然随意、特征鲜明、层次丰富的校园环境使自然、建筑和人等巧妙地融为一体,学校师生置身于这样的环境,通过耳濡目染,陶冶情操,完善人格。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校的德育工作效果显著,学生的情感、态度、兴趣、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等得到了健康发展,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精神。旷课外出、通宵上网等不良现象得到抑制。没有爱就没有德育,没有责任就做不好德育工作。只有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和思想实际为本,弃“堵”行“导”,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形成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特色。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