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荔波荔波民间民族艺术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案例与信

更新时间:2024-02-10 点赞:13101 浏览:4980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为了更好的利用本土民族艺术文化,让民族艺术文化进入课堂,我们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意识的引导他们关注民间艺术文化,让这些民族艺术文化在学校中流行起来。我们要迈出改革步伐,加强中小学当地民间民族艺术文化的教育,让当地民间民族艺术文化进入校园、进入课堂。承担起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的任务。
[关键词]:地方民间民族艺术 中小学音乐课堂 案例与分析
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民族艺术文化宏博精深。我县世居少数民族有布依族、水族、苗族、瑶族。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更是丰富多彩,荔波布依族“傩戏”,白裤瑶的《猴鼓舞》都已录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族的敬酒歌更是别具特色,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少数民族的服饰更是形式各异花样繁多。为了能更好的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将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引入课堂,使学生了解当地民族文化艺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是提高学生的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下是我是通过一堂小学音乐课新疆民歌《牧童之歌》的教学适当的引入了当地民族艺术文化的课堂案例:
教材分析:
《牧童之歌》是新疆哈萨克族的一首民歌,旋律欢快、活泼,表现了牧童在天山脚下辽阔大草原放牧时的喜悦心情。歌曲简短精练,可分为四个乐句,起、承、转、合。特别是第三乐句连续四个小节附点节奏的运用,更容易形成节奏上的难点。所以,虽然这首歌非常简短,但要唱好它并不容易。
教学目标:
有三个分别是:一、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牧童之歌》,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体验牧童放牧时愉快的心情。同时教师有关“新疆”的信息传递中进一步了解新疆秀丽的风光、丰富的物产和独特的风土人情,抒发对新疆的赞美之情和喜爱之情。二:行为与能力目标:掌握新疆音乐节奏-----马蹄声。能用欢快的情绪,和多种形式演唱新疆哈萨克族歌曲。

三、拓展目标:在音乐活动中交流和展示摘自: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有关“荔波少数民族”的信息,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歌曲中的连续的附点部分的演唱。
教学程序: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感受新疆的地域风情
教师以分享的的形式带领学生欣赏新疆宣传片,把学生带进一个美丽而神奇的意境,我利用动感的视频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营造了浓浓的学习氛围。也让学生了解了本首歌的地域背景。
第二个环节:歌曲教学。
1.播放歌曲《牧童之歌》学生闭着眼睛听后歌曲,然后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哪些优美的景象?这个环节让学生初听歌曲,对歌曲有个初步的感知。同时养成良好的听音乐和感受音乐的好习惯。并通过自己想象描绘出画面。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贴成一幅完成的图片,这个过程让学生的感知和想象有一个形象的支撑更加立体化。
2. 出示歌谱:(1)要求学生打开书,让学生知道自己学习的内容在书上的哪一页,不会造成完全脱离书本。有节奏朗读歌词。在读歌词的同时初步掌握歌曲的节奏。(2)通过看画面记歌词,而不是单纯乏味的背诵歌词。这种方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把歌词背下来。同时让学生能一直沉浸在美丽的情境之中。(3)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模仿“lu”的发音,教师及时说像看到了一群可爱的小猪宝宝,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再用“lu”音跟钢琴模唱旋律。让学生对旋律有更清晰更具体的感知。

3.配上歌词完整的演唱一遍,让学生对歌曲整体感知。

4.本课难点。附点节奏训练。

首先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什么地方最难唱。
播放马蹄声,学生模仿马蹄声。再出示附点节奏,(通过出示马蹄声,同时让学生了解歌曲是来源于生活的。)
2/ 4ⅩⅩ Ⅹ·Ⅹ∣ ⅩⅩ Ⅹ·Ⅹ∣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两个节奏的不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进行节奏练习。及时灌输“附点”这个音乐知识。然后再读一遍这两个节奏让学生感受有附点和没有附点的不同。同时加入歌词读一读,再听一听,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解决难题,同时能拥有成功的喜悦感。

4.歌曲情绪的处理。

让学生听一听新疆小朋友是怎么唱的,从而进行对比,让学生自己发现速度和情绪上的不同,进而对自己的演唱进行改进。
之后变换演唱形式,让学生对演唱的形式有个简单的了解知道之前是齐唱,现在是小合唱。请一名同学领唱,一名同学指挥。老师提醒学生用欢快的情绪带上笑容来演唱。这个小合唱我觉得学生表现得很好,我也及时的给予表扬,说如果有合唱比赛同学们肯定能拿第一。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更加热情的进行表演。
为了把牧童放牧的心情表现得更淋漓尽致,要求学生自创舞蹈,教师及时给出一些新疆舞蹈的基本动作,师生一起跳起来,把整堂课推向。
第三个环节: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一起到美丽的新疆游玩了一番,同学们觉得新疆怎么样啊?那么你们对我们的家乡的音乐了解多少呢?让学生先说一说本民族的语言,激发学生了解本民族歌曲的冲动。教师演唱一首水族歌曲,让学生通过欣赏水族歌曲让学生了解家乡民歌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的感情。让学生们跟着学唱一两句。这个时候有学生问歌词什么意思,我及时的做了讲解,(今天有远方的客人来到这里,我们很高兴,请远方的客人喝下一杯糯米酒,留下来做客。)并让学生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今天到来的老师和领导,让学生了解本地的少数民族都是热情好客的。
在通过多彩贵州宣传片的播放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贵州的民族风情,同时增强学生的自豪感,让学生觉得原来自己的家乡这么美。让学生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同时教育学生要好好学生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美好。
最后,让学生回顾这节课所学习的歌曲,让学生回到草原作一个快乐的小牧童跳舞唱歌离开教室。
这节课已经达到了教学目的,从情感目标来说,通过新疆视频,了解新疆秀丽的风光、丰富的物产和独特的风土人情。
通过模唱齐唱合唱舞蹈等多种形式进行演唱,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体验牧童放牧时愉快的心情。从行为与能力目标来说,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掌握本课节奏难点。能用欢快的情绪,和多种形式演唱新疆哈萨克族歌曲。从拓展目标来说。通过“荔波少数民族”的信息传递交流中,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观看多彩贵州视频,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为了更好的利用本土民族艺术文化,让民族艺术文化进入课堂,我们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意识的引导他们关注民间艺术文化,让这些民族艺术文化在学校中流行起来。让学生们多唱唱民族歌曲,学习地方刺绣,跳民族舞蹈,传漂亮的民族服饰等。我们要迈出改革步伐,加强中小学当地民间民族艺术文化的教育,让当地民间民族艺术文化进入校园、进入课堂。承担起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的任务。
作者简介:
邓永荔,职称:小学高级教师,详细地址: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建设中路174号,工作单位: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荔波高级中学,邮编:558400,电话:1398576535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