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充满活力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更新时间:2024-04-09 点赞:5822 浏览:1947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怎样使课堂教学“活”起来,“动”起来呢?笔者认为教师要从“独奏者”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教学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主动积极地学。课本让学生看,概念让学生嚼,思路让学生讲,疑难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得,错误让学生纠,小结让学生做,实实在在地还学生以主体地位,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一、“活”引入,激发学生的求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要想提高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情感活跃起来,在教学中应重视设疑引趣,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尽可能利用学生实际生活中常遇到的实物、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初步获得感性认识,再通过动脑、动手、动口,摸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掌握较好的学习方法,从而引发思维的拓展,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在教学“等比数列求和”这一节时,我先在黑板上写上“锡拉和锡塔”,使学生莫名其妙进入问题的思考,老师今天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设疑)
于是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锡塔是国际象棋的发明者,锡拉是印度皇帝,皇帝要奖励锡塔,问锡塔希望得到什么赏赐?锡塔回答说:“棋盘有64格,您只要在第一格给我1粒麦子,第二格给2粒,第三格4粒,第四格8粒……依此类推,以后每一格的麦子数要比前一格多一倍。“皇帝锡拉就满口答应了锡塔的要求,就交给财政大臣去。结果财政大臣一算,天啊!全国所有的麦子都搬来,还无法满足锡塔的要求。究竟麦子的总数是多少?(设疑生趣)
学生在教室内沸腾了,露出惊奇的脸色,有的蠢蠢欲动、窃窃私语,更有的迫不及待地伏案计算麦子的总数,无法计算结果,露出失落的神色,露出求助的眼神。
我在学生进入状态时,拿出结果:
总数=18446744073709551615(粒),把学生的求知欲推向。这时学生满脸狐疑,有的失声叫到:不可能吧?望着我。
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锡塔的要求:棋盘64格,第一格1粒麦子,第二格2粒,第三格4粒,第四格8粒……依此类推,以后每一格的麦子比前一格的多一倍。你们能否把锡塔的要求用一个数学式子表示出来呢?
学生经过观察,列数,整理,兴奋地得出:20+21+22+……262+263。求一个等比数列各项的和。(观察分析)
此时学生已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我肯定了学生的分析,说:对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求“等比数列前n项的和”。
于是,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进入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的探索。
巧妙地创造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对所学的内容指向明确,并能持续保持一定的强度。从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变“要我学”到“我要学”,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二、“活”析疑,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

“学起源于思,思源于疑”,质疑促进思维,而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对同一问题,要求学生从不同侧面去观察,去析疑,提高思维的品质,以免形成思维定势。比如在学完“一次方程组应用题”这一节之后,我精选一道古老的传统题目进行练习。
题目:鸡兔同笼,有头45个,脚116只,问鸡兔有几何?
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同学们快速地得出如下解答:
解:设鸡为x只,兔为y只,依题意得方程组:
x+y=452x+4y=116解得x=32
y=13
答:鸡有32只,兔子有13只。
这若是从传授知识,掌握基本的要求来看,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教学目的,但从训练思维角度来说,我没就此止步,对此我引入课堂实录如下:
问题1:如果不用“列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办法,那么能否用其他分析方法来解决此题呢?
学生:(表现) 躁动,相望,疑惑,面面相觑。
老师:(引导)能否从鸡、兔的相异点上去寻找突破口呢?小学数学中的“归一法”是怎么考虑的?
此时,全班将近一半的学生举手要求回答要。为了能让全班同学都能跟上思维,我就立刻抛出第2个问题:
问题2:“令全体兔子起立,举起两只手,此时鸡、兔在下面的脚有多少只?”
学生:哄堂大笑,默想一下,立即得出鸡、兔的头总共45个,脚在下面就有2×45=90,兔子的手是26,全部都举起来了(116-2×45=26)。
问题3:这样一来,兔子是几只?
学生欢呼起来:“我明白了,兔13只,鸡32只”。
问题4:刚才同学们采用的办法实际上是先把兔子也当成鸡,这样多出来的是兔子的脚,每只兔子比鸡多2只,这样很快就得兔的头数。小学数学老师介绍的“归一法”,就是将这两个对象先归到一个对象来考虑。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下,能否先把鸡看成兔呢?
有的学生拿起笔来算,有的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要求www.618jyw.com
同学进行口算,很快得出正确答案。
这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倒是常用的,道理浅显,又便于口算。这对提高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广阔性和灵活性是大有好处的,课堂中学生思维活跃,也使数学枯燥无味的传言不复存在。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疑问提出后,教师可不急于作答,要发动学生自己解决,或全班集体讨论解决,或分小组讨论后,小组选派代表在班上交流解决。如仍解决不了,则教师才发挥“解惑”作用,进行引导和必要的讲解,把疑问解决,也不是全盘的包办代替。例如我在教“近似数与有效数字”这一节内容时,有一道例题为:用四舍五入法,按括号里的要求对下列数取近似数:984567(保留两个有效数字)。有的学生解答为980000,有些学生解答为98,这两个答案正确与否,我没有立即解答,而是学生争议。有的学生说980000有6个有效数字,明显是错的,应该是98正确。但马上就有一部分学生进行举例反驳,假如我借你984567元人民币,怎么会约等于98元呢,那是会跳楼的!(哄堂大笑),这样正确的答案就浮出水面,需要用科学记数法表示:9.8×105。
真理往往都是跟谬误反复斗争中确立的,学生在认识过程中,也是从正、反两方面反复比较、争议中确立正确的结论。这对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是大有益处的。
当然,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多方面的,这里仅是杯水车薪,不能概全。

三、“活”总结,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概念、公式、法则、规律这一环节也不可由教师包办代替,应由学生自己总结,教师只做必要的补充和修正,这样做的好处是:提高了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学习兴趣和热情,加深对知识的牢固记忆,有时学生的总结甚至比教师总结得更全面、更精彩。例如;在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总结时,经过同学们的互议,师生共议,编制了顺口溜:“大大取较大,小小取较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
总之教师要以开放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习的主体“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