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几点新课标下数学课堂教学一些反思

更新时间:2024-04-03 点赞:21755 浏览:960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反思课堂教学行为的种种陋习和对教学的片面认识,自觉地更新教学理念,真正地理解数学、理解教学、理解学生,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教学反思;以人为本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时常听见学生说“数学太难了,花了大量的时间在数学上,可收效甚微”、“数学学习是在折磨中进步”、“因为学习数学,失去了对读书的兴趣,进而对人生失去了信心”、“学习数学,除应付考试外,究竟还有什么用?”…… 笔者执教高中数学已有十几年了,经历了几个版本教材的教学,反思自己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也时常在想:数学该怎么教?教什么?数学课堂怎样才有生命的活力?……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堂教学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要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要成为课堂上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面对新课标,反思课堂教学,笔者深感:为人师者,教学理念要更新,教学行为要转变,否则会误人子弟!
反思一:自己的课堂教学还是以“直接灌输式”为主,大量采取“概念—— 例题——练习——习题”的教学模式.概念的教学只讲结论,不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公式的教学,不分析公式的来龙去脉,只要求学生死记公式﹔习题教学就是归纳题型,然后让学生大量的机械重复训练,没有把怎样思考、为什么这样思考的道理和寻找解题途径的曲折思维过程,准确、鲜明、深刻地展示给学生.
反思二: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片面的认识.认为多提问就是师生互动,所以上课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一问到底的“双向交流”太多太滥. 认为公开课教学就一定是多媒体教学,导致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放映课件,一堂课下来,学生还在云里雾中,头脑中除了几个画面,其他一片空白.
反思三:何谓“以人为本”?课堂上,我们有时会责难多于理解,抱怨多于激励,训斥多于引导. 教师总是高高在上,无视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漠视师生的心理相融,板着面孔,一厢情愿地进行推理论证.学生面对诸多枯燥的概念,初始的一点兴趣也被扼杀了,致使不少学生一步一步远离数学,一步一步源于:www.618jyw.com
拉大与教师的心理距离,逐渐怕数学,厌恶数学.
章建跃先生说:“新课标呼唤数学教师要理解数学,理解教学,理解学生”. 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讲逻辑推理,更要讲道理,要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和学生的自主探索活动,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逐步形成的过程,体会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方法,追寻数学发展的历史足迹,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 英国哲学家罗素指出:凡是你教的东西,要教得透彻,教师必须深钻教材,理清知识发生的本原,教师领悟教材的眼光要深邃,看到的不能只是文字、符号、公式,而是书的纤维中跳跃着真实而鲜活的思想.
数学发展的历史表明,每一个重要数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其中都有丰富的经历,然而出现在教科书中,掩盖了其中人类探索的“火热的思考”,而凝固成“冰冷的美丽”.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例如,教材上“数系的扩充”呈现的数的发展与数系的扩充,其内容简单枯燥,虚数i的引入较难理解.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先带领学生遨游数的发展史,回顾从自然数到实数系的扩充过程,介绍《易经》、《九章算术》中的相关记载,让学生感受数学历史文化;再带领学生沿着数学家卡尔丹、欧拉的足迹,怀着崇敬的心情和欣赏的态度去学习探索数系的扩充和新数i的诞生,学生会觉得复数的引入亲切自然,不会感到概念枯燥难懂,同时也会从学习中体会到人类的理性精神和创造精神. 又如,课堂上可以实时地让学生感受数学中有诗的意境美:“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刻画了周期现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直线与平面垂直、直线与圆相切的具体例证;“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是对数学上极限的形象写照;“孙行者,行者孙,者行孙,孙悟空”的名字便成了排列组合;正切曲线在奇异点处犹如万丈高山,万丈深渊,真可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课堂上讲述数学史、数学家轶事,能陶冶人的品格,催人奋进. 陈景润为攻克“哥德巴赫猜想”在无味的计算与论证中寻求乐趣,探求真理;数学家欧拉双目失明后仍进行数学研究,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口述400篇论文和几本专著等等. 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堂会更加生动、有趣,充满着浓郁的文化气息,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还会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精神样态.
新课标下,课堂提问要注重有效性,即通过教师的课堂提问,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教师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一些有思维含量的问题,例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教学,可以预设对大多数学生的提问:①你能用直角坐标系中角的终边上的点的坐标来表示锐角三角函数吗?②怎样利用单位圆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③任意角的三个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是什么?④角的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的几何意义是什么?⑤你认为三角函数是研究什么现象的模型?这些问题层层深入,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有助于大多数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教师不要拿一些不需要思考就能回答的问题来发问不止,看似师生互动频繁,但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提升,学生的参与多数是形式上的被动参与,课堂表面上热热闹闹,其实效率不高. 课堂教学要合理运用现代技术,提高教学效能,多媒体的使用要实时、适当、适用. 例如,立体几何中特殊几何体的形成、解析几何中动点的轨迹问题、函数图象的分析等借助于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可以使课堂教学动静结合、数形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函数这节课的教学中,若采用传统方法讲授,作图量大,耗时多,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苦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只能用计算机进行演示,学生并没有机会亲自动手绘制图象.如果利用CASIO图形计算器强大的作图功能,学生现场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对三角函数图象的变换直接进行“数学实验”,可以亲身经历并探求图象变化的一般规律. CASIO图形计算器操作简单,学生容易掌握,通过学生主动参与,相互合作,营造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 但是,“教之道在于度”,如果整堂课都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就仅仅只是放映员,根本没有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也会干扰学生观察和发现,不利于学生看清问题的本质.
课堂教学要做到以人为本,教师就要经常进行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学生,老师这样讲,我能接受吗?我会这样思考吗?” 以前笔者读过张景中院士的一篇文章《把数学变容易一些》,文中指出:把数学变容易一些,主要有3个途径:想想哪些难点是人为制造的,不必要的规定要改掉;引入新概念时,必须适合学生的思想,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教给学生比较一般的解题方法. 笔者认为,把数学变容易一些,就要求教师课堂教学中真正要“目中有人,心中有情”,学生很难把对数学学科的情感与数学教师的情感割裂开来. 新课标下,学生才是课堂中的学习主体,因此,教师要少一点直接灌输,让学生多一点主动参与,多一点思维解放.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看学生的“脸色”来“行事”,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及时灵活地调控教与学,让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和发散. 比如,对于思维水平高的学生可更加注重主动的研究和探索,思维水平中等的学生应更加注重思维的联想和启发,思维水平差一点的学生要用一些鼓励的语言、有趣的比喻加以吸引和引发思考. 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思维闪光点,并进行恰当的鼓励;要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欢乐,而不是咀嚼失败的酸果;要善于挖掘学生回答中的合理成分,小心翼翼地呵护学生;要把质疑问难的权利百分之百地还给学生;要把发现简捷解法的专利大智若愚地让给学生;要把课堂上暴露数学才能的机遇诚心诚意地留给学生;要把通向成功之巅的阶梯十分艺术地架设给学生;要把带有鼓励和期望的评语语重心长地写给学生…….
课堂教学是一个创造的天地,一个研究的课题,一片希望的田野. 新课程带给了我们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断创新,让数学课堂永远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