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适应性林业院校新生适应性调查研究结论

更新时间:2024-04-18 点赞:17303 浏览:7317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本研究以西南林业大学112名201新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招生有效性、学习适应性、人际交往、经济使用状态、解决问题的办法、自我评价、角色适应性七个方面进行调查。调查表明,林业院校新生生活适应性不强、经济问题突显、人际交往技巧不足、学习状态不稳定、解决办法多样化、自我评价不自信。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加强学风建设,帮助新生调整学习状态”、“丰富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帮助新生提高生活适应能力”、“普及职业生涯教育,促进新生确立未来目标”三方面的建议,为林业院校培养出合格的大学生,促进大学新生更快地适应环境提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院校 大学新生 适应性调查
1006-9682(2012)12-0021-02
大学生的学校适应性不仅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他们的未来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为进一步了解大学新生刚进入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调动学生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激发学习热情和增强学习动力,更好地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本研究以西南林业大学201新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更全面、更客观地洞悉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关注新生适应性,减少认识误区,正确引导,做好新生始业教育,一方面为学生管理部门开展工作提供现实和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以确保在校期间的培养质量和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2、3]

一、研究对象

西南林业大学201新生。

二、研究方法

2012年4~6月,对西南林业大学201112名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生32人,女生80人。发放调查问卷112份,回收112份,回收率100%。所用问卷由从事学生工作教师在听取各年级学生代表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当前林业院校大学新生在学习与生活方面适应性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制定调查题目,共18项。问卷总体上从招生有效性、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的适应性方面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林业院校大学新生在步入大学后的适应状态。问卷回收并汇总后,统计出各项调查数据的百分比。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不同学生对学校的适应性差异明显

在对学校适应性调查方面,主要调查了“现实的大学生活与你梦想的大学生活是否存在差异”、“从陌生到从容自如地应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期”和“进入大学,你遇到什么问题”三方面内容。结果显示,在“现实的大学生活与你梦想的大学生活是否存在差异”方面,63.4%的学生认为有“有很大差异”;29.5%的学生认为“存在,但是差异不大”;7.1%的学生则选择了“差不多一样;不知道”。在“从陌生到从容自如地应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期”方面,44.3%的学生认为有“两个月至三个月”的适应期;33.6%的学生认为有“一个月内”的适应期;18.6%的学生认为有“四个月以上”的适应期;仍然有3.5%的学生“至今无法适应”。在“进入大学,你遇到什么问题”方面,33.2%的学生遇到了“学习问题”;21.4%的学生遇到了“人际关系问题”;21%的学生遇到了“经济问题”;16%的学生遇到了“生活问题”;8.4%的学生则遇到了“人生道路、未来方向不确定、身体不适应、恋爱、就业”等问题。在调查“高考时选择本校的主要理由”时,34%的学生认为选择本学校出于“该大学地点合适”;26.4%的学生是“志愿外被调剂”;16.7%的学生认为“求学费用低”;15.3%的学生认为“报考专业在该大学比较好”;7.6%的学生认为出于“该大学就业前景、该大学社会声誉较好”。在调查“高考时选择各专业的理由”时,40.2%的学生认为是出于“兴趣爱好”;37.8%的学生认为是出于“就业前景”;11%的学生认为是因“大学生调剂”选择了该专业;11%的学生出于“学习容易、学术名声”等原因选择该专业。
学校的适应性调查表明,大部分新生会有一至三个月的适应期,遇到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学习、人际关系、经济”三方面,这可能因为大部分新生对大学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以及对大学开放式学习和自主性学习不适应;部分学生是因调剂或服从志愿而被选择了专业、对专业没有太大兴趣;还与学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即使选择了自己填报的专业,但因不了解专业学习的目标、内容和要求等有关。

2.生活适应性不强

通过对大学新生生活适应性问题调查,35.5%的学生认为“生活作息规律不协调”;19.9%的学生认为“饮食不习惯”;14.5%的学生认为“交通方面”;12.9%的学生认为“生活环境不适应”;8.1%的学生认为“集体住宿生活不适应”;9.1%的学生认为是除上面外的其他生活问题。
调查表明:新生刚刚结束高中学习阶段进入大学,脱离父母,独立能力不强,加上生活环境的改变,不能很好地合理安排生活。我们学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对城市生活习惯不适应,一摘自: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www.618jyw.com
些来自外省的新生不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饮食习惯和语言方式,一些没有住校经历的新生不能适应宿舍集体生活等。一般经过一至三个月的自我调适,大多数新生都能够适应生活环境上的改变。

3.经济问题突显

通过对新生经济状态的调查,48.6%的学生“不懂得理财,出现赤字”;24.3%的学生“家庭经济有困难,生活费不足”;8.3%的学生“家庭经济有困难,学费缓交/欠交”;18.6%的学生会遇到除上面外的其它经济问题。
调查表明:学生的经济主要是指每月父母给的生活费,这些生活费都要用于吃饭、穿衣、日用品、通信、网络、交友等开支。大部分新生离开父母独立生活,没有计划怎样使用这些费用,往往月初就把生活费用光或所剩无几,甚至出现赤字。还有部分学生因家庭经济比较困难,连学费和生活费的保证都很困难。这可能与新生刚进入大学,生活费来源主要依靠父母,自己还没有通过、勤工等方式来解决生活中的经济问题;还可能与学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有关,在被调查对象中,就有86.6%的学生来自农村。

4.人际交往技巧不足

通过对新生人际关系问题的调查,24.4%的学生认为“与个别人难以交往”;23.5%的学生认为“与他人交往平淡、热情不高”;19.2%的学生认为“缺少知心朋友”;11.5%的学生认为“恋爱问题”;8.6%的学生认为“语言环境不同,沟通存在困难”;13.1%的学生则认为“宿舍”等其它问题。
调查表明:在交往方面,由于新生在生活阅历、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以及人际交往技巧的不足,会引起一些不适。一些来自农村的新生由于曾经接触的人和物的范围较狭窄而在交往中表现出自卑和胆怯,一些来自城市的新生由于从小被父母娇惯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在集体生活特别是宿舍生活中的问题比较多。同时,林业院校所设专业多为自然学科类,学生的课程所涉野外实践较多,得到的多属逻辑推理训练,思维严谨有余,活跃性和创造性则显得不足,因此在与人交往中显得有些过于自我保护。

5.学习状态不稳定

通过对新生学习状态的调查,32.4%的学生认为 “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18.7%的学生认为“学习模式转变不适应”;18.2%的学生认为“学习科目难分主次”;15.1%的学生认为“学习能力有所欠缺,考试成绩不理想或者不及格”;8.9%的学生认为“高考失意,对学习失去信心”。
调查表明:在学习方面,大学在教学内容和模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教学内容上,大学是专业学习阶段,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要求等都存在差异。在教学模式上,大学教育更多是引导式和启发式,而课程的安排也不像中学阶段那样密集,这种变化本身以及由此对新生学习方式和态度等转变的要求,都容易导致新生出现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恰当等方面的不适。

6.解决办法多样化

通过对新生面临的生活、经济、人际交往、学习等问题选择解决办法的调查,44.5%的学生认为会“向朋友求助”;18.5%的学生认为会“查看相关书籍读物”;9.8%的学生认为会“向家人求助”;9.8%的学生认为会采取“向辅导员或心理咨询室求助”;1

7.4%的学生认为会采取“不管它”等其它方法解决。

调查表明:当大学新生面临生活、经济、人际交往、学习等问题时,绝大部分学生会借助外部资源寻求帮助,解决办法呈现多样化。这说明林业院校的大学生有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为以后大学生走向社会、独立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自我评价不自信

源于:毕业论文致谢www.618jyw.com
通过对“你如何进行自我评价”的调查,40%的学生对自我评价是“现实中的‘我’与理想中的‘我’存在差异”;32.9%的学生对自我评价是“怀疑自身能力,自我否定,引起自卑、焦虑等情绪”;18.2%的学生对自我评价是“角色定位不明确,产生角色冲突”;8.9%的学生对自我进行了其他方面的评价。
“自我评价”调查表明,虽然部分大学生正以积极心态、昂扬斗志迎战大学即将遇到的问题,但彷徨和迷茫的消极情绪仍在困扰大部分学生,大部分新生对自我不了解,自我认识不足,缺乏自信。

四、增强林业院校新生适应性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学风建设,帮助新生调整学习状态。

加强学风建设,建立学习奖惩机制,开展专业学科介绍会、就业教育会,加强新生对专业的了解和对未来前程的展望,提高学习动力。[3]通过召开学风建设座谈会,学习经验交流会等,及时发现新生在学习方面的问题并加以指导解决。依托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学术讲座、科技竞赛等方式提高大学生的科技文化素质与学习的兴趣,适时调整林业院校新生学习状态,提高新生学习适应性。

2.丰富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帮助新生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在林业院校中,生源地多为农村,家境贫困的学生比例大,生活环境的变化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导致新生入校时不能很快适应大学生活,对大学中的一些文化活动参与较少,团体意识不强,要在传统的入学教育框架下,增加学生的自我意识教育、环境意识教育、适度挫折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新生团体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和班级文化建设。[4]采取体验和参与的教育方法,加强新生之间的联系和沟通,给予新生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促进新生尽快了解大学的学习过程,探索正确的大学学习方法,尽快融入大学生活,逐步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3.普及职业生涯教育,促进新生确立未来目标。

从招生有效性的调查来看,林业院校招生的生源60.4%是因大学所在的地点或调剂、服从志愿的学生,只有22.9%的学生是出于“报考专业在该大学比较好、该大学就业前景、该大学社会声誉较好”的原因。因此,学生对学校、专业和就业情况均缺乏必要的了解。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之中,为学生学业发展、个人能力提升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5]。通过宣传教育、专业与就业的关系分析、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反馈情况,促进新生系统了解专业培养目标、就业前景以及将来能够从事的主要工作;安排职业生涯相关指导理论课,邀请毕业生用人单位和知名校友举办专题报告,使新生深切感受到什么是就业、择业、职业和事业,启发他们的职业发展意识;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引导新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潜力及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从长远意义上加速适应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 张秀秋、单常艳.我国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研究现状述评[J].心理学研究,2006(1):60~61
2 吴俊华.贵州师范学院大学新生学校适应性现状调查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6):71~74
3 董伟英、赵珺、胡滨、王蒙蒙.农业院校大学新生适应性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435~437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