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探析新课改视阈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途径探析

更新时间:2024-02-26 点赞:7400 浏览:2328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迎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变革,教师需要尽快适应,重新定位,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主要研究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课改;不足;教学模式;有效途径
高中地理课件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的重要渠道,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怎样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和发展是高中地理教学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及不足之处

新课标的基础目标是知识与技能。总体上来说,基本目标在教学中得到了重视,然而也会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比如:一些教师受旧课程的影响对于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定位不准确。还有一些老师对地理区域的知识点过多偏重于地理区域的教学,忽视了本质上产生差异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但是一些老师对于目标中“与他人合作,展开调查,表达和交流”等要求不够重视,仍然采用旧课程的思维,以大量的系统习题代替学生的探究过程,禁锢了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同时,仍然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和价值观是新课改的终极目标。只有学自考论文www.618jyw.com
生对掌握的知识进行充分体会才能升华为价值观与情感,使学生最终受益。但是目前一些老师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方法仍然较为传统,采取的方法使审美情趣和爱国主义教育流于形式,教育过于空泛化,对于学生习惯的培养仍与适时的观念和意识教育相脱离。
由于目前各个年级地理教育的发展不平衡,文理分科后一些理科的学生和老师就不再重视,或者以灌输知识和考试的方法来进行教授,使得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不高。

二、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途径探析

1.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学校和教师对地理教学的目标必须清晰明确,有效的教学源于清楚地知道要达成的目标。对于学生也必须要求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师通过课程的备案让学生明白通过学习会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教师需要设计整个学习的流程、信息的传递、问题的设置等。教师可以在下节课开始之前,将目标告知学生,使学生明确目标并进行针对性的预习。然后在课堂上,老师根据课标进行讲解,同时,让学生根据目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实现知识的迁移。

2.改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打破传统的老师教、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尽量呈现教学的多样性。老师要精心准备各种学习资料,比如:地理的相关趣闻、图画、景观等。教学的活动也可以丰富化,必须通过让学生收集信息、进行辩论、地理实验等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使用投影、动画、多媒体等方式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更加清晰,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成立兴趣小组,进行社会体验,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区域领略地理知识的美好之处。并根据学生的实际体验进行探讨,写出自己的所感所想,或者与同学相互交流心得,相互探讨,加深印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3.提高教师的知识素养以及教学能力

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教学要立足于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从操作层面进行探索,作为地理老师,应该结合现实加强对学科知识的学习,比如:现在大家都关心的资源环境问题、自然灾害问题、城乡发展问题等,同时,加强老师对心理学、教育学的学习,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与学生进行沟通。在课改的要求下,地理老师还应该具备地图教学的能力,通过运用地图等图标进行直观性教学,还应该熟练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以及信息处理技术,带领学生进行地理实践和探究活动。通过新课改的理论指导来实现课改的目的。

4.进行创新教育,改变教学模式

由传统的人才观、质量观向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转
变,由主导教法向导学方向转变,由侧重开发学生智力转变为注重学生情商的培养,由偏重传统知识转变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人素质。教学模式的改变主要有:由灌输式转变为启发探究式、由结论式教学转变为注重过程的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多动脑、动口、动手,运用科学的规律将知识进行分类、归纳整理以及系统化。利用各种资料将抽象的文字化为具体的图形或者画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根据地理课的特点,让学生多读书、读图,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老师通过创设各种问题,引出不同层次而与主题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实际情况,尝试从周围发生的情境来发现问
题,从而提高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老师应该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多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充满情趣,从而达到地理课程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苟正云.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反思[J].新课程学习:中,2011(3):10-11.
(作者单位 重庆市聚奎中学校)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