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中学生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术

更新时间:2024-01-29 点赞:7570 浏览:236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必须从小学低年级抓起。低年级数学教学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启迪学生智慧,是小学教学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和研究的课题。下面谈一谈自己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

兴趣是学生的最佳动力,是推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心理因素,它影响着一个人对事物观察、感知、思维、记忆、联想等智力活动。学生只有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地参与到探求和发现数学知识的活动中去。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点燃他们心中主动去探求数学奥秘的火花,逐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小学生的直接兴趣来得快,消失得也快,而影响学习兴趣持久的是学习目的和动机。刚入学的儿童对学校的一切都觉得新鲜,对所学的知识一开始教师特别感兴趣。但如果我们不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不久学生就会普遍感到索然寡味了。因此,对刚入学的儿童,教师应有计划、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和远大理想的教育,使学生懂得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明白学好数学,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现代人应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是社会的需要,生活的需要,自身发展的需要。学生只有具备了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积极主动去探索数学问题的良好品质,才会对数学有学习热情,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得。

二、加强直观操作,引导学生自学

低年级的数学教学是在形象、具体的事物中完成的,这是由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所决定的。他们对具体、形象的对象,对生动活泼的形式和色彩鲜艳的教具都非常感兴趣,他们更相信自己亲手操作感知材料的真实性,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所以,我们应针对学生这一特点,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游戏等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来感知,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进行“9的认识”教学时,我让学生拿出了9个圆片,把它们分成两堆,看一看有几种分法,然后让学生汇报一下,你是怎理解的。教师整理得出9能分成8和1,9能分成7和2,9能分成6和3,9能分成5和4。让学生观察这4种分法,相机问:“看到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教师有意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学生通过操作去感知、去发现,既满足了好奇心,又使各种感官得到了锻炼,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操作和自学能力。

三、巧妙设计游戏,激励学生自学

数学课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枯燥,教师在教学中要设法给教学内容添加一些感彩,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游戏中,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领会抽象的数学知识。例如,学生在学习了“得数是9的加法”以后,教师带着学生做找朋友的游戏,把写有算式的卡片给几个学生,再把写有得数的卡片给另外一些学生。游戏开始,先由拿着算式卡片的小朋友问:“我的朋友在哪里?”拿着得数卡片的学生齐说:“你的朋友在这里。”学生通过计算,找到自己真正的好朋友,教师鼓励他们“善于动脑才是真正的好朋友”,使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激发了自学的。

四、观察生活情境,探索自学方法

任何一种教学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让学生在源于:论文摘要怎么写www.618jyw.com
安全、自由、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学习,思维才能处于活跃的状态,才能引发好奇心。例如,一年级的应用题教学,教师就可利用课间时间,将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数一数“跑步的有多少人,踢键子的有多少人,一共是多少人呢?”再观察“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人数,这个游戏有多少人参加,老鹰捉到几只小鸡,还剩下几只?”你是怎么算的?你能看着操场上的一草一木或游戏的人们来编题,考考其他同学,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学到知识,学透知识,在轻松、愉快中寻找学习的乐趣,学会自学方法,让学生在生活中探求数学奥秘,培养自学能力。
总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把知识机械地传授给学生,不如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会学生自己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实验、分析,自己探索知识,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形成一定的数学技能,从而达到“不需教”的目的。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