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反思与创新

更新时间:2024-02-13 点赞:9002 浏览:3438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在大学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大学文化是大学发展的思想基础和价值导向,是培养学生、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土壤和平台。当前大学文化呈现弱化趋势:办学目标的功利化倾向,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分离,重视物质文化建设而轻视制度文化建设。为此在完善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处理好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学术文化与行政文化、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之间的关系。建设高水平的现代大学必须进行大学文化建设的创新,努力实现知行统一。
关键词: 大学文化;人才培养;知行统一
1673-8381(2013)04-0016-05
大学文化作为社会文化形态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独有的核心价值、共同规范和行为准则,拥有独特的文化使命,真正能够体现一所大学的气质和灵魂。正因为大学有不朽的文化存在,大学才得以历久弥新。正如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洛韦尔所说,大学的存在时间超过了任何形式的政府、任何传统、法律的变革和科学思想,因为它们满足了人们的永恒需要。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的传统和独特的文化,能否调动起这部分资源用于高校的人才培养、参与教育竞争,可以说是一个亟待思考的课题。笔者对上海市5所重点大学进行的大学文化调查结果显示,对这一资源的利用并不十分理想,只有30%的学生了解自己学校的历史,有70%的学生对自己学校的历史、名师和光荣传统不甚了解。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如何把握时代脉搏,从学生不断变化和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出发,构建适合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的大学文化,充分发挥大学文化建设的凝聚功能和整合创新功能,使学校在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动力中获得跨越式发展,是高校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 当前大学文化弱化的表征

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也是促进大学和谐发展的基础。失去了文化,大学的生命力就会枯竭。在大学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实现大学理想,需要所有大学人的共同努力,需要不断提高大学人的文化素质,形成高尚、健康、稳定、独特的群体个性,从而推动大学自身的完善。著名学者米希尔·兰德曼认为:“文化创造比我们迄今所相信的有更加广阔和深刻的内涵,人类生活的基础不是自然的安排,而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当前,大学文化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渐进式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影响,其建设偏离了正常的轨道,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弱化的趋势。大学文化弱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办学目标的功利化倾向

大学发展到了现代,在科技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成为社会发展有力的“推进器”。但同时,在背离大学文化的道路上,大学所蕴藏的危机也越来越深刻。可以说,当前大学最大的危机就是一些大学出于对市场利益和政治利益的过度追求而导致的对大学文化的漠视以及由此引起的大学文化的庸俗化。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大学的办学模式更多地强调经济效益,在笔者调查的院校中,超过一半以上的高校推崇以“实用”、“功利主义”为导向的科学研究,导致办学追求大而全,盲目扩招扩建,大学办学的同质化现象严重,致使原本有限的大学资源更加紧张,大学的内涵建设和外延发展的关系得不到很好的处理。功利化的高等教育注重教育的手段与工具性价值,强调迎合社会的需求,忽略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发展规律,结果导致教育的高投入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高产出,未能造就出更多社会所期望的人才,相反,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反讽这种教育价值取向的现实图景。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大学更多地采用工具主义管理模式,特别注重投入与产出之比,带有明显的数据化倾向,并将其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现实化、功利化,忽略其深层意识的影响,也无法将其作用到人的素质结构中,搅乱了本应平静的学术圣地,导致大学教师不能潜心于知识的探索和研究,而是绞尽脑汁地探寻如何早出成果、多出成果的捷径。
大学的职责是不断探究高深学问,培养能独立行动和思考的人才。曾任哈佛大学校长的艾略特认为,大学文化最有价值的成果是使学生具有开放的头脑,经过训练而谨慎的思考态度,谦恭的行为,掌握哲学研究方法,全面了解前人积累的思想[3]。爱因斯坦曾说:“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4]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廷也认为,大学的责任就是使他们能够成为参与发现、解释和创造知识或形成新思想的人参见闫秀旗、黄海泉的《哈佛大学的创新教育》一文。。但笔者的调查显示,这种资源在高校远远没有开发出来,大学尚未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玉良认为,当今大学文化有点迷失,其内涵浅表化,功利主义盛行。在办学定位上片面地认为生源就是财源,盲目扩招;社会上什么专业热门、学生热衷就开设什么专业;功利化倾向体现在教师身上,就是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能否刊发SCI上的文章和争取到大的课题项目,简单地认为在人才培养上只要你能找到工作就可以,导致学生选择专业忽视自己的兴趣,而是根据毕业后能否或赚大钱,忘了求学的真正目的[5]。

(二)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离

哈佛大学荣誉校长洛丁根教授曾说过:“当我们感到对人文和社会科学投入不够的时候,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6]如果一所大学不能在探究人文价值、社会结构以及文化、历史发展起核心作用的人文科学领域发挥作用,很难真正成为一所杰出的大学。有资料显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以牺牲文科为代价的。到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很多应用文科,譬如法律、经济、管理等得到快速发展。但在一些基础性学科,譬如文史类学科的现状仍令人担忧。人文精神所强调的是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崇尚知识和道德的完美,提倡高尚的人格。人的成功智商占20%,情商占到80%,对于后者,在很大程度上以人文科学为基础。大学是无法脱离人文精神而存在的,因为大学原本就是人文主义的一种体现。大学文化倡导探索未知,要在人类已经创造文明的基础上敢于发现和创造新知识。

(三) 重视物质文化建设,轻视制度文化建设

大学文化是其无形的精神文化和有形的物质文化的复合体。物质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而成的外在的、显性的物化文化。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目的是将精神文化价值渗透、整合到物质环境之中,构建承载学校精神价值的物质基础,比如学校地理环境、学校规划与布局、学校的建筑与设施、学校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文化标识物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除了正规的课程以外,学生置身于其中的环境也是一种教育要素或反教育要素。一个肮脏的环境培育不出环保意识和美学意识。”参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一文。学校制度文化,是由学校制度所承载、表达、衍生和推动的文化,它是渗透在学校管理体系架构、学校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岗位职责中的价值观念和个性特色,也是在生成和执行各类制度过程中折射出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从某种程度上说,制度文化具有内在张力,是大学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
建立大学制度文化的目的是保护学校、教职工和学生三者的利益,明确各自责任;服从学校价值导向,建立富有个性的校园文化环境;建立工作秩序,提高办事效率;确保公平、公正原则。制度建设既要符合依法治校的目的,又要体现人文管理的精神;制度建设的水平能看出学校的品位和价值取向。当前,大学文化制度建设中,过分强调大学的物质文化建设,在硬件设施上投入了大量的经费,例如笔者调查的上海某高校,一年的硬件投入经费占到总经费投入的60%以上,相对而言,对大学的制度文化建设却不够重视。当前,大学文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要针对高等学校管理运行机制的目标选择、系统构建、过程调控、反馈评价等,探索体现大学办学宗旨和符合教育内在规律的制度创新路径,健全、完善体现平等的多元意识、科学的批判精神、自由的个性发展、终极的人文关怀以及非功利价值追求的管理运行机制。经过系统的策划和大学文化长期的建设,高校最终要确立体现学术本位的管理体制,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运行机制,确保制度本身的组成均衡。

二、 大学文化建设应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大学文化不是人为创设的,它是一所大学独特的历史、地理、文化与社会政治、经济相互融合的结果,并且需要一个较长的史才能形成。同时,它具有鲜明的个性,没有个性的大学文化,也就没有生命力。在完善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一) 大学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平衡发展

精神文化渗透在学校管理体系中,是一种隐性的“观念形态”的文化。大学物质文化是一种显性的“实体形态”的实物文化,是大学文化传承的依托。当前,社会功利化思潮日趋严重,大学更应妥善处理好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平衡发展问题。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罗伯特·赫钦斯认为:“当一所学校为谋取金钱而采取一些行动时,它必定会丧失其精神,同样也得不到金钱。”[7]由于市场价值观逐步向大学的知识领域渗透,大学也逐渐由知识生产者为主导转变为知识运用者为主导的文化场域,在这种背景下,“大学将由学科与知识的模式演进为使用者为主导的顾客模式”[8]。实质上,大学精神文化与功利主义是对立的,如果带有功利性质的物质文化在大学办学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并用工具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指导大学办学,大学将会违背其内在发展规律,偏离合理的发展轨迹。作为一种组织文化,大学文化需要靠制度进行规范,使组织内部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协同发展,过分强调其中一个方面都容易导致大学功利主义思想的泛滥。“教育是通过利用在精神层面上被创造出来的东西而兴旺发达的。”[9]因此,在大学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应掌握好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平衡关系。

(二) 辩证看待学术文化与行政文化的冲突

在大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大学的学术和行政形成了各自的文化、价值取向。大学学术所追求的是真理、公平与自由,而大学行政追求的是权力、效率与控制,只有协调好两者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的发展。当前,我国高校内部两者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对立冲突的关系,这种冲突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方面,行政权力过于“泛化”。行政管理部门和人员以行政权力干预或取代学术权力处理学术事务的现象比较普遍。另一方面,学术权力有“虚化”的倾向。有的学术组织泛化为行政组织,行使某种行政职能,或作为一种“虚的”组织、咨询机构,可有可无,学术组织本该有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体现。正如伯顿·在《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中所言:“‘官僚主义’不仅开始成为大学的办学环境,而且渗透到高等教育本身,并形成学者和专职人员之间对立的局面。”[10]从本质上说,高等教育系统是一种由学科和行政单位组成的矩阵型组织。学术文化和行政文化的日益分离导致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必须尽快调节两者之间的冲突,否则会严重阻碍大学的健康发展。

(三) 理性审视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

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倡导个性发展,关心人的幸福和命运。大学文化中的质疑精神反映的是对社会现实的理性反思和价值构建。进入技术时代后,科学带来了巨大的技术威力,似乎凭借科学人类便无所不能,科学逐渐成为一种信仰和崇拜的对象。技术性淡化了人性,使人失去了对他人的热情和敏感,结果,人性变成了技术的牺牲品。同时,人性又屈服于技术,把技术崇拜为神。科学与人文分离的结果导致了只懂技术而灵魂空虚的“空心人”和不懂技术、奢谈人文的“边缘人”。
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之间的复杂关系是教育理论中远没有解决的话题。人文以追求人的内在精神情感和价值理性为目的,引领人们追求人生的理想、信仰、意义,追求的是抽象的价值,关注的是人性,体现的是价值理性;而科学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一种批判性探索未知的创造活动,它追求客观世界的真知和科技工具理性,关注的是客观世界,体现的是工具理性。在我国,崇尚“科学”,冷落“人文”的现象普遍存在,很多大学在办学过程中总是不自觉地划清两种文化的界限,使大学文化场域内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泾渭分明,并呈现对“科学文化”的偏爱,在大学形成科学性的学科规范。科学在大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这种观念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僭越与背离,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的地位和尊严,倡导个性发展,关心人的幸福和命运等价值维度被工具理性遮蔽甚至淹没。法国当代著名思想家埃德加·莫兰认为:“科学文化分割了认识的领域,产生了可赞叹的发现、天才的理论,但没有导致对源于:毕业设计论文致谢www.618jyw.com
人类命运和科学本身变迁的思考。”[11]从尊重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大学文化建设中应追求科技与人文的协调与平衡发展。

三、 大学文化建设的创新:知行统一

“钱学森之问”的实质是研究如何培养大批优秀的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人才。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进行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更重要的是要进行大学文化的创新,营造适宜创新型人才生长的环境。要发挥大学文化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作用,首先需要将大学文化引入人才培养过程。大学文化属于意识形态领域、上层建筑,在高校中突出表现为导向和规范作用、凝聚和激励作用、熏陶和感染作用。而这三方面的作用都与大学文化的培育有关,大学文化一旦被所在大学的师生员工认同,就会发挥巨大的精神推动作用,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中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大学应率先回归到大学本原上去,在文化层面上更应如此。
建设高水平现代大学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把创新、求真作为教育人、培养人和学术研究的主旋律,形成现代大学的品质。培育大学文化既是一个理性思考的“知”的过程,又是一个付诸实践的“行”的过程,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其中,“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

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12]。

大学文化既深藏于“大学”之中,又游离于“大学”之外。大学文化既以观念形态呈现于大学的办学宗旨中,又以物质形态蕴含在大学课堂中。培育大学文化需要“知”,即需要知识的传授、理性的探索和思想的交锋等。大学文化的培育,需要大学人的自觉思考,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大学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等。培育大学文化更需要“行”,即付诸行动,勇于实践,谋求实效等。大学文化不是人为形成的,也不是少数人头脑中的理念产物,更不是简单的时尚口号。从本质上说,大学文化是在某种大学理念的支配下,经过所在大学人的努力,长时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是一种需要行动来体现的价值观,是“知”和“行”的统一。只有在实践过程中,大学文化才能真正发挥凝聚人心、传承文化、引领社会的功能。笔者认为,现代大学建设中要注重在以下方面体现大学文化的培育:
第一,遵循大学文化自身特性,把握文化建设重点。要强化学校统筹管理,分解任务,落实责任。从学校层面,一定要明确大学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思路、部署、措施,做到同等重视文化建设与教学、科研工作,并对其认真布置、督促、检查和考核,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在精力、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切实保障。
第二,大学文化建设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大学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知识层面,如学科的设置、知识的结构等内容;同时,还涉及制度层面、道德层面的文化建设以及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的建设。因此,它是一项持久性的工作,需要建立长效机制[13]。机制如果不够科学合理,文化建设也就难以真正贯彻实施,因此,制订科学、详细、系统的大学规划迫在眉睫。在大学规划中,应加强对文化建设工作的组织管理,并将其纳入学校发展的整体规划、学科建设规划、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中统筹考虑,采取整体推进、分步实施的策略;建立健全符合大学内在发展规律的文化建设工作体系,形成文化建设的自组织、自适应、自驱动、自调节机制,实现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对文化建设的管理和经费保障,例如可以成立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形成主要职能部门和基层院系各司其职、师生员工广泛参与的、科学有力的组织系统和良好的工作格局,不断推进大学文化建设的科学发展。
第三,构建载体,努力把文化建设的任务落到实处。建设大学文化既要有制度,也要有载体。大学文化是比较抽象的,其培育、传播和继承、创新需要借助特定的物质载体。
一是在学校专业课教学方面。大学文化的传承应浸入到专业课教学中去,专业课教师在讲课中可以有意识地把学校文化贯穿进去,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著名学者、专家教授本身就是大学文化的传播者,可以发挥他们的文化引领作用。特别应注意挖掘学校的无形资产,充分利用身边的楷模和先进人物教育学生。例如,有的高校组织了学生记者对身边的先进教师、专家学者、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进行采访,这些模范人物身上,既体现着学校精神,也反映着学校优良的校风。对学生进行学校文化的教育也是软件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文化的研究成果,可以全部进入校风的建设之中,在新生入校时,就向新生介绍学校的优良传统、校歌校训以及各个时期的重要人物、著名学者、专家教授等。
二是在学校德育方面。大学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学校精神文化遗产,在德育中可以充分利用,对于接触学校文化不多的大学生来说,学校文化能从纵向角度向学生展示学校的历史,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应承担怎样的责任;何谓高尚、何谓卑劣;应该爱什么、扬弃什么、捍卫什么。人的思维领域越深,文化背景越宽,他的精神才会越充实,对社会和自我的认识才会越深刻,才更有可能进入到科学前沿。
三是在环境建设方面。一所大学的环境就是反映其办学水准,体现其办学思路的名片。在学校的硬件环境方面,当前许多高校都在建设新校区,在新校区的建设中要特别注意学校文化的传承。比如校园内路牌的设计、雕像的摆放、标志性建筑都要体现学校文化。图书馆、实验室乃源于:毕业设计论文网www.618jyw.com
至学校的一草一木都应浸润着校园文化,体现着校园文化的灵气,让学生一入学,就体会到学校文化的浓浓氛围。在硬件环境建设中,着眼于构建现代化的人本校园,在价值追求多元性和个性发展差异性的基础上,体现出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严谨与自由的统

一、人和自然的和谐以及共性和个性的交融。

此外,还可以在软件环境方面体现大学文化,根据学校的特色塑造形象工程。一所学校的品牌形象、信誉度是高校发展的重要文化资产,可以通过开展学术活动、文艺活动、科普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大学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境界,从而树立严谨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参考文献
郭立场.大学,我们有话要说[EB/OL].[20130225].http:///content.米希尔·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阎 嘉,译.北京:工人出版社,2006:203.
[3] Smith W B.The Harvard Book:350 Aniversary Edition[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6:25.
[4] 查有梁.爱因斯坦与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8:45.
[5] 中国青年报编辑部.大学校长论坛[N].中国青年报,20100622(3).
[6] 王冀生.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J].高等教育研究,2005(10):510.
[7] 罗伯特·M·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
[8] 杰拉德·德兰迪.知识社会中的大学[M].黄建如,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26.
[9] 卡尔·雅斯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M].王德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104.
[10] 伯顿·.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郑继伟,张维平,张民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5.
[11] 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05.
[12] 杨鲜兰.论大学精神的培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4(2):2023.
[13] 母俊芝,安建平.特色:地方高校发展之魂[J].中国高教研究,2004(4):1213.
(责任编辑 马双双)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Culture: Reflection and Innovation
WENG Weibin
(Shanghai Academy of Educational Sciences, Shanghai 200032, China)
Abstract: It is absolutely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culture in todays fierce competition amo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llege culture is the idealistic basis and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a university. It is also the soil and the platform for the education of students, inheritance of civilization and social service. At present, college culture is declining. Utilitariani of the schoolrunning objective, separation of science education from liberal education, importance attach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material culture instead of institutional culture are the signs of its decline. In view of these problem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terial culture and spiritual culture, between academic culture and administrative culture and between humanistic culture and scientific culture should be handled in a proper manner in the process of college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high quality modern universities should be produced by making innovations in college culture and unifying knowledge and action.
Key words: college culture; talent production; unification of knowledge and action源于:毕业设计论文模板www.618jyw.com
[3]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