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培养学生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理由意识学生

更新时间:2024-01-23 点赞:27687 浏览:12328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摇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必须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营造和谐的氛围,采用启发式教学,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问题意识 创新精神 语文教学 培养
新课程呼唤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独立地学习,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摇篮”,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关键在于问题意识的培养。
问题意识是指人类认知过程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驱使人们积极思维,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有新的发现一创新。
高度肯定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古今中外的许多学者所共识。孔子曾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源于:毕业论文致谢词www.618jyw.com
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是对问题意识作用的充分肯定。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在一首诗里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诞生。”所以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新的基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非常重要。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1.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

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思考、提出质疑;才有可能对新的知识产生好奇、渴望。比如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不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的一般用法,不了解词类活用的特点,不了解一些相关的文学常识,那么在学习中不要说提出什么问题,就连基本任务的学习也无法完成。可见问题意识的产生必须以一定量的知识储备为前提。所以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扩大信息量。

2.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学生只有在紧密、融洽的师生人际关系中,才能对学习产生安全感,并能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因此教师应放弃权威式的教育,以“先知先觉的朋友”或“平等中的首席官”的身份出现,努力营造一种推心置腹交谈交流的气氛,使学生敢于无拘无束地把自己对课文的各种感受、怀疑带到课堂上来。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宜过早评价,也不要急忙给出完整答案,要突出耐心和等待,最好引导学生解答学生的问题。对于学生的各种不同意见和看法,教师都应给予充分的尊重,对那些独特的、新颖的见解和观点,要及时给予热情的鼓励和赞赏,即使是对一些错误观点也要在精神上给予肯定,然后再共同分析思维不合理的原因,让学生自悟自明。这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就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阳光、水分、适宜的土壤,使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3.改革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

有的人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就能达到目的。实际上这些流于形式的、只求数量的所谓“问题”,多数不具备问题的价值,实质上仍然是过去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问题强加给学生,而应采取科学多样的教学方式,精心设置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探究式”的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很有效的。因为这类教学方法一般是按照“问题一探究一新问题一再探究”的循环往复的科学研究的思路展开的。它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老师根据教学目标,或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或明确探究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提出多种假设或方案,初步分析其可行性。第二阶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相对独立地动脑动手,搜集和处理各种材料与信息,探讨问题的解决和任务的完成。第三阶段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思考、探究的成果,互相批判归纳合理成果。比如《信陵君窃符救赵》是一篇自读课文,上课时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就课文内容的理解、人物的赏析等方面提问、质疑,写在纸上,然后收上来进行归类、合并、筛选,挑出最有价值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本课乃至本单元最需解决的问题,拿到课堂上来讨论。比如有一个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信陵君窃符救赵到底值不值得赞扬?”问题提出后,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于是在做了适当的准备后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各抒己见。有的说:“不应该赞扬,反而要大大批评。因为信陵君的行为是自私的,为了顾及个人的亲情和成就自己的‘信意’美名,竟然置对国君对国家的忠诚于不顾。而且,信陵君国君兵符,矫旨夺取兵权,杀害高级将领,给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实在是魏国的罪人!”有的说:“值得赞扬。信陵君是一个高瞻远瞩的政治家,窃符救赵并无私心。因为他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明白赵国灭亡了,魏国也将随之灭亡。所以救赵就是自救,存赵就是存魏。他置个人生死于不顾,是真正的伟丈夫。”虽然观点大相径庭,但显示了学生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思考,这样的教学,追求的就不是“以解决问题为终极目标”了,而是非常强调学生的主观参与,也能更有效地让学生活动。久而久之,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加强了。
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是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培养创新精神应始于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我们教师只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就能欣喜地听到学生创新之花慢慢绽开的声音。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