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建构论心理契约在高校和谐德育进展中正向影响与建构学术

更新时间:2024-04-13 点赞:28795 浏览:12514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和谐德育是时代赋予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命题。和谐德育的核心价值是以学生为本,前提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良好互动的和谐关系。心理契约作为二者间的隐性纽带,是坚持以学生为本、构建和谐德育的基础。只有构建良好的心理契约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关键词]心理契约 高校 和谐德育
[作者简介]柏文涌(1973- ),男,四川达州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公共事业管理。(重庆 401331)
[课题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当代高职高专大学生和谐德育体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8jwsk238)
[]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9-0055-02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全党与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和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给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也为现代高校德育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研究如何从心理契约的理论视角,洞悉学生的情感与发展需求,提高教育者的素质,增强教育主客体间的沟通,以激励为手段,创新教育方法,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体现,也是高校现代德育的价值取向、目标期望和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心理契约理论发展、含义和特征

“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阿基里斯(Argyfis)提出的,1960年他在《理解组织行为》一书中,探讨了工人与工源于:科技论文写作www.618jyw.com
头之间一种隐性及非正式的理解与默契关系,并称之为“心理工作契约”。
随后,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教授(E.H.Schein)在他的著作中进一步明确了心理契约对于行为动机的重要意义,他认为心理契约是作为对构成员工与组织间交换关系和相互责任的一种心理期望,也就是关于一方应该得到和相应付出什么才能作为与另一方作出的贡献相互交换的一种信念。
到了20世纪80年代,Rousseau在《组织中心理的与隐含的契约》一文中提出,心理契约实质上是当事人(主要是指雇员)的主观信念,是一个在实践中逐步构建的过程。他认为组织不具有主体性,因而不会有统一的希望。由此,心理契约的主流研究方向被转移到了个体层面。Herriot等人把心理契约重新定位在个体和组织两个层次上。他认为心理契约是雇佣双方对彼此的各种责任的认知。Guest也认为心理契约应当是双层次的,他提出了组织者的概念,并强调了作为组织人的管理方代表在心理契约形成中的作用。综上所述,其概念可以界定为:心理契约是指组织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对于各自所承担的义务以及应负责任的主观的内隐的约定,是因相互期望而形成的非书面协议。
根据心理契约理论的定义及发展,心理契约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心理契约具有主观性。心理契约的内容是组织成员个体对于相互责任的认知,是一种主观感觉,成员个体对于他与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有自己的体验与见解,而不是相互责任这一事实本身。第二,心理契约具有不确定性。正式的契约一般是稳定的,很少改变,但心理契约的主体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与组织形成的心理契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处于一种不断变更与修订的状态。第三,心理契约具有双向性,是组织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寄予期望的双向交互关系。第四,心理契约组织与成员期望之间存在差异性。心理契约不仅有期望,而且包括对责任和义务的承诺,组织希望成员承担较多的责任和义务,而成员认为自己付出得多,对组织的期望却得不到满足,进而形成组织与成员期望值的差异。第五,心理契约具有双向性。心理契约的“当事人”必须是两个主体,单独一方的期望或信念都构不成心理契约。第六,心理契约具有隐蔽的动态性。心理契约的双方会根据环境变化来确定契约的内涵,没有固定的模式与统一的标准,其内容会随着组织的不同发展时期与组织成员的不同需求变化而不断动态发展和变化。

二、心理契约理论引入高校和谐德育研究的时代意义

1.心理契约的引入能够更新德育理念实现德育目标。心理契约是组织与其成员之间的相互期望,是以双方的内在心理需要为出发点,将心理契约理论引入高校德育过程,是从教师、学生双方的内在心理需要特别是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通过外在努力和内在调整,构成学生、教师与学校间交换关系和相互责任的一种心理期望,从而找到双方均需要的教育平衡点,使教育者更能够根据受教育者的主观心理需要,找到与教育目标的最佳契合点,形成师生双方的心理契合,促进学生对德育目的、内容和价值体认的一致性,达到德育追求的效果实现德育工作目标。
2.心理契约的引入能够促进德育互动提高德育实效。传统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往往从角色本位出发,囿于自己教育者的身份认同,力图将德育工作的内容一味说教式强行灌输给受教育者,而忽略了受教育者的主观感受与认可程度,其结果往往收效甚微。心理契约理论的引入,则需要德育双方在真诚、平等前提下进行深层次、高效率的心理沟通,教育者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需求,并有责任和义务满足学生合理与正向的需求,激发受教育者在德育活动中的主动性,并极大提高受教育者的参与度,从而实现德育关系双方的良好互动,促进德育工作的效率提升,并能达到前所未有的德育实效。
3.心理契约的引入能够丰富德育原则,充实德育内容实现师生良性互动和谐双赢。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学习观呈现自主化、生活观呈现社会化等态势,传统的德育内容和方法难以收到应有之效。心理契约理论的引入,契合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实际,要求德育工作者真正把握大学生的多样性、个体性,在教育内容上契合大学生身心实际,在内容上不断增加新内涵拓展新外延,关注学生价值观、学习观和生活观的差异化与多样化,丰富德育内容,提高德育内容的针对性。教育者在传道授业过程中要真诚与学生沟通,达成比较一致的心理契约,让契约内容成为教育对象大学生的内心信念,并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增强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正向的积极的情感,促使学生自我选择、自我教育、自我履约,从而实现德育目标。

三、高校和谐德育发展中心理契约的构建

1.践行人本德育是高校和谐德育发展的理念内核。以学生为本是现代大学精神的精髓。高校和谐德育的实质就是人本德育,即德育以对人的深刻理解为出发点,在德育过程中贯彻人本理念和人性关怀,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德行发展,培养具有现代道德智慧的人。其内涵包括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统一、德育共性与学生个性的统一、德育理论与实践养成的统一、解惑传道与情感关怀的统一。由此延之,和谐德育即坚持以学生为本,把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发展学生放在首位,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积极建立自己科学合理的心理契约,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和自我服务,促进和谐德育关系的科学建构和师生双方关系良性发展,使学生从情感到源于:论文提纲范文www.618jyw.com
理性都认同和接纳德育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德育工作成效。
2.建立公平合理的心理契约是高校和谐德育发展的坚强基石。契约意识是建立心理契约的前提,和谐德育关系是建立德育心理契约的基础。高校和谐德育发展中心理契约的构建,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学生心理期望的基础上。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首先要采取多种途径深入到学生中,详细调查了解学生的共同期望和学生的差异化需求,进而实现主客体双方期望的相互认可与接纳的期望融合,产生谐振效应,产生维系双方心理契约的永动能量,增强德育主客体的双主体意识,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整体优化德育过程进而提高德育效能。
3.提升德育工作者质能是高校和谐德育发展的构建支点。提升质能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须有能够垂范于学生的道德品格、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优良忠诚的职业精神、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科学朴质的育人理念、宽以待人的胸怀、广博丰富的知识积累、持续终身的学习能力、娴熟而有技巧的教育技能等。德育工作者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用自己言行使学生保持适当的期望峰值,在他育与自育交相辉映和作用下,激励学生朝着自我达成的心理契约目标努力奋进并最终实现自己的契约理想。
4.引导大学生将期望设定在“最近发展区”是高校和谐德育发展的前置基础。高校德育工作者要运用心理契约来促进学生德育发展,就应该在大学生接受德育教育和自我教育过程中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将对学生的期望设定在“最近发展区”内,这有利于师生达成心理契约,激发学生在德育发展方面实现期望目标的潜能,从而朝着设定的期望目标而努力,并最终实现自己的期望目标。
5.常态化深层次的师生沟通机制是高校和谐德育发展的畅通管道。心理契约是一种隐含协议,需要双方相互信任并能及时有效畅通的沟通,帮助双方准确了解彼此的期望与义务。同时心理契约是一个动态流动过程,需要双方不断根据客观外在变化和主客体主观内在的期望调整而进行互动不断调适心理期望。在实际德育工作过程,德育工作者必须主动采取座谈会、个别谈心、电话访问、网上互动、微博交流等多种传统和现代结合的形式,建立通常的深层次沟通渠道与机制,及时有效进行双向沟通和良性反馈。在沟通、碰撞和引导基础上,学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契约偏差与裂痕才会得到及时修正、调整和弥合,重新达到新的平衡状态,主客体双方建立新的承诺与信任,将德育发展推向一个新的平台,最终促进学生德育全面发展。
6.创建平等的优良校园德育文化是高校和谐德育发展的良性土壤。平等、健康向上的优良德育文化是实施心理契约的良好土壤,能形成一种无形的感染催化力量和积极进取、信任合作的校园育人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在“最近发展区”的目标确定与期望取向,有利于提高学生心理满意度,于潜移默化中将学校对学生的期望内化成自身个体需要,并指向确定的行为动机,促进正确行为习惯的养成。
由上可知,和谐德育是时代赋予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命题,心理契约作为高校和谐德育主体与客体二者间的隐性纽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践行人本德育的理念内核,引导大学生将期望设定在“最近发展区”,健全常态化深层次的师生沟通机制,创建平等的优良校园德育文化,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建立公平合理的心理契约,从而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良好互动的和谐关系,促进德育的和谐与实现,并最终实现德育育人的价值目标。
[参考文献]
(英)波特·马金.组织与心理契约[M].王新超,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鲍玉琴.论心理契约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高教研究,2005(12).
[3]曹威麟,黄琰,郭江平.基于师生心理契约的学生满意度研究[J].教育探索,2010(5).
[4](美)E.H.施恩.职业的有效管理[M].仇海清,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
[5]魏峰,李燚,张文贤.国内外心理契约研究的新进展[J].管理科学学报,2005(5).
[6]王秀山.社会危机管理中的心理契约[J].理论月刊,2005(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