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对策民办高校科研有着不足及策略前言

更新时间:2024-02-10 点赞:21967 浏览:9673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民办高校,教学和科研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中,实践教学是科研开展的前提条件,而科研水平又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民校办学实力。本文分析了民办高校的科研现状及原因,并指出了提升民办高校科研水平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民办高校;科研;对策
1671-0568(2013)23-0030-03

一、民办高校为什么必须重视科研

民办高校科研质量好坏关乎其教学质量的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和跨越,关系到整个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有必要,有理由重视民办高校科研的申报和立项。

1.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教学工作是现代高校的中心工作。应该承认,教学工作在学校办学中是很重要的,但是不能将教学工作扩大化为全部工作。事实上,科研工作对于民办高校的发展必不可少,对民办高校教师素质的提升不可忽视。正如科学院院士钱伟长所言:“教学若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相互依存,不可偏废其一。教学实践活动是科研思想火花产生的前提条件,而科研成果的转化和迁移又会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水平。因此,民办高校要及时纠正“教学中心论”的认知误区,加大力度支持教师科研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于科研开展的工作、制度环境。

2.有益于提高民校教师的科研能力

摘自:学年论文www.618jyw.com
民办高校教师多以中青年为主,绝大数教师缺乏课题立项的经验,甚至有些教师读研期间都没参加过导师的课题研究。另外,很多年轻教师不理解什么是科学研究,传统上把科学研究与写作文、写日记、写心得等同起来,使得不少教师虽然名义上是做科研,但是却始终形不成一整套完整的科研成果。因此,民办高校重视教师科研工作,在益于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同时,使教师树立起正确的科研意识,形成系统性的科研观点。

3.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招生、质量和就业是民办高校发展壮大的生命线。在当前高考生源日渐减少的严峻形势下,不光是民办高校之间,就是公办高校也在激烈地争夺高考生源。此外,高考生在比较、选择填报志愿时,也是热衷于选择那些环境优美、就业好、科研实力雄厚的高校。因此,民办学校重视科研工作并积极鼓励教师进行科研立项,不但有利于学校吸纳优质的统招生源,而且还利于解决学生毕业找工作难的问题。

二、民办高校科研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重视和开展科研工作对民办高校大有裨益。但是,民办高校实际上并没有在科研上取得突出的进展。其主要原因如下:

1.民办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民办高校属于私人、集体办学,资金主要来源于私人和集体,公共财政基本上不投入、不支持,社会力量又不大喜欢注资民办高校。经费筹资渠道单一严重制约着科研经费的投入。民办高校用于科研方面的投入微乎其微,绝大数投入用于教学及基础设施建设。民办高校缺乏鼓励教师进行科研的各种补贴,有的科研项目虽然校方有所投入,但是经费少得可怜,不足以应对因收集资料、市场调研等产生的各种费用,加之学校缺乏对教师日常科研经费的报销,即便能报销也设立了各种限制性条件,手续繁琐、报销时间慢等问题挫伤了教师科研的积极性。

2.民办高校科研人才结构严重失衡

科研团队的组建应遵循梯度原理。不光要有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还要有一定数量的科研骨干和科研成员。在遵循年龄互补的同时,科研团队的设立一般为老、中、青三代,还要在专业知识和研究方向上有所交叉和互补。但是,在民办高校专教师中,青年教师占了很大比例,经验丰富、科研能力较强的学科带头人奇缺,科研骨干也比较少,这或许与民办高校教师激励制度和职业稳定性有很大关系。任何优势的产生都必须伴有一定的条件,天才再有天赋、再有能力也得有赖于科研平台的支持。因此,人才结构的失衡严重阻碍了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严重制约了学校、学生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3.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首先,民办高校缺乏专业高效的科研机构、具有吸引力的科研激励机制等。此外,民办高校的科研气氛不浓,缺少科研创新和交流的环境,缺乏一对一的“传帮带”科研管理制度;再次,学校很少邀请知名的学术型专家来校举办讲座,青年教师缺少和专家进行学习并交流科研心得的机会,学校自办的校报仅仅作为内部刊物刊发,而没有上传到知网、万方等中文期刊网站,没有被转载和复印,严重制约民办高校教师科研成果的影响力,不利于激发民办高校教师进行科研创作的积极性。

三、提升民办高校科研水平的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如下对策:

1.加大对民办高校的科研经费投入

政府作为公共教育事务的调控者,应积极引导民办高校从事科研。政府应确立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明确高校进行科研的方向和角度,建议修改有关民办高校的法律、法规,将民办高校科研项目作为其质量考核指标,督促民办高校适时开展科研创新活动,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和迁移效率,积极建立配套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保证民办高校有稳定可靠的经费来源。此外,民办高校的办学主体也应积极加大科研经费投入,设置富有吸引力的科研奖励制度,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再次,用人单位可以投入一部分资金,对于本单位急缺的优质人才的科研立项,凡是做出有突出贡献的教师,都应进行较大力度的奖励。

2.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

民办高校科研的主体是教师,尤其是那些高层次的学术人才,这类人才的引进对于学校发展的作用显著。首先,要在政策和环境方面确保优秀人才的引进。对于优秀人才应设立合理的年薪资,并发放住房补贴、子女教育补贴等,确保优秀人才的生活、工作和科研的稳定性和不受干扰性。其次,将“引进比自己更优秀的教师”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加大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客座教授等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再次,还要挖掘一些极具发展潜力的潜能人才,加大对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选派一部分优秀教师公派出国进修和继续深造。

3.健全科学的、合理的科研管理制度

首先,加大对科研立项的支持力度,并给予相应的科研经费支持,科研项目获奖后还要重奖;其次,设立高层次人才科研经费专款专用制度;再次,聘请国内有名望的学术专家来校讲授与交流科研经验,培养起一批极具科研潜力的中青年科研骨干;最后,还要设立对应的科研监督检查制度,确保每一项科研经费使用合理,支出透明,让科研经费在阳光下运作,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总之,民办高校重视科研工作是一个全面受益的过程,它不仅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还可以推动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和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必须认识到,民办高校的科研是一个长期性和常态化的过程,需要政府的引导、社会的参与、学校的重视和教师的主动。民办高校的科研不是昙花一现、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全体科研人员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的过程。
参考文献:
王树武,曹会娟.工作分析视野下民办高校教师激励对策研究[J].企业导报,2012,(20).
矫萍.民办高校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与可持续发展[J].学理论,2012,(13).
[3]王树武,曹会娟.基于心理契约的民办高校教师管理探究[J].青年科学(教师版),2013,(4).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