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学分新课程革新关于学分管理实施目前状况、理由与对策期刊

更新时间:2024-02-21 点赞:18599 浏览:7466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目前,以学分制为主题的教学管理体制深化改革正如火如荼,方兴未艾。不难看出,实施学分制既有其调动教学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新能力、为发展新兴的学科和边沿学科创造条件,有利于高校之间教学资源的共享等优点,也有其不足之处,本文就学分管理实施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做一探讨。

一、学分管理实施的现状

目前我国实行学分制的高校普通采用的是学年学分制,各校的学分制管理从符合本校的实际出发,体现各自的特色。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对学分制实施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教师角色有所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新的校本教师培训和教研模式(制度)开始建立,传统的教学评价制度和高考方案得到改善,教育功能逐步走向全面。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学分制实施决不是一蹴而就的,目前各项工作开展的效果与预期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以及存在的问题。

二、学分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师资短缺,与新课程实验配套的设施、场地亟需完善。由于新课程计划增加了一些科目,部分原有的科目相对于以前的课程增加了课时,导致师资短缺,技术课、研究性探究活动缺乏专业教师,而教师投入教学精力有限,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而新课程倡导探究式学习,物理、化学、生物课的实验室有限,实验仪器也需要补充和更新。
2.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与新课程的要求还有差距。学分制将压力和鼓励交给学生的同时,也将压力和竞争交给了教师,但由于教师缺乏扎实的知识功底和体现人格魅力的学识修养,与教学任务的高要求相距较大;一些教师还未形成自己的科学教育理念,缺乏用现代教学设计的思想和方法指导备课与授课,致使教学缺乏在预设基础上的创新与生成;有些教师的知识传授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欠紧密,教学略显封闭化,体验性效果不明显;对挖掘、补充和整合相关的课程资源来组织教学的能力还不足,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在教学实践中将还得不到充分的体现。
3.新旧体制并存的现状,使得社会各界关注度不够。新课程实验的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需要社会各界大力支持、齐心协力。在高考评价制度没有大的改变下,社会、家长只关心结果,看重当前结果,不关心过程、不看重以后的效果。
4.模块化教学的困难。模块教学在实施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各学科教材编排时主要考虑的不是学科知识逻辑体系本身,而是更注重模块专题的完整性和独立性,与以前教材存在很大差别,教师在模块教学的范式下把握教材还存在一定困难。二是部分学科教科书内容逻辑性不强,存在断层的现象。三是课标要求与学时安排的矛盾较突出。
5.选修课程必修化。在教学中,部分教师已出现把选修课当成负担的苗头,有些学校甚至会为了高考把选修课变成必修课的延伸,出现了“选修课教学必修化”的问题,表现在:在教学方式上依然以讲授式为主;课时安排更为紧缺;学生缺乏深度探究,不能深入浅出;教学缺乏开放度,许多应该有的实验、实践未能落实,未能搭建起教学与社会、生活的桥梁等。
6.学分认定工作难度大。学分制淡化了考试的选拔与甄别功能,强化了基础性与过程性。学分制认定的难点在于:一是学分认定主体包括学生、同伴、家长、教师、学校等多主体,评价程序繁多,评价主体多元,环环相扣,环节过多。学分认定过程中的社会因素、人际因素干扰,不可避免地影响学分认定的公正性,难免造成学分认定的程序缩水,多元评价目标难以实现;二是学生能否顺利通过模块学业水平考试,与教师的命题水平、命题意图息息相关;三是学科特点的差异、班生规模也导致学分认定工作程序的差异,每科任课教师所任教的课时数、班级数、学生数不一样,工作量差距较大。
7.课程资源短缺,课程资源开发意识不强。教学资源的建设总体情况不容乐观,课程资源意识狭窄,看不到资源的广泛性和丰富性,没有走出教材及教参的框限,尤其是对教师作为课程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还很不到位,因而影响和制约着其他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和利用。再加上欠缺社会的配合,社会实践流于形式,组织有效的活动课程、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难度更大。

三、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建议与对策

源于:论文格式模板下载www.618jyw.com
一要加大投入,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为新课程实施提供足够的物质保障;二要制定学分制指导性教学计划和相应的教学管理文件;三要加强选课指导;四要加强教师培训;五要不断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六要做好评价工作;七要整合社会资源,做好舆论宣传,获得各方支持。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