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母语请尊重、爱护我们母语

更新时间:2024-03-09 点赞:5816 浏览:1997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语言文字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和传媒 ,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工具。在中国的国土上,正确的、合乎规范的使用中国语言文字,也彰显着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自信。我国汉字应用水平呈现下降趋势。
关键词:语言文字 ;社会工具 ;网络流行语 ;规范标准
在人类社会的进程中,语言文字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和传媒 ,灿烂的文化需要借助语言文字传承和发展。无论社会生活的哪一领域都离不开语言文字,它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交往的桥梁,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工具。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

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是华夏民族深厚的知识底蕴,中华文明因此魅力四射、源远流长。规范化和标准化的中国语言文字,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生动象征。因此,在中国的国土上,正确的、合乎规范的使用中国语言文字,也彰显着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自信。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日的益提高,汉语在全球越来越流行,中国语言文字的使用面也越来越广。孔子学院在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大学落地开花,国际友人学说中国话已蔚然成风。
在我国一个有600多人参加的高级翻译大赛中,许多选手英译汉时错字连篇,词不达意。在一等奖空缺的情况下,文字流畅、词汇丰富的二等奖得主竟然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评委普遍认为,我国汉字应用水平呈现下降趋势。一些外国留学生说汉语,写汉字,比我们土生土长的中国人都规范标准,这实在令人汗颜!
语言学家周有光说过一句精辟的话:“现代社会需要标准明确的规范化共同语,普及共同语是实行全民义务教育和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基础。”如果把这个基础变成湿地、沼泽或沙滩,能在上面建起高楼大厦吗?如此下去如何能继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发扬光大?这种偏向又怎么能让真诚的外国朋友准确地了解中华文化?
我上学时,曾读过一个古代笑话“别字秀才”。 一秀才嗜书,而别字良多。一日,读《水浒》。适友人造访,见而问曰:“君读何书?”答曰:“《水许》。”友人怪之,曰:“书亦多矣,《水许》一书未之见”又问:“书中所载,均为何人?”秀才曰:“有一李达。”曰:“请问李达之样”。曰:“手使两柄大爹,有万夫不当之男。”曰:“书中更有何人?”曰:“有和尚鱼知深,教头林仲。”友人知其别字甚多,不禁哑然失笑。 秀才所说的别字:许——浒,李达——李逵,大爹——大斧,万夫不当之男——万夫不当之勇,鱼知深——鲁智深,林仲——林冲。 原来以为这样的笑话只在古代才有,可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俯拾即是。
至今我们还清晰地记得,那个被媒体炒得纷纷扬扬的,故宫博物院用错字的事件。在2011年5月13日,故宫博物院向赠送锦旗,锦旗上一副对联“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中的“撼”应为“捍”字,一字之差,意思迥异。作为故宫博物院这样的文化单位,竟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岂不让人笑哉?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像故宫博物院这样用错字或不规范用字的现象比比皆是。
随着网络的普及,互联网成为人们表达意见,实现社会参与的重要空间。但是,网络流行语却对汉语规范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对中小学语文教学造成了负面影响。
从早期出现的“美眉()”、“88(再见)”、“菜鸟”、“粉丝”、到正在流行的“偶(我)”、“稀饭(喜欢)”“BT”、“PK”、“雷人”,一些网络新词层出不穷。现在的孩子开口“286”,闭口“7456”的,这些新词汇不止在网上盛行,有些甚至“跳”出了网络,出现在大众传媒上,出现在中小学生的作文中。中小学生接受新生事物快,平时说话的口头语几乎都是不知所云的网络语言。
而且网络词汇中存在着大量的污言秽语,像“TMD(他妈的)、WBD(王八蛋)、P(屁)、NQS(你去死)、SHIET(狗屎)”等随处可见。 一位网友在题为《网络语言将破坏汉语的纯洁》的文章中写道:“当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的时候,我真担心汉语的纯洁性将遭到严重破坏。特别是我们的下一代,他们将从小生活在网络中,他们也许将不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标准汉语!”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高速发达的时代。抛开网络,还有各种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影像制品,乃至大街上五花八门的广告,都不同程度的冲击着汉语的规范使用。曾在一年中先后两次对首都10家报纸,30家省级报纸的语言文字进行检查。10家首都报纸前三名的差错率分别是0.88/万、2.25/万、2.81/万;30家省级报纸前三名的差错率分别是7.44/万、9.59/万、9.62/万。评比前三名的报纸的差错率尚且如此之高,可想其他的报纸究竟如何!
饭店门口:“抄”饭;修车店门口:补胎“冲”气;零售店铺门口:“另”售;家具店门口:家“俱”;装潢店门口:装“璜”;洗车店门口:洗车打“腊”;饭店门口:“合”饭;水果店门口:“波”萝;饭店菜单:鸡“旦”。使用这些字是多么令人啼笑皆非呀。 打开电视,“骑乐无穷”(自行车)、“默默无蚊”(灭蚊器)、“随心所浴”(热水器)、“咳不容缓”(止咳药)、“无胃不至”(胃药)各种广告让人目不暇接;走在街上,“礼所当然”(礼品店)、“领鲜一步”(海鲜店)、“快治人口”(口腔门诊)、“烧胜一筹”(烧烤店)、“一网情深”(网吧),花样繁多的商店店名也不时的充斥着人们的眼球。乍眼看来,这些的确能吸引人注意,可从语法上来说,这些都是不合乎语言规范的。
看电视节目的人,常常会听到许多错误的读音,如把“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的“筵”( yán)读成yàn,“给(jǐ)予”读成“gěi予”, “绯(fēi)闻”读成 “fěi闻”, “情不自禁(jīn)”读成“情不自jìn”, “标识(zhì)”读成“标shí”等等。连主持人和播音员都常读错许多字,那对我们的负面影响就可想而知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此类语言文字,久而久之养成习惯,对于那些语言文字的真正用法,恐怕将会遗忘吧!更何况那些本就不了解这些语言用法的中小学生了。
日前,一则“你知道吗?甄嬛被几亿人念错”的消息,成为网络焦点。据著名文学期刊《咬文嚼字》对外透露,“甄嬛”应读作“zhen xuān”,而不是zhen hu源于:毕业生论文www.618jyw.com
án。”,该消息一出,很多《甄嬛传》粉丝不淡定了,“原来我们都错了?!”“大家都应该好好学习了。”“真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甄嬛迷!”随后,《咬文嚼字》又揭晓“2012年围观名家博客”活动结果。12位被“咬嚼”的名人当中,周国平、郎咸平、方舟子语言文字差错较少,位列差错率“榜尾”;而名家马未都与“80后作家”韩寒、郭敬明则差错较多,排名在差错率“榜首”。而在华语乐坛也曾有很多歌星唱错歌词的现象。
《兰亭序》是周杰伦新专辑中唯一一首中国风的歌曲,在“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一句中,周杰伦把其中的“拓”(ta)字唱成了(tuo)。
苏轼的一首《水调歌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王菲空灵的嗓音配上恰到好处的旋律,将这首词的意境表达得堪称完美。但是,王菲在唱这首歌时却唱错了一个字音,在“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中,把“绮”(qi)字唱成了(yi)。
想必这个错误对于中学生来说最为敏感了,因为《水调歌头》几乎是中学教科书里必选的诗词,“绮”字的念法估计也是考试的一个内容。“怎么王菲歌里唱的和老师的读音不一样?”或许王菲这一念白字,害得很多学生错了一道题。
至于那些“悄悄话”、“道上言”、“低俗语”等垃圾用语搬上各种媒体更是屡见不鲜了,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遭受着严重的污染,变得混乱含糊,有些甚至面目全非。
难怪国外有媒体感叹“墙外开花墙内不红,中国汉语水平尴尬下滑”。
解决语言文字使用的混乱现象的确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请说普通话,请写规范字”,“说普通话,做文明人”,“今天你说普通话了吗”,这些亲切生动的语言,每时每刻都在向我们宣传着规范使用语言文字。
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从你我做起吧!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