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激活相机捕捉课堂生成试述激活学生思维

更新时间:2024-03-03 点赞:5362 浏览:1453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开放、动态、多元化的对话和交流,意味着教学会有更多的“不确定性”. 本文从三方面介绍如何进行课堂捕捉生成,成就精彩课堂.
【关键词】 相机捕捉 ;课堂生成;资源;思维
课程专家叶澜教授指出:“课堂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变化,我们可以深切体验、感受到知识、思维、情感的流动,知识、能力、情感的生成,也只有这样的生成,才是课程改革后应该有的课堂”. 课堂教学从设计到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其效果的因素非常复杂. 目前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现教师调控过度,学生思维框死,缺乏课堂灵气. 教师对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关系处理不当,导致对即时生成的有价值教学资源不能有效利用.
课堂没有预设就不会有效,同样没有意外的生成难以成就精彩. 本文就课堂生成资源有效利用与同行们进行探讨.

1.摘自:毕业论文摘要www.618jyw.com

捕捉思维亮点 成就精彩课堂
[案例1] 活动后的交流与归纳
这是“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的校级公开课,在组织“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体验活动交流中,过度的调控和心理暗示影响课程目标的达成.
课堂呈现:
为了体验“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思想,教师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在8个1元的硬币中混进了一个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假1元硬币,已知假硬币比真硬币轻一点,你能用一台天平称三次找出假硬币吗?让学生自行研究. 3分钟后进行小组交流.
学生A:首先把8个硬币分成三份,其中两份三个,一份两个.
教师:分三份,能在三次内找出假硬币吗?(老师打断学生的回答)
学生A:当然能,把三个的那两份先在天平上称一次,若天平平衡,则假硬币一定在剩下的两个中,然后只需再称一次就可以确定假硬币了. 否则假硬币一定在较轻那一份的三个中,那么在这三个硬币中任取两个称一次,若天平平衡,则剩下的那个就是假硬币,否则较轻的那个就是假硬币.
教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学生A:……
教师:我想这是不行的,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学生B:分成两等分……(教师终于等到期望中的方案了)
7分钟后教师归纳:“取中点,二分区间”的思想.
教师反思:
学生根据提供的问题情境,开放性地思考,能够表述出不同的结论,让我感到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交流是充分的. 但面对大量的信息,要让学生的思维集中到我的问题上来,采用自己归纳的策略,节约课堂时间.
课后点评:
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更是教育的重要资源. 本案例中,学生交流的信息没有及时提升、记录和评价. 这是一个开放性活动,结论必然也是开放的. 交流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发生偏差.
课堂被预设牵制,生成资源难以成就精彩. 在交流活动中,实质讲到三分法、四分法,它们的数学思想和二分法类似. 若把区间分成多份,设计好程序用计算机在多个区间内同时寻找方程的近似解,这样速度岂不是更快. 但教师并没有相机捕捉这一产生的资源,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而是受原来预设思维的影响,始终摆脱不了预设的流程,这样的教学必然是僵化的,不利于教学相长.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自己的教学经验,敏锐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思维障碍或思维的闪光点,及时评价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过程或成果,捕捉、挖掘课堂生成资源的内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捕捉错误资源 促师生发展

[案例2] 教师被学生问住了……
受课者的心情是不爽的,但是失败是成功之母,它可以促使教师变得更加成熟. 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师面对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错误资源,没有很好地使用,而是想强行把学生拉到自己预设的答案或结论上来. 这不利于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教师不应该、也不能为了教学而教学. 面对这类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的、不能事先预设的教学资源,往往是非常有价值的,是非常宝贵的,应该值得我们大力去深入挖掘与充分利用,促使师生共同发展.

3. 捕捉学生资源 激活课堂思维

[案例3] 一个规律的探寻过程
学生们不约而同地说,等号能否取得要验证. 不难得到当且仅当2a1 + 3d ≥ 5,a1 + 2d ≤ 3,即a1 = d = 1时取得最大值4.
教师:同学们能从问题的通性通法入手,抓住等差数列基本量a1,d这一突破口,并注意不断调整思路,改进方法,尤其注重过程的严谨性,很好!当然,这些方法各有优劣,大家能体会出来吗?
教师反思:我在预设时没有考虑到学生会用线性规划知识来解题,但从评价的角度看,学生的想法相当好,非常精彩,切中要害,瞬间为其他同学察亮眼睛!并引发出整体求解的思路,我立刻给予高度评价. 由于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兴奋期,顺水推舟地提出了“解法有问题吗?”,从而进行了有效的拓展.
课后点评:
本案例中,教师及时捕捉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或偶发却带有共性的错误(如使用均值不等式忽略等号能否成立等),通过老师点拨,化解学生困惑. 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指导学生自主探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俗话说得好“真情、妙悟著文章”. 学生投入了,那么学生的回答或疑问往往会闪现出智慧的火花,作为老师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学生思维闪光点,并恰当适时地表扬,保护和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让知识在互动中生成,在生成中互动,教学效果则不言而喻.
同课可以异构,相同的内容可以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实现. 教师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而不是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作某种暗示或提示,把学生的思维固化到你的预设上来. 课堂往往需要“意外”,从而成就精彩,这就要我们把握时机,善捕巧捉,主动应对课堂上动态生成的资源,让课堂充满思维,让智慧闪耀光芒.
【参考文献】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王巨才,林光来.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6(12).
[3]数学课题学习的实践与探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高中新课程数学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