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班浅谈大班数学活动中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理工

更新时间:2024-03-05 点赞:7439 浏览:2286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科学领域“内容与要求”中提出:“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反思实际工作中,我园大班幼儿合作、交往能力方面,存在着合作行为缺乏、合作意识弱等问题。因此,我们以数学领域为载体,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以及数学活动本身的特点,创造机会,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和集体形式的合作、讨论和探究活动,对幼儿交往技能和合作行为进行尝试,探讨在大班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数学活动;合作能力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包括言语和行为)而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对于幼儿来说,在游戏、学习、生活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从而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从相互配合中实现了目标,这就是合作。合作是人类的本能,是人类的普遍现象,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从终身教育的理念出发,我们有必要把发展幼儿的合作情感、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作为我们的教育任务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可见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尤为重要。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科学领域中要求:“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我们试图以科学领域中的数学活动为载体,对大班数学活动中幼儿的合作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研究。
目前,有些教师虽然意识到幼儿合作的重要意义,但对合作的含义了解不够,对幼儿之间合作的指导也显欠缺。我们对本园80余名大班幼儿的合作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只有30.1%的幼儿能经常与小朋友合作,而69.9%的幼儿合作行为较为缺乏;当同伴遇到困难时,只有24.2%的幼儿能表现出合作行为;当活动材料缺少时,只有10%的幼儿选择与同伴合作。这种现状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合作是幼儿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如何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合作能力呢?

一、精心设计合作的问题情境,激发合作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的各种情境,以促使幼儿去质疑问难、探索求解。而数学学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数学要以问题为载体,我们只有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情境,培养幼儿的数学兴趣,才能使幼儿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只有为幼儿留有探索与思考的余地,提供合作交流的话题,活跃课堂的气氛,才能启发幼儿合作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分类与统计”这一内容时,教师首先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情境:森里动物超市要开张了,可是超市的物品还没有分类放好,猴子经理很着急,小朋友愿意帮助它吗?猴子经理要求小朋友要按照它指定的六个区来摆放物品。每个区都有一个业务经理,要5-6个小朋友到仓库把属于你这个区的物品取出来,并分类摆放整齐,再用记录表把你做摆放的物品进行统计。看看哪一区先把物品摆好?于是引导幼儿讨论:你在超市,怎样找到你想要的东西?如何有序合理地摆放物品?怎么做才能更快地把物品摆好?引出一组小朋友进行分工:有的摆物品,有的进行统计……这些问题情境,激活了幼儿的思维,引起了幼儿注意期待,把幼儿带入到一种探究的氛围,诱发了幼儿的参与意识,产生了合作探究、交流的。因此,精心设计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情境,是提高幼儿合作能力的前提和关键。

二、捕捉适当的合作互动契机,创造合作机会

合作理论认为:合作的价值在于通过合作,实现幼儿间的优势互补。为此,教师要合理选择合作契机,给幼儿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把那些具有思考性或开放性,仅凭个人的力量是难以考虑周全,须发挥小组集中智慧的问题让幼儿合作学习,把幼儿领进“最近发展区”,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不是惟一方式,有的内容适合于合作交流,有的内容适合于动手实践,或者适合于自主探索等。要根据学习内容和幼儿实际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次数让幼儿进行合作交流。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把握以下几个有利的时机,让幼儿进行合作:1、幼儿个人独立操作的时间条件不足时;2、独立思考出现困难时;3、幼儿提出问题但彼此间有争议时;4、对数学活动的认识仅靠个人思考不全面时。只有这样进行合作的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因此合作交流前应留给幼儿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经过独立思考,幼儿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有了自己的见解,为后面的合作交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有助于把问题谈论深刻。例如,在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时,让幼儿通过两人一组拿数字卡片比大小,掌握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开口方向;并三人一组,让两名幼儿拿数字卡,另外一名幼儿用肢体动作来表示开口朝着大数方向,让幼儿生动形象的记住大于号、小于号的开口方向,然后进行交换数字卡,再进行游戏,这样幼儿的合作机会多了。正因为创设了适时的合作契机,人人有兴致,操作和思考建立在合作之中,合作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解决问题的思路被明确化了。

三、在合作中交流互动,形成合作意识,掌握合作的方法

数学是研究数与形的科学,它以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为特征,反映着客观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幼儿的思维水平处于具体形象阶段,他们对数量和空间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不能从客体本身获得,必须借助于具体形象的观察和操作来进行的。在数学操作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交流互动合作的机会,在操作活动中,通过交流互动,引导幼儿掌握合作的方法,从而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 源于:大专毕业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