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设计《风筝》教学设计及反思学术

更新时间:2024-02-09 点赞:9628 浏览:3599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风筝》是鲁迅诸多散文中的一篇回忆性的散文。写了他童年时,因为风筝与弟弟发生了一次无法补过的误解和冲突,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愧疚。笔触细腻,情感凄婉,适合于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领悟作品所表达的浓浓的亲情。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多向的,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主题,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笔者在设计时从学生实际出发,抓住亲情,创设了一个与作品中人物对话的活动。让学生进入文本,充分解读,完成角色互换。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在培养能力的同时,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获得审美的重塑和提高。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文传神的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

2.学习作者敢于承认错误的自责自省的精神。

3.体会作品蕴含的浓浓的亲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自省的精神。
教学准备:
课前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创设情境

1.课前播放歌曲《三月三》,创设情境

2.PPT显示: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同学们,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写的是什么情景?(生答)你们放过风筝吗?放风筝的感觉如何?(学生自由谈感受)同学们刚才都说放风筝时很高兴,很刺激,很爽,可一想到风筝,文学大师鲁迅却感到悲哀,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著名散文诗《风筝》,去触摸大师那颗敏感的心吧!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思考:这篇课文围绕什么来展开回忆的?写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来复述课文,语言要简洁。(引导学生复述时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
3.请同学们试着在题目“风筝”这个词的前面加一个修饰语,来表达你对这篇课文的最具个性的理解。(根据学生所选择的词语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研读,合作探究

刚才同学们通过给题目加修饰语,对课文有了初步的理解,下面讨论几个问题:PPT显示题目

1.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飘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因为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春光明媚,而北京冬季未过就放风筝,所以感到惊异。而一见到风筝就想起小时候对弟弟的精神虐杀,所以感到悲哀。
2.课文中所说的“精神虐杀的一幕”具体指什么?你如何看待这种行为?能不能从文中找到词语来说明是精神虐杀?
讨论后明确:“精神虐杀的一幕”指“我”不许小弟放风筝,发现他偷做风筝,气得把他快要做好的风筝抓断踏扁了。第二问,学生各抒己见,学生也许会答,“我”不许弟弟放风筝,是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的孩子做的玩艺,“我”希望弟弟有出息,所以不许他放。从这里可以看出哥哥对弟弟的关爱,体现的是浓浓的手足情。课文中的“愤怒”、“抓断”、“掷”、“踏”等词语,都说明了“我”对弟弟的“精神虐杀”。

3.既然“我”希望弟弟有出息,为什么说是“精神虐杀”呢?弟弟有没有记恨哥哥?

学生交流,老师总结:“我”成年后看了一本关于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我”虐杀的是弟弟玩的心情。弟弟没有记恨哥哥,弟弟认为哥哥这样做是为自己好,所以,他不记恨哥哥。

4.既然弟弟忘却了,“我”应该轻松了啊,为什么“我”的心情这么悲哀和沉重?

学生交流,老师总结:这反映了我敢于解剖自己,严于自省,知错就改的精神。我们应该学习作者这种精神。(这些题目的设计,目的是要求学生能联系所查资料,联系自身的实际来回答,体现新课程目标中的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

四、精读,理解人物

学生活动(PPT显示):
朗读第3、4段,体会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说说你更喜欢课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
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讨论,体会动作神态描写的作用。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展开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真正体会人物的情感,以更好地理解人物。

五、思读,质疑问难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你对课文内容理解还有哪些困惑之处?
(鼓励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这一点也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中的个性化和创造性阅读特征)
PPT显示准备的问题:

1.“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怎样理解?

2.“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

3.怎样理解课文结尾的句子的含义?

六、联读,延伸拓展

课文中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你小时候也做过许多游戏,玩过不少玩具吧?请选择一个你最难忘的说给同学听听。
(把学生从课本引向生活,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验。)

七、再读,小结课文

《风筝》这篇散文用充满诗意的笔调,形象地叙写了同胞之间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致谢词www.618jyw.com
浓浓的亲情,我不许弟弟放风筝,是希望弟弟有出息,长大后对自己当年错误行为的反省也表现了对弟弟的真挚的爱。它吹奏了人情美的温馨之歌,让我们沉浸在自然、和谐、水融的诗情画意里。请同学们走进《风筝》的世界……(学生朗读课文)布置作业:课后把课文与《满天的风筝》比较阅读(研讨与练习三)
《风筝》这篇散文的主题可以从多方面解读:从儿童教育的角度理解,批判了当时一些人对儿童的不正确的态度和教育方法;从封建教育思想和道德的角度去理解,批判了封建教育思想礼教对儿童天性的“虐杀”;从国民性的角度去理解,批判了民众的麻木冷漠,遭虐杀而不自觉;从自我解剖的角度去理解,表达了我勇于反省赎罪的忏悔心理;从亲情的角度去理解,表达了我的悔悟和对弟弟的关爱。
以前我在上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给学生讲主旨的:表现了兄弟之间的真挚的手足情,也表现了我善于反省和自责、严于解剖自己的精神,以及对小弟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同时也揭示了封建陈腐思想对儿童自由活泼天性的扼杀。这样讲是够全面的,但是面对十一二岁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要求www.618jyw.com
的七年级的孩子,这样讲主旨,学生能否理解?薛法根老师曾提出三不讲:学生已经懂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读懂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还是不懂的,不讲,留待以后再讲。朱震国老师也曾告诫我们,学生的年龄层次不能领悟的,教师不讲。所以,今天重教这篇课文,我坚持“三不”:第一,不介绍本文最早发表于《雨丝》周刊,编入于《野草》,《野草》是一本什么样的集子。第二,分析时不上升到对懦弱人性的揭露和批判。第三,小结时不涉及鲁迅先生自我解剖的精神,相信这一切学生在以后重读这篇文章时,会慢慢领悟到的。
“最好的教育就是适合学生能力的教育”,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一书中的扉页中指出:“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因此,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唯有了解学生的学情,才可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不少语文老师在上这篇课文时,在人文精神层面上无限拔高拓展,远离了文本特色和学生实际,语文课被上成了政治说教课。我在上这篇课文时,抓住“亲情”,带领学生体会文本“我”不许弟弟放风筝,是希望弟弟有出息,体现了作为兄长对弟弟的关爱,成年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希望得到弟弟的宽恕和谅解,同样体现了兄弟之间浓浓的亲情,而这篇课文在前面的提示中也说到“在误解和冲突中也有亲情”,则明确告诉我们,这篇课文应该教的是让学生体会出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浓浓的同胞情。这一点,七年级的学生是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根据学情确定教学内容,才会使教学方向更正确、方法更灵活、效果更理想,才会使学生获得最大程度上的发展。否则,即使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头头是道,也只是机械地照本宣科、孤芳自赏,自然无法生成亮点闪烁、异彩纷呈的课堂。
马勇,语文教师,现居安徽阜南。责任编校:王 玲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