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对策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由与对策期刊

更新时间:2024-04-09 点赞:5409 浏览:130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当代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新时期开展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与对策
近些年随着大学生因心理问题引发的恶性事件的频繁发生,教育部及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于2001年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2005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等文件。各类高校结合新形势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机构,配备专心理健康教师,逐步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健康机构的重要作用。但高职院校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本科院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完善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

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已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立心理咨询中心,看起来什么都有,实际上却是在搞形象工程,并没有开展实质性的工作。由于领导重视不够,资金投入较少,师资力量较薄弱,工作条件相对简陋,因此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心理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开展简单的心理活动,而深层次的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无法开展。心理咨询中心大多挂靠在学生处或思政教研室,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很少。学校领导也只是在上级检查时才重视摘自:本科生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

应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在许多高职院校也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并给予相应的课时和学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传授心理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用学习的心理学知识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但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中过于理论化,以理论教学为主,成为学习心理学知识的课程,缺乏实践性,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忽略了学生体验实践的过程。

3.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化水平不够。

目前,高职院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不高、人员不足,大多数都是半路出家,思政教师、校医或学生工作的教师为主,很多没有经过心理学专业系统的学习,而仅仅是参加过一些培训。这些教师往往都是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精力还要放在自己的主岗上,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得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缺乏专业性和科学性,特别是心理辅导及心理咨询工作效果不佳。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过程中显得专业程度不足。

二、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教师队伍,完善机制。

高职院校应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心理咨询中心,配备一支专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一般应由心理学专业或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并热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担任。在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同时,还需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心理咨询工作制度、心理危机干预预警机制,工作中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2.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实行心理状况每月一报。

认真开展每一届新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通过心理健康普查发现心理问题学生,并对其进行约谈、辅导,做到对新生的心理问题早发现、早干预,有效预防和减少负面事件的发生。各院系每月月底需上报各院系学生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学生,并给予专业的心理帮助。

3.开设专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各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每周开设两节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以课堂教学为主,心理活动为辅。学习心理学知识同时,重在心理能力的训练。主要从生活适应、学习适应及压力、人际交往、情感问题、职业生涯、挫折应对及自我意识等方面,系统地传授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大学生活和学习的适应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正确认识自我,让学生了解大学期间常见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掌握其心理调适的方法,帮助学生们用科学的态度、心理学的方法解决各种心理问题,避免危机事件的发生。教师在各学科的教学中也应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在授予学生一定知识、技能,发展他们智力和创造力的同时,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健康心理,激发学习动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发心理潜能,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活动的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成长能力,培养健全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渗透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

4.重视心理社团建设,配备班级心理委员,推行朋辈辅导。

大学生心理社团主要由一群热衷于心理学知识及心理健康的在校大学生组成的学生社团,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教师负责指导。心理社团在大学校园中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如:举办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游戏、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心理题材影片放映及点评、“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活动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班级中,各班需配备心理委员,心理委员可组织班级开展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且在学校心理危机干预预警机制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心理委员从学生中来,能够及时、深入地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发现学生危机行为能够及时向院系汇报,早发现、早干预,避免危机事件发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定期组织心理委员、心理社团成员培训,通过指导和培训,迅速提升心理委员、心理社团成员的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使心理委员和心理社团更科学、有效地开展工作。心理委员和社团成员经过系统的培训和督导,确保高质量、高水平地在学生中开展朋辈辅导,服务同辈学生、担当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弥补了专业人员的不足。同辈辅导具有其特殊的效果和意义,对于大学生来说,这项工作能够有效开展,对学习心理健康工作起到重要的作用。

5.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

针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可以帮助求助的学生减轻心理压力,缓解心理矛盾,解除心理困扰。在工作中坚持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相结合,在生活适应、学习适应与压力、情感、择业、人际交往、挫折应对等方面开展心理咨询。并进行自信训练、情绪管理训练、意志力训练、人际关系训练等内容的团体辅导,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和谐发展。

6.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当今是一个网络时代,现代人的生活、工作都离不开网络。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充分发挥网络科技的优势。可在学校网站建立心理健康专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如心理学知识、心理测试、心理自助等。设置心理咨询专用电子邮箱和网上“心理聊天室”,进行网上心理咨询。
总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不仅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还需校园、家庭、社会的支持,才能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促进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祖国输送身心健康的有用人才。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不断学习和探讨。
参考文献:
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朱志敏.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报,2012(10).
[3]钟宇.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对策[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2(6).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