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阅读教学让阅读教学因有效拓展更精彩学术

更新时间:2024-03-03 点赞:12423 浏览:4873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拓展延伸是增强课堂教学生命活力,使课堂富有情趣的重要途径,它使教师不再局限于教材知识,将封闭式教学转成开放性教学,从而活跃课堂氛围,拓宽学生知识面,深化知识,升华情感。拓展教学是对语文教学新的探索与改革,它吻合了语文新课改教学的理念,展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下面笔者就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拓展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向精美语言处有效拓展

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之作,内含很多妙词佳句,精彩语段,因此围绕文本的精彩语言作一些拓展训练,既可以培养学生感受、积淀、习得语言的意识,又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比如,笔者在执教公开课《老王》时,在品读老王临死前送香油和鸡蛋这一情节时,围绕语言作了拓展:“镶嵌”“可笑”等词妙在何处,能否改换成“站直”“可怕”等,有的学生说,“镶嵌”比“站直”好,镶嵌写出了老王已经接近死亡了,身体极度的虚弱;有的学生说,“镶嵌”一词形象写出了老王身体僵直、步履维艰的形态,“站直”却没有这种效果;有的学生说,“镶嵌”一词使人容易想到遗照,暗示老王即将离开人世,增添了一种悲凉的意味;有的学生说,“可笑”比“可怕”好,更显出老王的不幸,以及作者对老王的深切同情……在学生品位语言的基础上,自然地引出李健吾的话:“一切在情在理,一切平易自然,而韵味尽在个中矣” 来印证,学生对语言以及老王的善良就理解得更深刻了。

二、向文本空白处有效拓展

作者为了某种特殊的表达效果或为了文章本身写法的需要,在文章中留下一些空白,这些空白处往往蕴涵着丰富的内涵,它能够触发学生的想象,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作品的空白进行富有个性色彩的拓展,不失为开启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
鲁迅的《风筝》一课,文中的“我”把小兄弟苦心孤诣制作的、将要完工的风筝毁坏后,“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这段文字将“我”的粗暴、自私、专制、漠视孩子的天性写得非常细腻,但有关弟弟的心理活动却只字未提。在教学时,笔者抓住了这一空白点,进行了有效的拓展:
师:小弟弟当时会怎样想呢?请大家发挥想象,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进弟弟的心灵深处。
生1:做风筝的事被兄长知道了,我该怎么办呢?我好害怕啊。
生2:我知道瞒着你做风筝不对,但我太喜欢风筝了。
生3:哥哥,我错了,我不应该躲在小屋里做风筝惹你生气。
师:听了刚才几位学生的回答,老师想,弟弟的心理为什么只有害怕、无奈、后悔,却没有怨恨、生气呢?你们是根据什么来作心理揣测的?
生2:“我”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扼杀了孩子的天性,请求弟弟宽恕时,而弟弟“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生3:后文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弟弟把兄长的行为视为合情合理,做风筝偷着做,正说明自己也认为做风筝是不对的,一旦被兄长发现,自认该罚,所以哪来怨恨呢?
……
通过以上这一空白点拓展,除了激活学生的思维外,也突破了文章的难点“我的心只得沉重着”的原因: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乞讨宽恕,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觉悟者永远无法补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更加深刻,而且也使文本内容更加丰厚。

三、向文本主题处有效拓展

主题是一部作品的灵魂,对主题的理解是解读文本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围绕主题作出形式不一的拓展,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创造性的对话,一步步地向文章的主题挖掘,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感悟、碰撞中,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新的创造,从而深刻地领会作品的主题,升华思想。
杨聪老师(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在执教《云南的歌会》时,在引导学生从细节和字句中发现、品味云南歌会的“意思”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领会作品的主题,作了如下拓展:
师:请看课文已删除的第一段:马背上研究老问题,不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
师:沈从文认为写歌会的“意思”在哪里?
生1:生命的美好,生命的颂歌。
师:那么,沈从文歌颂了哪些生命形态,请用这样的话来表述,“这是 生命”,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也可以是文中的字。
生2:这是无拘无束的生命……
生3:这是兴奋、活跃的生命……
师:如果我要你在“活”字前面加一个修饰语,来表达你对这种生命的看法,你会选择哪一个字?
这【 】是 活 的生命
(却/竟/真/就/才……)
生:……
师:只有这样的生命,生活才有意思;只有这样的生活,生命才会充满活力。在今天这个物质社会里,忙忙碌碌的人们,我想加一个“才”字,这才是活的生命,我为什么要加这个“才”字,请看大屏幕:
……
这层层深入的拓展,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催生了学生的深层思考,将文本主题提升到了更高的一个层次。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选择相同或相似主题的作品进行拓展,指导学生比较分析、讨论思考,从而把握主题。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特色和编排体系,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在教学中进行适当有效的拓展,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带着一份向往和期待走进文本,碰撞思维的火花,感悟生活的真谛,更能带着浓厚的求知欲走出文本,走向主动的探究与创造,让拓展生成更多的精彩!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制订,2011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源于:党校毕业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