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自己给学生一双发现自己慧眼

更新时间:2024-02-11 点赞:3600 浏览:86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唤醒,从而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力,打破语文学习上的心理障碍,获得语文学习本来就应该具有的乐趣。
【关键词】
发现 唤醒 激发 情境 自我
每讲一篇课文,我们都会津津乐道于该篇课文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然后,滔滔不绝地分析这篇文章怎么好怎么好,有时连自己都觉得有点审美疲劳了。那么学生呢?他们会不会产生这样的心理——总归是好的,我只需要记住就可以了;总归是对的,我只需要会背就可以了;总归是美的,我只需要会默写就可以了。这时的学生就只能被动地接受,不会有任何怀疑,也就不会有发现,反而会产生审美的疲劳,疲劳到一定程度最终会使学生丧失发现美的能力。最终的结果,不仅可能是见美不怪,甚至可能是见丑不怪、见错不怪了。因此,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消除师生的“见美不怪,甚至是见丑不怪、见错不怪”的消极心理,从审美的疲劳中彻底地解放出来。
怎样消除这种消极的心理呢?这需要不断地发现自己,发现自己的潜力。
一、反其道而行之。课文中也有不美的地方,为此,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课文第8节中“这些或许是它被命名为‘神木’的原因吧”一句中加点的词语指代的内容是什么?原文如下:①在树身之间穿行了一阵,我们终于看到了神木。②它是台湾著名的红桧,木有香气,高达58米,胸径6.5米,可以说是罕见的庞然大物。③大就成了“精”,成了“神”。④它的树龄大约有三千年,被发现的历史也近一个世纪了。⑤这些或许是它被命名为“神木”的原因吧。⑥同时,我也明白了没有那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是孕育不出“神木”这样的树中巨子的。(节选自《阿里山纪行》吴功正,苏教版八上语文)
有些学生认为指代的内容是②③④三句,有些学生认为指代的内容是②④两句。根据上下文来看②③④句与⑤句的关系明显是因果关系,照例不会有什么分歧,可是分歧却出现了。再看原文发现②③两句之间竟然是前因后果的关系。这个“果”就是“木成了‘神’”,成了“神木”。如果第③句是“这些”指代的内容,那么就应该可以替换为“‘神木’或许是它被命名为‘神木’的原因”,显然不对。也就是说③与⑤句在语意上是重复的,在逻辑关系上是同样的原因产生的同样的结果,所以,应该删去第③句。删除后上下文显得更加通顺,也更加符合本文“和谐、畅达”的语言特点。
直击课本——找到课本中不美的地方,可以加深师生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掌握、运用。但是,更重要的是一定要与学生分享发现后对语文学习的感悟——任何语文问题的答案都来源于文本。没有唯一的、标准的、最好的答案,只有合情的、合理的、更好的答案。简单地说就是谁说得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就听谁的;谁写得有情有义,令人陶醉就学谁的。在教师的率先垂范下,学生也会在强烈的震撼中对这种思想观念留下较深的印象,收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效果。最重要的是在学生的心灵中产生了强烈的印象,发现一个全新的老师,眼露佩服的目光,心理也许会想:老师也蛮厉害的,思考也蛮有意思的!面对学生佩服的目光,再讲“尽信书不如无书”“学贵有疑,有疑才会进步”“怀疑与学问”等等时你一定会觉得自己的话是那样的雄辩有力,而不是苍白无力。这时,学生被惊醒了,从沉睡中逐渐苏醒过来。教师被自己的潜力激醒了,从疲劳麻木中逐渐觉醒过来。师生各自走出发现自己的第一步。
二、挑战答案。教师不看参,只是联系上下文,找出关键的词语组合成与标准意思差不多的接近“参”的答案。细致入微地展现这种答案形成的完整过程,让学生知道完美的答案也是经历了打草稿、修改、润色的去粗取精的过程才完美的。在展现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正确的解题方法,在不断的实践中让学生发现只要按照正确的解题方法也能找到答案,虽然答案不像标准答案那样完美,但是,这个答案至少是自己从文本中找到的,并且有理有据、令人信服,甚至比较接近所谓的标准答案。打个比方,一件完美的雕塑放在学雕塑的学生面前,恐怕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欣赏这座雕塑多么完美,更是为了让学生也能做出这样完美的作品。怎样让学生达到完美的境界呢?作为教师最起码要展示一下这件完美的作品是怎样从粗糙变为完美的过程。接着,让学生在模仿、实践中亲身体验如何把粗糙变为完美的过程。刚开始时可能不那么完美,但至少不那么粗糙了,在慢慢地接近完美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自身力量的增长,并最终发展自己、战胜自己,达到完美的境界。
在语文学习中挑战标准答案的过程就类似于学习雕塑的过程。在类似的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当学生突然发现只凭自己的力量也能找到比较正确的答案时,也就是学生发现自己的开始,开始发现一个全新的自我,一个充满自信的自我。此时此刻,如果再让学生面对语文中的任何一个问题,他们的表情肯定不是无动于衷、漠不关心,而是跃跃欲试、满怀信心,或是面露难色、陷入沉思。而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因为真正的自我觉醒了,积极主动地探索、发现开始了!
三、创设情境。提到“创设情境”,我们就会自然地联想到悦耳动听的音乐、美妙瑰丽的画面、精彩纷呈的视频……这些媒体的运用确实能够创设一种很美的情境,激发学生欣赏、阅读、探究的强烈兴趣。可是一碰到具体的课文内容,这种强烈的兴趣反而不够强烈了,甚至很快地减弱直至消失,就像突然短路一样——断电了!看来,语文课不是音乐课、美术课、地理课,更不是影视欣赏课,语文课就应该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课,是“独抒性灵”的课,因为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把从文本中学到的知识、情感、思想、哲理转化为自己心灵的一部分,然后灵活地运用它们为自己的表情达意服务,为自己的生活需要服务,最终形成一种能力、一种习惯,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成为自己生活的需要,而不是记住它们,等到考试的时候把它们再从脑袋里拿出来考个好分数。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文字,或说理辨析,或披情入文,展现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营造出一种氛围,创设出一种情境,激发出学论文下载中心www.618jyw.com
生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的,有力地消除学生死记硬背甚至是漠不关心的消极心理,达到自悟自得的目的。尤其要善于立足课堂,在课堂上结合学生的当堂反应和平时的实际情况随机地创设情境。如在讲《阿里山纪行》时,讲作者吴功正之所以能够写出《阿里山纪行》这样的美文,是因为他擅长借鉴唐宋八大家,吸收古典文化精华的缘故。接着,随机切入如何“借鉴、吸收”,尤其是如何“借鉴、吸收”课本中的精华,为我所用。
为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①教师“现场示范地来两句”以开启学生的发现之门。如“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从面颊上滑过,轻轻的,柔柔的”。②大家能不能也借鉴以前学过的文章中语句的描绘出“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句话的情境。③学生回忆思考,讨论交流,抒写发现。
聊举一例学生发现进而创造的美,与大家共同分享:当我靠近那绿得有些黑的水草附近时,还时不时地可以嗅到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那味道夹杂在水泡中迎面地流过来,有种在水晶宫里的感觉。月色便朦胧在这水中,在每个水泡中都有一个或两个月亮,小巧玲珑,十分可爱。那些水草附在岩石上,仿佛岩石也在扭动腰肢,欢快地跳舞,仿佛是踊跃的兽脊似的……靠近我一直认为的水草时,才发觉那只是竹子和柏树的倒影而已。(主要改自《社戏》)这种“借鉴嫁接”式的摘抄往往会让学生产生新奇的发现,这种教师“现场借鉴嫁接式地来两句”特别利于展现语言文字所蕴含的独特魅力,为学生打开一扇发现之门,让学生发现运用语言文字的独特感受,从而保持甚至深化媒体所激发出的欣赏、阅读、探究的强烈兴趣,让学生的心灵深处再次回荡起悦耳动听的音乐,让学生的脑海深处再次重现出美妙瑰丽的画面,让学生的灵魂深处再次动感起精彩纷呈的视频,媒体与语言文字互相映衬、相得益彰。
罗丹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有人说:“语文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说:“要想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首先要给自己一双发现自己的慧眼。”拥有一双发现自己的慧眼,我们的精神才会成为一座山,也许不高,但风景很美;拥有一双发现自己的慧眼,我们的灵魂才会成为一条河,也许不深,但会划过温暖;拥有一双发现自己的慧眼,我们的心灵才会成为一片海,也许并不辽阔,但却贮满美丽!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