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教改浅谈对中学语文教改一些看法设计

更新时间:2024-04-06 点赞:5236 浏览:1429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G633.3
近年来,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地成绩,涌现出了一批探索、勇于创新的改革者。他们从教法、学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因此,我想就中学语文教改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流于形式的源于:毕业论文致谢范文www.618jyw.com

多,落到实处的少
在某些中学,领导只重视查教师教案的页数和批改学生作业的次数,这虽无可厚非,但往往使一些教师将此流于形式。尤其是语文教师,备课只抄教学参考书,不注重学生实际,不注重挖掘教材内容,更不注重教学上的方法。有些问题连教师本身都囫囵吞枣,不必说给学生讲解了。给学生布置作业,既不把握难易,更不把握数量的适度。弄得学生"汗流浃背",精疲力竭,到头来学到的东西却少的可怜。连家长也怨声载道。对于某些内容,只布置,不检查。就拿课前预习来说,不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目的,到第二节课时,老师只问:"预习了没有?"学生答:"预习了"。久而久之,预习也流于形式了。对学生作业。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在作业的形式与内容上不能严格要求,作文评语常用套话,使学生看了捉摸不透。作文讲评只读读作文而已。辅导课上只去转一转,并不给学生做方法上的指导。

二、爱国主义的内容不能渗透在教学中

语文是一门内容极为丰富的课程。融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等于一体。因教师本身知识的限制,对于涉及到的其他方面的知识很少介绍。有些课文内容是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材料,而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只重视课文内容及结构的分析,并不渗透爱国主义的教育内容,例如有人教《藤野先生》时也只作了字、词、句分析,而将贯穿全文的作者的爱国思想给忽略了。

三、讲而不"精",练无目的

一些语文教师并没有做到"精讲多练"了。讲的少、但没有抓住重点,只做了枝叶的分析,而将主干丢掉了。一节课虽然给学生活动的时间多,并布置了大量的练习题,字、词、句、篇面面俱到,结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这种做法只会给学生加重负担,并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四、语文教师不能"下水"

教师只布置作文题目,并不给学生以方法上的指导。更不主动地去"下水"作文。我想教师应该备好作文课,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结尾,选择怎样的材料才富有新意,怎样组织材料更能突出主题等等。在学生作文前,教师应胸有成竹。作文时现将自己写好的读给学生听,启发他们思考,再让他们去写,效果会更好一些。或者先给学生做方法上的指导,然后让他们作文,最后在讲评时将自己的作文读给学生听,让学生进行比较,这样也能收到良好效果。

五、语文教师与学生贴的不近

某些教师认为:学生越怕自己,他们就越学的认真。于是,在学生面前经常板着面孔,俨然一副长着的姿势,使学生"望而生畏"。弄得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越学越枯燥,越学越不起劲。教师殊不知"隐其学而疾其师。。。。。教之不刑,其此之乎?"的道理,尤其是语文老师,更应该用优美和谐、风趣幽默的语言去教每一节课。在学生面前放下"老爷式"的架子,经常地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谈心、做朋友。

六、高分低能的现象比较严重

"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做法我不赞同。"苦教"还得将方法,"苦学"也得讲方法。应该说"教师巧教,学生巧学"才对。教师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也就是说要将方法教给学生。某些语文老师,为追求升学率,搞"题海战术"。这儿订"模拟试题",又在哪儿订"单元测试",让学生泡在作业堆里,没有喘气的机会。这种做法虽然能使学生有个高分,可并不能培养他们的能力。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我们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然而,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结合学校实际,发动学生办好阅览园地。扩大学生知识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习,掌握和巩股所学知识,不断提高语文水平。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