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作业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初探生

更新时间:2024-02-04 点赞:4505 浏览:1283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作业是教师检测学生学习阶段成果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巩固和延伸,故历来教师都注重对作业的布置。但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下,为追求高分数的考试结果,作业的设计往往忽视学生的个性,忽视语文教学应具备的功能。为此,本文以教学实例为证,对初中语文的作业设计原则和方法作初步探究。
关键词:语文作业设计;趣味性;差异性;实践性
新课程中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真正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因此,在教学中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形式多样,体现作业的趣味性

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设计,能让学生趣味盎然地去完成作业,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评价,能让学生喜欢上做作业,并期待着下一次作业,这样的作业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们的语文作业形式不能呆板,内容不能枯燥,教师要寻求作业创新,要布置形式多样、多元化的作业。
(1)查一查。在学习课文之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如在学《苏州园林》等课文前,布置学生搜集与课文有关的图片、影像、文章等资料,教学时,结合资料理解文章内容。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主动求知,学会合作,学会搜索信息,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2)画一画。学完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把所学的内容画下来。例如,教学朱自清的《春》一课时,让学生画一幅自己想象中的春天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鼓励学生以看、听、摸、想象等多种感官感受知识的存在,进行学问的探讨,完成生动活泼的、精彩纷呈的作业。
(3)摘一摘。如学习《钱塘湖春行》让我们感受到了早春一派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感受到了春的气息,其实在我国璀璨的文化宝库里还有许多描写和赞颂春天的优秀诗篇,请学生搜集并摘抄到“读书笔记”上。这样能积累丰富的知识,不断增加学生的文化内涵。
(4)展一展。在班上开辟一个“佳作展览”栏目,主要展览学生课外作业中的书画、练笔等作品,师生共同欣赏、评析。通过比较,评选出若干名“书法家”、“小画家”和“小作家”。这样,学生知道自己的作业会在展览中亮相,都会认真对待。
(5)演一演。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课本剧的演出,将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教完《皇帝的新装》等课文之后,引导学生自由选择表演伙伴,组织表演小组,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把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通过角色表演活动,引导学生把丰富的学习资源内化为自身的财富,从而激活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发展他们多样的个性。
学生完成了新颖多样的习题,不仅获得了许多知识信息,锻炼了全面参与学习的能力,还得到了大量的愉快而又难忘的体验,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唤醒了学习的主动性。原创论文www.618jyw.com

二、分层作业,体现学生的差异性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差异,要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已有的基础和不同的起点上得到最优发展,教师就必须采取作业分层的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习题,品尝属于他们自己的“果子”。具体做法有:作业量分层、作业难度分层、完成作业时间分层等。这样,由于分层作业的分量、难度适宜,选择自主,完成的时间灵活,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作业不再有困难,这无疑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既感到轻松愉快,又扎实掌握了知识技能。当然,教师还应相机鼓励学生向更高层次挑战。

三、关注生活,体现作业的实践性

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探究,获取信息,创新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学习语文的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引向生活,显示作业的实践性。
为此我做了以下尝试:“口语表达型”作业,如在学习《范进中举》后,让学生回去给家长讲讲范进中举的故事;“观察积累型”作业,如教学完《看云识天气》后,我布置学生自己观察云彩的变化,判别天气变化的情况;“搜集整理型”作业,如可进行“语言知识”的搜集,可让学生从书报杂志、广播电视以及网络中去搜集一些名言警句、趣味常识,还可到群众中搜集谚语俗语、至理名言等。
总之,笔者相信,只要我们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作业设计的主体,多角度、多方位地来思考作业的设计,必定能让作业成为学生乐于完成,并促进其发展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