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效正确处理五种联系,“问”出语文课堂实效

更新时间:2024-02-26 点赞:6653 浏览:196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提问起到激发兴趣,传授知识,控制教学过程,启迪思维,进行课堂反馈的作用。教师应努力克服课堂提问的不利因素,正确处理各种关系,提高课堂实效。
美国教育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汗说:“提问是老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有效课堂提问有利于提升课堂效果。不合时宜,不分难易,不看对象的乱问、满堂问,大大降低了课堂效率。“问”出课堂实效,不仅是能力,更是艺术。

一、精选问点,正确处理“度”与“量”的关系

如果说学习过程是从“已知领域”向“未知领域”发展的过程,那么课堂提问就是联系二者之间并寻找“知识生长点”的过程。问题过深,高不可攀,“听”而生畏;过浅,缺乏引力,索然无味。
前不久,我校陈老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济南的冬天》,学生朗读完课文后,提出问题“这篇文章中有一句话是文眼,是哪一句?”学生顿时一片茫然。我们也经常听到“课文写了什么?”“写作方法是什么?”“语言特色是什么?”这类假大空的问题,学生启而不发,听而不思也在意料之中了。
上学期,听了由黄老师执教的《陌上桑》第二课时,现摘录开头部分。
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是不是学习了《陌上桑》第一课时?”生:“是。”
师:“大家对上节课的知识了解了吗?”生:“了解了。”
师:“大家想不想从更深处来了解罗敷?”
生:“想。”
师:“通过对上节课的学习,大家觉得罗敷美吗?”
生:“美!”
师:“课文是从哪里体现罗敷的美?”……
如此一问一答,看似热热闹闹,师生互动交流,合作得很愉快,但细细品味,只觉得有太多的苦涩!“满堂问”、“群言堂”,“瞎子戴眼镜,多余的圈圈”。老师提出的一大堆“问题”,到底有几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所谓的“问题”严重偏离了教学目标,大大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降低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二、抓住核心,正确处理“激趣”与“启智”的关系

“善问者如敲钟,叩之小者则小鸣,叩之大者则大鸣。”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兴趣,反馈信息,集中注意力……在这种种作用中,启发学生智慧是最核心、最本质的功能。“启发是课堂提问的灵魂,缺少启发性的提问,是蹩脚的提问。”
在组织学习完《三峡》这一课基本知识时,笔者便设计了如下两个问题:“1、课文既写山又写水,主要写什么?2、三峡风光主要在山水之美,为何却只用了少量文字写山,却用了大量笔墨写水?作者用意是什么?”如此问题设计,学生如不再次开动脑筋、通读课文是答不出来的。问题提出后,大部分同学都和着说:“是呀,老师,是为什么呀?我们好像也有同感哦!”笔者故意卖个关子,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学生再次沉浸在思索之中。

三、新颖别致,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认为“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课堂提问力争做到新颖别致,贴近学生生活,这样才能充分吊起学生的“胃口”,激发学生情智。
再以七年级上册《陌上桑》为例。笔者在上这一课时,碰巧遇到学校进行学生仪容仪表检查,班里有四个男生由于头发较长被列入“整改”名单,但这几个学生都表示不愿“整改”。针对这一现象,笔者便在第二课时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外在美重要吗?为什么?2、内在美重要吗?为什么?3、内在美与外在美谁更重要?4、中学生具有怎样的外在美和内在美才最美?5、男生留长发美不美?”问题一出,课堂上顿时“开了锅”,特别是针对“男生留长发美不美?”这一问题,学生争得面红耳赤,仍不肯罢休。

四、相机而问,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要求老师正确把握好相机诱导的课堂时机。“预设”与“生成”从来都是教学过程中矛盾而统一的孪生姐妹,相机而问才能有效处理好课堂“生成“问题。
去年笔者到洋思中学听了由凌老师执教的《回忆我的母亲》一课。课堂上,凌老师就非常善于抓住课堂提问、追问时机。在学生通读课文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课文介绍了母亲的那几件往事?你觉得母亲是一个怎样的母亲?”问题一出,有一个同学大声说道:“老师,今天是母亲节!”听到此话,凌老师迅速改变教学思路,并追问道:“既然今天是母亲节,那我们就说说我们的母亲是怎样的?我们应该怎样感念母亲?”虽然凌老师没有完成预设教学目标,但是孩子们却收获着另类的“精彩”。

五、面向全体,正确处理“群体”与“个体”的关系

深者得之深,浅者得其浅。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有一种学生主体意识,力争让大部分学生参与。提问时要充分考虑到“好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不同学生能力提出不同问题,不搞“一刀切”、“一群问”。在课堂提问时,力争做到:基础题让“后进生”,中等题给“中层生”,难度题发问“优生”。这样,既可以照顾“中层生”,又兼顾了“两头生”。从而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全面发展。
在上学期开学后不久,笔者听了朱老师一节课,课题是鲁迅先生的《风筝》,朱老师是这样做的:“课文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的景色?”随后指名“后进生”回答,中层学生评述刚才学生答案。师又问:“作者写北京景色的目的是什么?”此问题有一定难度,于是朱老师叫了一位成绩较好源于:论文范例www.618jyw.com
学生回答,随后叫了一位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评述答案。师接着问:“在第一段最后一句,作者为什么说‘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这句话有什么作用?”经过学生思考讨论后,朱老师叫了语文科代表来回答,随后全班同学进行点评。
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从以上几个问题的设置到提问不同层次学生回答,再到较高层次学生对答案的点评,可以看出朱老师不仅对教材的处理、对学生的学情都作了深入的研究,而且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兼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课堂需求。
参考文献:
孙春成.语文课堂问题教学策略[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闫承利.教学最优化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3]高艳.现代教学基本技能[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
[4]林晶,徐玉华.课堂提问漫谈[J].现代教学,2009,(Z1).
(张毅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石潭镇第三中学 51189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