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语言语言与音乐

更新时间:2024-02-03 点赞:7732 浏览:3199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传统民歌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和传承性的语言、民俗关系是最密切的,民歌就是语言的民俗,它主要以语言为手段,表现处于原始状态或民间地位的劳动群众对于物质世界的与各种社会现象的认识、感知和要求。民歌的语言来源于生活语言,是经过加工的语言的音乐语言的结合体。即劳动群众通过口头创作,使生活语言的律化提炼成文学语言;使文学语言歌唱化,升华为音乐语言。经过口头综合口头传唱,成为民间艺术里的歌曲艺术。语言在民间歌曲中起作用的主要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特别是方言的语音、声调、语调、逗顿、轻重音等,经过综合加工成旋律,在世代传承中不断润色,逐渐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固定歌调,并为一个民族或地方所特有,各个民族的地方的传统民歌,构成整个中华民族传统民歌的灿烂花园。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化热”,把许多有识之士印象了传统文化的探讨,遵照列宁关于“两种文化”的论述,研究传统文化不能忽视对于充满精神的人民性的传统民歌的研究,而研究传统民歌,最好从一个民族或地方的民歌入手;研究各个民族或地方的民歌,最好首先将决定民歌特色的基本因素语言及其语言谱系梳理清楚,在我国传统民歌中所体现的特点,主要是说明我国各民族语言在世界语言体系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她独特、丰富、多姿多彩,是使我国传统民歌屹立于世界民歌之林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语言学给系谱分类方法世界语言按其属关系,被分为若干语系;按其关系的远近、分为语族、语支等。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系属语言的起源及其发展过程,也为我们对和亲属语言同步发展的传统民歌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一种途径。同时,在突出语言区划的基础上,还应尽量根据各个民族、各个地方民歌的不同特点,有意突出不同的体裁的题材。只是因为除了语言因素以外,提现民歌中的民俗、民族习性和人民的心理、文化素质,也都是重要的内在因素。而现在,我将动用自己的领会,带你们去一个神秘又美丽的民歌语音之圣地——汉藏语音民歌。
汉藏语系民歌分布在全国各地。我国西南领邦越南、老挝、泰国、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等国都有、汉藏语系的大度搜狐语音为单音节词根,每个音节都有固定的音调,各个调类又由于方音差异,又有不同的调值和变调现象。这种特有的多音节、多声调、多变形的语音音调,本身就具有丰富的音乐性,属于汉藏语系的中国民歌,主要是汉语及其系属藏缅语族、壮侗语族、苗瑶语族等所含11个语支、32个民族、60多种方音的民歌。

1、 汉语族民歌

汉语族民歌以汉族民歌最为丰富。汉语,是世界上方言最发达、最丰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其民歌的语言音调内部一致性很强,同时色彩性也很丰富。汉语有七大方言,形成七种特色各异的民歌。第一种是北方方言和北歌.北方方言是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言的基础方言。北方民歌是中国传统民歌最具代表性的民歌。它们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广泛分布在东北三省,长江流域中游和西南各省。北方民歌曲调多用六声,七声音阶,旋律起伏比较大,音域较宽,格调阳刚、开朗、奔放。北方方言和北方民歌的内部一致性尤为突出,但根据部分变化,一般又分为四种次方音,构成四个名额色彩区:其一,北方次方言和北方民歌色彩区;其二:北方现方言和西北民歌色彩区;其三:西南次方言和西南民歌色彩区;其四:江淮次方言和江淮民歌色彩区。第二种是吴方音和江南民歌:江苏省靖江、丹阳以南,浙江省金华、温州以北是吴方音区,其民歌以苏州为代表,还有浙中和浙南两个色彩区,吴方音自身就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它的民歌曲调更以委婉、纤细而著称。第三种是湘方音和湘歌:湘方音和湘歌分布在患难全省和广西的东北一隅,湘歌,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湖南花鼓戏音调、特性羽调式等,这是形成这一地区的独特色彩之一,但并非唯一特色。湘语及其民歌,实际上含三个色彩区,即以为中心的老湘语歌区;以长沙为中心的新湘语歌区和广西东北部的全州、资源、兴安、灌阳四县;第四种是赣方音和赣歌:江西省北部的中部,湖北省东南边缘,湖南省东部边缘等地,均属赣方音区。赣方音以南昌语为代表流传至今,已与北方方音和普通话越来越接近,其民歌的音乐色彩,也越来越富有南方民歌的一般特色;第五种是客家方音和客歌:客家原是古代中原居民,客家方音以广乐梅县话为代表,其客歌以梅县松口正版山歌,兴宁县石马山歌为代表;第六种是粤方音和粤歌:粤方言俗称百花,与汉民族共同语言差异较大,但仍在不断发展之中。白话以广州话为代表,有九个调类,各个调类各地发音不同,又有不同的调值或变调现象,形成五个次方音区,奥海区、高雷区、四邑区、梧玉区和铁廉区;第七种闽方音和闽歌:闽方音分布地区很广,闽歌的音乐风格又分闽东,闽南两彩区,闽东区以福州为代表,其闽语闽歌富有音乐性;闽南区以厦门为代表,其闽歌很流行,有特殊性。汉语七大方音及其民歌,在整个汉族人口中的覆盖面并不均匀,汉昔民歌,除汉族民歌外,还有通用汉语的少数民族民歌。主要是回族满族和畲族民族。

2、 藏缅语族民歌

藏缅语族民歌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以及领邦缅甸、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等国境内。国内属于藏缅语族的有十六个民族,三十多种方言,按其亲属关系的远近分为五个语支、它们分别是藏语支、彝语支、景颇语支、羌语支和其他语支,藏语支的语音都有复辅音,声母,复元音比较少,它有着既悠远又独特的音乐文化传统;彝语支有六种方言,民歌色彩更是多种多样,有山歌、牧歌、情歌、小调、歌舞、风俗歌等,七种,传统小曲比较丰富,传统歌舞富有特色。景颇语支:景颇语主要分在我国的云南德宏州,缅甸的克钦邦,景颇族民歌的风格朴实、爽朗、细致,集体歌舞可聚众千人,伴以木鼓、象脚鼓、锣、钵、笛等声势豪壮、雄浑古朴、体现了特有的民族精神。羌语支:羌族,自称“尔玛”,意为本地人,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分为南北两种方言,民歌有山歌、盘歌、酒歌、小调、歌舞等,介于山歌与号子之间的“打场歌”别具特色;其他语支也就是说还有许多族的语音没有定向,有的和这种相近,有的又和那种相近,所以把他们统归为其他语支。

3、 壮侗语族民歌

壮侗语族民歌主要分布在我国中南、西南地区,以及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等国境内,国内的包括三大语支,八种民族语言和十多个土语群。第一类是壮傣语支:以壮族为代表的壮傣语支,分南北两大方言,各种自称二十余种。形成不同的土语群。民歌与方言相对应,分为南路、北路两彩区,各色彩区都拥有多姿多彩的多声部民歌,富有特色,引人注目;第二种是侗水语支:侗语侗歌是属于多姿多彩的侗族的,它含有丰富的音乐性,也分为南北两区,南部色彩区的民歌有多声部合唱的“大歌”,大歌型的“踩堂歌”、“拦路歌”,带伴奏的“笛子歌”、“琵琶歌”、“牛腿琴歌”等,北部色彩区的民歌全部都是单声部的,徒唱的,有“山歌”、“玩山歌”、“喜酒歌”、“古老歌”等;最后一种是黎语支:黎语支的主要内容是黎语和黎族民歌,黎语有五种方言,黎语民歌除用黎语演唱外,也多用汉语海南方言演唱。有劳动歌、叙事歌、摇儿歌风俗歌等。还富有特色的“水满调”、“罗尼调”等。

4、 苗瑶语族民歌

苗瑶语族民歌主要分布在我国中南、西南地区和越南、老挝境内。苗瑶语族语言的特点是以词序的虚词为主要语法手段;数词、量词、名词的组合次序同汉族。苗瑶语族又分苗瑶两个语支,各语支均含有多种方言,甚至有超语族和语支交错现象,苗语支包括苗族和畲族,我国的苗语大致分为湘西、黔东、川黔滇三大方音区。湘西方音区,苗语自称“果雄”,该区的民歌歌唱活动俗称“赶秋”、“赶歌场”、“赶歌会”、“会姑娘”等。山歌有高腔、叭咽腔等;风俗歌的接系调、嫁女歌、贺郎歌、鼓堂歌等;多声部民歌有玩歌、酒歌、鸡嗯嘞坐地歌等;黔东方音区,苗语自称“摸”。该区民间歌唱活动俗称“游方”、“摇马郎”、“坐妹”、“坐寨”。还有“踩鼓”、“跳芦笙”等活动,黔东南地区的“游方歌”富有特色。曲调主要有“飞歌”、“唱歌”、“慢歌”。内容有来玩歌、问答歌、求爱歌、成双歌、单身歌等;川黔滇方音区,苗语自称“蒙”,该区的民歌有山歌、古歌、酒歌、花歌、夜歌、龙船歌等;苗三大方音区内部还含有多种次方言、土语群等,民歌体裁和曲调更是各异其趣。畲族,在历史上与苗族有渊源关系,其民歌的语言音调与当地汉族闽语闽歌接近;关于瑶语,瑶语有三种方言,分属不同的语族和语支,其一,勉语,属于苗瑶语族的瑶语支,是我国瑶语中的主要语种。方言、土语各地差异很大;其二,布努语,属于苗瑶语族的苗语支,其方言、土语各地不同;其三,拉枷语,属壮侗语族的侗水语支,接近侗语,自称“拉枷”。各地都有自己的方言、土语。

5、 其他语族民歌

汉藏语系中,土家族和伧佬的语族语支未定,土家族,聚居于湘西和鄂西山区,分南北两种方言,土家族有着悠远的民歌传统,摆手歌和摆手舞最具有代表性。山歌、灯调等也很丰富;伧佬族,通过汉语、苗语、彝语、布依语,并流行其民歌。本族民歌主要是小调。
介绍到这里,汉藏语系民歌也就介绍的差不多了,本世纪以来,随着民族音乐学的长足发展,传统民歌的语言系也越来越受民歌研究者的重视,民歌本来就是语言与音乐同步发展的产物,不同民族的民歌特点,总是与该民族的语言特点密切相连的。实践证明,中国传统民歌的研究,只有纳入世界性的语言学与音乐学相结合的研究轨道,运用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才能使之不断向着广度和深度发展,这就是我的一些看法,我只希望,所有的音乐学研究者在从事研究的过程中,不要忘了本忘了根,忘了那时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语言。 摘自:毕业论文选题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