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浅析浅析区域游戏对幼儿健全人格培养

更新时间:2024-02-16 点赞:34708 浏览:15930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心理学家马斯络的自我实现理论强调:“完美人性”其内涵是让人的友爱、合作、求知、审美、创造等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我们要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就要通过各种途径开展人格教育,让幼儿通过自己喜闻乐见,愿意参与的活动培养其在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保持良好的认识水平、平稳的情绪情感、恰当的行为方式和正常的源于:论文资料网www.618jyw.com
社交功能。区域游戏就是一种有效的幼儿健全人格培养的科学载体。
关键词:幼儿; 健全人格; 区域游戏
1006-3315(2013)07-109-001
从我国目前及今后发展趋势来看,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不会谦让,不愿服从是独生子女现象衍生出的令许多家长都为之困惑的一种现象,物质条件的丰富和几代人养护一孩的现状,培养出了许许多多“小霸王”。同时,现在教育过多的注重幼儿“个性”之养成,在集体生活中,许多幼儿只要求别人“谦让”自己,不会去服从别人,配合别人,更不愿意分享,这对幼儿团队精神的形成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显然是不利的。如何让孩子们在轻松的环境中发展健全的人格,这成为困扰许多家长的一个问题。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旗帜鲜明地提出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即心理发展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他认为,游戏是幼儿在已有经验范围里的活动,是对原有知识技能的练习和巩固,是智力活动的方面或表现形式。儿童游戏的动力基础在于智慧的发展形式,即用认知发展理论的术语来说,游戏是同化超过顺应。(P48)
我国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的确如此,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而区域游戏活动是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进行的一种带有学习的游戏。它不是由教师事先设定教学程序,引导幼儿一步一步按教师的思路完成的活动,而是在教师创设的有利于幼儿成长的环境中,由幼儿自己设定目标、规则、方法、玩中学,自主地完成整个活动。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设想,并鼓励幼儿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向自己挑战,不断地对自己提出新的、更困难的任务。区域活动的这种特性,使幼儿能在某种程度上控制周围的环境和人,成为一个有主见、有主意、有办法、能独立做事和不断地向自己挑战的人;另一方面,促使幼儿能主动与他人建立联系,并在人际交往冲突中,通过坚持、妥协、形成一致意见、分头行动等过程,学会合作分享。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强调:“完美的人性”其内涵是让人的友爱、合作、求知、审美、创造等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我们要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这种区域游戏就是科学合理的途径。
幼儿园不同年龄班创设区域游戏都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同水平和游戏的不同特点。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他们的动作、语言、认知和情绪的发展水平不一样,他们的兴趣需要也不一样,因此我们应该选择适合该年龄段幼儿发展水平来进行创设,以促进他们身心发展和游戏活动的顺利开展。例如小班幼儿是具体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和发展时期,他们喜欢形象玩具,且对于充当游戏角色感兴趣,但他们的规则意识并不强,因此我们可以在小班创设角色游戏区“娃娃家”、“帮娃娃扣钮扣”、“给小动物喂食”等。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不仅得到快乐体验,更发展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情商。
中班幼儿较小班幼儿对于扮演角色的意识更强烈,且角色语言也较小班幼儿有了较大发展,根据这一特点,在中班创设“小舞台”表演区、构建区、美工区比较符合孩子的兴趣爱好。幼儿能够在游戏中把几个区角整合游戏。
大班幼儿对于角色游戏已经积累了很多的经验,能够主动地很好地参与到游戏中,与伙伴之间有丰富的角色语言进行互动,因此在大班创设了“爱心医院”角色游戏区。大班幼儿抽象思维能力开始发展,且喜欢有对抗性的游戏,创设“棋苑”活动区,阅读区和科学区也会很受大班孩子的欢迎。
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体验了乐趣,也学会了遵守和表达,让幼儿充分展现了自己的个性,也让孩子在实际活动中学会了尝试去解决问题,并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谦让精神和分享意识,更在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友爱、合作、求知、责任、审美、创造等美好品质的种子,这为幼儿健全人格打下了基础,为幼儿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做好了准备。
参考文献:
丁海东.学前游戏论[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皮亚杰著,傅统先译.儿童的心里与发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