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探析建设廉洁政治路径探析

更新时间:2024-03-07 点赞:30866 浏览:14315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新要求。本文以新加坡、香港建设经验为参照,对中国内地建设廉洁政治的路径进行一些探析。
关键词:廉洁政治;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路径探析
建设廉洁政治,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期待。十八大报告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源于:论文标准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要坚持中国特色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三清”的提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是我们党根据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对建设提出的战略性目标,有利于回应社会关切,振奋人们战胜腐败的信心和决心,坚定人们与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的耐心和恒心。本文就建设廉洁政治的路径作点探析。

一、专家对建设廉洁政治的阐述

“廉洁政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形态。廉洁政治是一个总体目标即一个构成性目标。这个目标系统是由若干子目标(次级目标)构成的。”柏维春认为,一般来说,政治管理系统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政治权力执掌者——公职人员、公共权力部门——政府及部门、管理过程——权力运行。因此,廉洁政治总目标要通过实现三个子目标来达到:清正的公职人员、廉洁廉价的政府机构、公正透明的政治运作过程。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廉洁政治总目标的子目标和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廉洁政治的主要途径、措施和表现,三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廉洁政治的完整系统。
罗忠敏认为,干部清正、政府清廉与政治清明,三者既有各自的相对独立性,又有内在的必然联系。政治清明,离不开透明公开,必须以干部清正、政府清廉为前提和基础。不可能设想在干部贪腐成性、政府奢华成风的环境和氛围中,诞生清明政治。反过来,唯有建立健全政治清明的体制机制制度,才会造就和催生出越来越多的清正干部,保持政府清廉。
黄苇町认为,干部清正,是老百姓最看中的干部品质。政府清廉,就是要建立廉洁、透明、服务、廉价的政府,这是保证公共权力廉洁规范运行的根本。政治清明,就是不和百姓争利。这是党全面发展政治,实现有序政治参与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
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廉洁政治建设的三个具体目标。李成言认为,清正是党员干部做人立业之本,每一个员都应以廉为荣,以贪为耻,慎待慎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清廉是人民政府的本质属性,要把清廉要求与公共权力行使相结合,实现政府服务的公正性;清明是人民群众对政治生活的现实期待,要把清明要求作为每一项政治事务的基本规范。
庄德水认为,廉洁在本义上包含了清正、清廉、清明的表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廉洁政治的基本要素,三者缺一不可。其中,干部清正是建设廉洁政治的微观基础,着力解决个体廉洁问题;政府清廉是建设廉洁政治的主要内容,着力解决组织廉洁问题;政治清明是建设廉洁政治的宏观价值,着力解决制度廉洁问题。在建设廉洁政治的总目标和总框架内,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既是一个有机整体,也是一个递进发展过程,其要旨是“建设”,这说明建设廉洁政治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
杜治洲则认为,干部清廉是政府清廉的前提,没有干部清廉就谈不上政府清廉。政府清廉是政治清明的基础,只有实现了政府清廉,才能达到政治清明。
综合专家观点,笔者以为,干部清正是建设廉洁政治的基础,政府清廉是建设廉洁政治的关键,政治清明是建设廉洁政治的核心。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实现廉洁政治的重要内容和必由之路,没有“三清”,不可能达到廉洁政治的目标。而“三清”和“廉洁政治”都要通过加强建设来实现。

二、新加坡、香港建设经验

据透明国际公布全球政府清廉指数排行榜,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历年排均在前列。两地同属亚洲,地域文化相近,又毗邻中国内地,因而更有研究价值。
(一) 新加坡独立机构“权比天大”。新加坡能在国际组织的清廉排名中经常名列前茅,独立且“大权在握”的反贪污调查局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加坡曾和许多其他东南亚国家一样,贪污腐败横行无忌。1952年之前,新加坡的所有腐败案都是由局的一个很小的部门———反贪污小组负责查处,根本无济于事。 回忆说:“腐化到处盛行,从官僚政权的最高级到最低级!腐化已成为当权人物的一种生活方式。”1952年,新加坡政府成立了反贪污调查局,局徽章是一朵荷花正中间穿出一把利剑。荷花象征“出淤泥而不染”,利剑表示“威严与公正”。反贪局创建初期,由于民众怀疑,担心遭到报复,再加上缺乏配套的法律制度,贪污调查局并没有发挥很大功用。1959年,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成为执政党,树起强势大旗 。“让腐败者在政治上身败名裂,让腐败者在经济上倾家荡产!”这是新加坡掷地有声的口号。誓言与腐败决裂,并授予反贪污调查局莫大权力,这才真正让反贪局成为新加坡利剑。如今的新加坡,廉政建设已经世界闻名。
(二)香港廉政公置“独立独行”。香港廉政公署共设三个处——执行处、防止贪污处、社会关系处。廉署有1300多人,其中执行处1000多人,其余各为100多人。廉署属独立机构,只对行政长官负责。廉署专员不受任何人管辖,拥有拘捕权、扣留权、查询资料权等特殊权利。30多年来,廉署之所以能屡屡扳倒位高权重的“老虎”,财大气粗的“硕鼠”,原因之

一、就是拥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不容置疑的权威。

1、执行处的终极目标——让人不敢贪。 执法守则是:不偏不倚、依法办事、锲而不舍。口号之一:“贪一块钱也不行”。这个口号主要起的是敲山震虎的作用。口号之二:零度容忍。意思是对贪污不能有丝毫的姑息。零度容忍的对象既是廉署也包含香港民众。
2、防治贪污处的终极目标——让人不能贪。防治贪污处把宣传口号写在公共场所的广告上——“给小费、收小费都是犯法”、“贪污问题不会自动解决,有赖市民挺身,才能令香港廉洁公平”、“防腐胜于”等等。防治贪污处的防腐措施首推“申报利益冲突”——当公司职员个人利益与其所服务机构利益发生冲撞时,人性弱点容易导致职员在做工作时将个人利益置于公司利益之上,因此,廉署的政策是,涉及利益冲突必须申报,以防止合法的暗箱操作和家族腐败。教导公务员,谨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从事批地、建筑业的公务员人手一本《防贪锦囊——建造业品质控制测试》。廉署公务员人手一册《公务员防贪要诀》,人手一盘《防止贿赂条例——政府人员诚信培训短片》。对片儿警定期换岗,以防片儿警与居民熟悉后,冲破警戒底线。廉署要给第一年就职的公务员上“糖衣陷阱”防贪课,谨防行贿者设立的隐性圈套,如提供免费或优惠款待等。 3、社会关系处的终极目标——让人不想贪。社会关系处的职责则是:教育公众认识贪污的危害,争取公众支持肃贪倡廉,利用一切宣传媒介反贪。具体工作是,廉政进社区、廉政进课堂、廉政作广告。廉署进社区,办防贪讲座,让香港市民人人成为廉政之友。廉署进学校,给将来成为公务员的青少年打防腐疫苗。小学每周一堂课播放德育教育卡通片“想一想”,以引发学生作道德思考,撰写道德文章;大中学生的廉政课程是“反贪个案齐探讨”,每周提供一个案件供课堂讨论。廉署肃贪警示广告:“平生不做贪心事,夜半敲门也不惊”、“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贪污毁商机”,香港市民非常熟悉。香港廉署成立30多年来,治贪主要经验:一是廉署政治地位和治理的特权,以及执法、预防、教育三管齐下的模式。二是有一支非常专业的队伍。要想成为廉署职员,仅实习期就需两年半。培训、实践、考核全部通过才能过关。三是廉署官员亲朋财政全公开。四是廉署24小时投诉机制(有一支快速反应队随时待命)。在初期人中,匿名占了60%~70%。如今,具实名的人已达75%,且都自愿配合调查。从新加坡和香港建设经验看,反贪成功有七要素,即:政治决心、足够的资源、完备的法律、公众支持、高薪养廉、专业人才和使命感。

三、建设廉洁政治的路径探析

我国社会正处于改革转型期,改革尚不到位,腐败高发期还会持续相当长时间,贪污手段会更加隐蔽,人际网络会更加庞杂,反贪成本也会更高,建设廉洁政治的路会更长。

(一)借鉴世界各地的有益做法,选择性地移植并进行本地化改造

由于体制、经济、地域、素质不同,各地的有益做法完全拿来不现实,应该选择性地移植并进行本地化改造。在这方面,香港廉署不啻为内地借鉴的经典范本。借鉴并不是照搬其组织架构,而是运用其体系精髓——铸造足够的权威、制定正确的战略、建立强有力的专业机构。
首先,摈弃国际理论界认同的文化决定论。新加坡、香港改写了国际理论界认同的文化决定论——东方文化中的人际关系及人情往来是孳生腐败的天然土壤。新加坡、香港能出污泥而不染,同属东方人的中国内地也就有遍地植荷的希望。当然,高度城市化现代化高素质的香港由乱到治尚需十几年,而社会发展有别,经济水准不

一、社情复杂多变的偌大内地,则需要更长时间的治理和韧性的战斗。

其次,反贪机构要具有足够的权力权威。香港廉署具有足够的权力权威,这应该是的首要条件和严格执法的有力保障。内地反贪体制,如检察院、局、监察部、中纪委都参与贪污腐败案调查,撞车弊端显现的结果是效率低成本大。多头反贪不利于反贪,不利在于监控无力、力量分散。若将四个反贪部门并成两个,即监察部和中纪委,其机构归国务院或人大,只对负责。监察部专门查处地厅和县处级的腐败行为,中纪委专门查处省部级以上的腐败行为。独立的权威的脱离地方干系的反贪,达到预期效果的几率较高。反之,事实证明,无数案件,特别是一把手贪污案,几乎没有被同级纪检部门扳倒的。
再次,民众从接受腐败到零度容忍的自觉过渡。香港因廉署的震慑力和拥有不容含沙的眼睛,才拥有了繁荣稳定和清廉的国际声誉。目前,我国仍有相当人数持有反贪是反贪局的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事不关己的态度使反贪路程艰难,达不到千夫所指,腐败者无处遁形的良性互动。甚至一些百姓对腐败容忍的底线已经退到“只要他勤政,贪点儿也没关系”的可怜境地。
(二)权力要关进制度的笼子,让制度在用权中体现刚性。权力与腐败就像孪生兄弟,总是相生并行。同志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1、宪法和法律至高无上。在法治社会,宪法和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国家机关、所有领导者个人,包括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都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法律,依法办事才能享有权威,没有任何高于法律的权威。一要破除“工具论”的影响。法治是治国的根本原则和根本制度,宪法和法律都不是治国的方法,不是党、政府和领导者个人手中的工具。领导者不能“以法领导”,必须“依法领导”。二要用法律遏止超越法律的权威。任何人办任何事都不能超越法律的权限。要严禁领导者超越法律授予的职权和规定的程序,使用违背法律的手段,践踏法律的行为,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里面人人自由,法律外面没有,法律上面没有权威。”
2、对权力的制度化制约。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靠改革体制、优化机制、完善制度来防患未然。要全面深化包括经济体制、行政体制、干部人事制度和司法体制在内的各方面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真正实现靠制度管人、管权、管事、管钱、管物,努力做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三)权力要置于监督制约下,让监督渗透到用权全过程。要对权力实行监督,让所有权力的运行过程都处在公众的注目之下,让每个官员都不敢放肆无忌地擅权谋私。要使各种形式的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常态化、规范化,成为专业机构的有力支撑。
1、群众监督要成为权力乱作为的“克星”。 无论是制度建设与创新,还是制度执行与监督,人民群众都是参与者与践行人。2012年,在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办的案件中,线索来源于群众信访的占到41.8%,这说明,只有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工作才能持续健康发展。党和政府一方面要编织关权力的笼子,另一方面要调动群众监督积极性,营造公民敢于监督的环境,创造条件让群众批评政府、监督政府,激发群众监督热情,提升群众监督责任,优化群众监督手段。公权部门要有接受群众监督的诚意,群众要有监督的诚心,两者要有机结合。去年底八项规定出台后,群众监督的热情空前高涨。源于:论文写作www.618jyw.com
监督,既是一份丰满的权利,也是一份厚重的责任。带着责任去监督,可以提高监督的针对性与有效性,还可以提高监督的质量。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站推出网络监督专区,鼓励人民群众依法如实各种违纪违法行为,走监督、依法监督之路。2、媒体监督要成为权力乱作为的“利剑”。摘自:毕业论文任务书www.618jyw.com
媒体监督,是指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对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特别是国家公职人员的违法犯罪、渎职腐败行为所进行的揭露、报道、评论或抨击。其具有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的特点。媒体监督,由于其自身所特有的开放性与广泛性,为我国的监督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在遏制腐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媒体监督是一柄双刃剑,缺乏制约或运用不当便可能对司法公正造成负面的影响,从另一侧面妨碍或破坏司法公正。要规范媒体监督,促使其客观公正发挥舆论监督职能。
(四)政府要自觉转型,从管理转向服务,从经济的指挥者回归到监控者。转变政府职能,关键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与社会的关系,把该放的权真正放开放到位,更多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发创业创新活力和内生增长动力;把该管的事切实管住管好,加强市场监管,提高政府效能。放管结合、齐头并进。政府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在公共服务领域,涉及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政府越来越多地扮演制度的安排者角色。比如,发展改革、卫生、教育、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民政、文化等部门可做制度的安排者。只做裁判员,不做运动员,以减少腐败。
(五)行政审批放权,建立一系列新的独立的社会组织,承担原有功能。行政审批是政府管理的重要手段,但过度的行政审批会造成政府的行政性垄断,影响市场机制的发挥,违背市场的公平竞争原则。同时,行政审批也为权力寻租提供了机会,制造了腐败的可能性。饱受诟病的部门利益、“跑部钱进”等现象与大量的行政审批事项有着直接的关系。
审批放权既是一个减量的过程,也是一个增量的过程。所谓减量,就是目前正在进行的、今后还要进一步进行的审批放权;所谓增量,就是在审批放权的过程中,建立起一系列新的社会组织形式,比如,把政府在公共领域的投资项目审批权交给独立的社会组织,避免下放和取消的权力在原有的体制内循环、进入自己的下属单位。
(六)利用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廉政文化教育。廉政文化教育主要包括的理论与实践、我国廉政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当代的先进人物、中国传统廉政文化思想及现代价值等方面的内容。明朝称为“清官”的海瑞、被赐予“清官第一”的甄完、清朝以“天下廉吏第一”蜚声朝野的于成龙,这些都是很好的传统廉政文化教育题材。加强廉政文化教育,对于提高公务员的理论素养,夯实廉政文化基础,培养廉洁意识,发扬民族优秀传统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

2.11.08.

朱恺,刘元.《谈香港廉政公署对反贪工作的启示》.《法制与社会》.2011.05.
[3] 何世光,李广杭.《香港建设的经验借鉴》,《广州纪检监察研究》[J].
[4] 周筱筠,卢晓君.《香港廉政公署独立司法历程》.
注:
1。柏维春,东北师范大学教授、政法学院院长

2、罗忠敏,中国保监会政策研究室巡视员

3、黄苇町,著名经济学家、党建研究专家、理论研究专家

4、李成言,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

5、庄德水,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

6、杜治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政研究所副所长

7、“透明国际”成立于1993年,总部设在德国柏林,是一个旨在反对贪污腐败的非政府组织,在9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
8、腐败指数”(又译“清廉指数”,英文名CPI)。以各国际组织收集的数据为依据,对各国政治家及公务员的“清廉度”进行评分,满分为10分。自1995年起每年发布一次。
9、2012年的统计和计算方法采用百分制,比以往的10分制更加细腻,更能精确地反映出每一个国家或地区得分的变化。新制不强调排名,更重视信心区间,也就是对于一个地区的不同观感最低端与最高端之间的差距
10、香港廉政公署成立于1974年2月15日,英文名称是Independent Commission Against Corruption,直译为“独立反贪公署”,“独立”是这一机构的精粹。
11、新加坡前总理语。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