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作文教学作文教学如何应用学导式教学法

更新时间:2024-03-23 点赞:14831 浏览:6114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笔者自走上工作岗位起就潜心于探讨学导式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十几年来坚持不懈,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显示出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性。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应当十分重视。”为达到此目的,笔者在作文教学中认真地尝试学导式教学法。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学导式教学法呢?首先要做到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这一原则;其次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思想和学习实际;再次要形成实事求是、有的放矢、言之有物的好学风。明确这一宗旨,我在尝试过程中采用了三个步骤,即学前诱导启发,学中指导点拨,学后疏导反馈。
第一步:学前诱导启发
第一步学前诱导启发,就是启发、引导学生做好写作前的准备工作,注意观察积累。观察是写作的前提。根据农村学校的特点,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很多学生都要回家帮助搞农活,如拔草、放牛羊等,在亲自做这些农事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留心观察,使他们开阔视野,提高认识,丰富情感。同时,我还指导他们订阅《中学生语文报》和自己喜爱的经典美文故事一本,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还利用每天半小时的早读课时间,指导学生背诵课文里富有特色的段落,或摘抄诗文,写好日记等。几年来,特别是近两年来,学生基本做到隔周记一篇周记,日记常写不断。学生由于注意观察事物,观察社会,头脑里有了新的素材,教师要抓住这一火候,把学生引到作文的第二个步骤——学中指导点拨。
第二步:学中指导点拨
学中指导点拨,这是学导式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主要任务是把学生日常所观察到的纷繁复杂的情况加以选择、提炼,变原始材料为写作创造的过程。教师如何指导点拨呢?我紧密结合语文单元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将平时观察的东西与课文内容对照,按读写结合的要求,写好每一篇作文。比如《驿路梨花》,这篇课文运用以花喻人的写作手法,将自然美和心灵美融为一体,它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文质兼美的好文章。学了这一篇课文,我紧紧抓住学生家里大面积栽种芦笋这一契机,进行指导点拨。结果班上林同学写了《芦笋赞》,借芦笋质地洁白、生命力顽强这一特征,来赞颂老师诲人不倦和学生刻苦学习的新风貌,文章意境清新,韵味无穷,曾在学校演讲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再如,另一位林同学利用自己到平潭三十六脚湖参加植树节活动的机会,模仿《故宫博物院》一文的结构特征,写了一篇说明文《话说三十六脚湖》(曾刊登在校报《扬帆》上)。还有高同学、李同学等分别在县教育局“好书伴我成长”征文比赛中获得一、二等奖。如今,班上学生基本上做到写之有物,收到了大面积的丰收。这里,学导式作文教学的指导点拨所收到的效益是众人瞩目的。
第三步:学后疏导反馈
学生写好了作文,我就在批改中加以疏导,即学后疏导,注意反馈。整个疏导的过程包括批改(含面批)、评析和小结,一改过去“学生作文,教师改文”的老规矩,革除了传统作文批改中闭门批阅、反馈信息不及时、信度不高的弊端,从而既加强了学生读写的自我反馈,又完善了学生写作思维训练的全过程,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在批改过程中注意面批疏导,引导学生互批互改。互批要抓住中心、结构、语言等方面的问题。有时学生的批语叙述不清,就要求学生写好后再互相推敲,反复写慢慢就变得熟练起来。接着是互改。在立意明确的前提下,主要疏导学生对字、词、句、标点的修改。在批改的过程中,力求中心明确,结构完整,语言表达准确。不少好作文就是由学生反复修改而成的。
如班上方同学写的《梦想在现实中起舞》一文,就是经过他个人修改、同学讨论并反复推敲而写成的,该文在2011年福建省“校讯通杯”学生作文大赛(平潭分赛区)中获得一等奖(全县中学仅我校获得一等奖)。互改以后,还疏导学生写好修改文章后的收获体会,以协助教师在批改中的讲评。我常把修改后的文章贴在班刊——《学习园地》上,好的还推荐到校报,使学生有自己身边同学的范文,易于模仿创新,从而使学生在互改中逐步走向熟练。在这里,还需注意的是,在学生互改中,对学生的反馈要及时作出评价,以便补救。教师在学生互改前,要先全部面阅全班学生的作文,浏览一遍,做到心中有数,增强指导修改的针对性;学生批改时,要来回巡视,当面疏导启发,特别是对差生要倾注爱心;学生互改后,不能一改了之,要及时上交检查并处理新的问题,疏导学生总结成绩,寻找差距,以便及时纠正问题,从而迈向新的高度。
摘自:毕业论文摘要www.618jyw.com
在学导式作文教学的尝试中,我深深体会到:作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小圈子里,应考虑学生的思想、生活以及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因素,把它放到一个广阔的天地中,形成一个由课内到课外的横向系统,形成教学整体。学导式强调学生多样性的实践活动,使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成为具体的行动。我们知道,能力是不能伴随学习知识的过程自然形成的,必须靠后天有目的的实践。实践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作文实践一般遵循三个阶段:观察积累——构思表达——修改完篇。学导式则与之相吻合,坚持这样做,使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各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而且恰到好处。
几年来的尝试表明,学导式作文教学使学生对作文有了兴趣。在学导过程中,由于坚持了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导式的学前诱导,把学生引入了丰富多彩的生活领域、实际的生活体验、广泛的材料积累,唤起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使他们想说就说,想写就写,并且主动投入到写作中去。但是在自己撷取生活素材之后,怎样把它表现出来,这对差生来说仍是一件难事。学导式通过在学中指导点拨,又给学生提供了写作的渠道,从而增强了他们的写作信心,激发了他们积极动笔的强烈。学导式还为学生提供了学后疏导反馈的机会,让他们在互批互改中了解别人,对照自己,互通信息,以利再练,这样对写作的提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任编辑 陈剑平)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