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课堂教学在反思中实现德育课堂教学效度提升

更新时间:2024-02-26 点赞:9950 浏览:3583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教学反思既是一种教学的道德责任,又是一种教学技术。以对教学反思概念的界定为基础,以两份设计框架的对比为参照,以自我、学生、同伴、专业为反思对象,通过对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间维度的追问,实施对德育课堂预设、生成和辐射的反思,旨在实现德育课堂效度的提升。
关键词:追问;反思;效度;提升

一、一个概念界定

《中国教育报》记者2001年对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的采访时提出一个问题:“21世纪教师能力中最重要的成分是什么?”林教授毫不犹豫地回答:“是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教学监控能力实质上是对教学过程的自我意识和调控,即反思能力。从实用的专业知识的角度理解“反思性教学”,批判的思想依赖于对复杂的课堂教学过程的理解。反思就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其本质在于立足变革,不断对自己或社会进行怀疑、审视、解剖或清算,旨在充分发扬自己的天赋,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教学反思是一种对教学进行批判性分析的过程,它使教师的教学参与更为主动,专业发展更为积极。“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步,就在于教师自身的反思、教师对自身的评价和自我改造”。教师反思能力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把自我作为意识的对象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在德育课堂中实施教学反思,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间维度不断追问自己、追问学生、追问同伴、追问专业,这是我们德育课教师的一种道德责任,又是提高德育课堂教学效度的一种有力手段。

二、两份设计框架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是中职德育课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在进行该课例教学之前,我首先从网络上搜集到一则教学设计,通过不断反思追问,我形成了一份自己的教学设计框架,并在公开课上运用此份教学设计进行教学获得了成功。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列举事例,并运用个人与集体相互关系的道理,说明坚持集体主义应做到的三种要求。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提高对问题的分析鉴别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提高集体主义觉悟,对“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国家”从内心里有新的体会。
[教法设计]:交互式、讨论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学生表演、即兴演讲
[教学过程]: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板书)
举例:多媒体播放《孔繁森》片断。

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总要求(板书)

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国家。(板书)
举例:多媒体投影材料《流星花园》中精选出来的“校园四霸”欺负老师的一个片段。
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具体要求

(板书)
(1)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板书)
①要尊重人 ②要主动关心人 ③要尊重他人的正当利益(板书)
举例:播放新闻剪辑图片,2002年5月4日,山西运城富源煤矿发生特大透水事故。
(2)要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板书)
①什么是小团体主义?它有什么危害?
②生活中小团体主义还有哪些表现?
(3)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板书)
举例:多媒体投影漫画:《其他的一概看不清楚》。
①个人主义的含义。(板书)
②个人主义的危害。(板书)
以“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做时代骄子”为主题,请学生发表即兴演讲。
最后,大家一起歌唱《学习雷锋好榜样》。

三、三个时间维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上的德育课堂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但适合他人的并不一定适合自己。所以,要切实提高德育课堂教学效度,就必须以自己、学生、同伴、专业为反思对象,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三个时间维度的把握,实现德育课堂预设、生成、辐射效度的提升。

1.课前追问——提升德育课堂预设效度

很多教师把反思简单理解成为是对教学活动一般性的回顾,认为反思应当就是课后完成的。实际上,课前的教学预设反思是提升德育课堂教学效度的前提。我们有时会发觉教学过程与预期的设计有较大差异,原因就在于我们设计教学时忽视了对教学预设
的实践反思,因而也难以使教学设计在实际应用时发挥出我们所
预想的作用。因此,要上好一堂德育课,每位教师都应在课前追问目标、追问资源、追问学情,积极反思教学预设与教学实践是否合适,认识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不断探求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改进,这样才能恰到好处地实施教学预设的反思。

2.课中追问——提升德育课堂生成效度

有效的教学过程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教学过程是教学反思的主要对象。课堂教学是一个教与学双边活动的过程。只有实现教与学的和谐互动,才能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动态平衡的结构。课前的教学设计方案是否合理,还需要经过课堂教学实践的验证,才能了解课堂教学的生成度。德育课堂中教学反思是通过对学生感受的追问、学生争议的追问、学生失误的追问,来解决发生在课堂教学现场的问题,提高德育课堂的教学效度。

3.课后追问——提升德育课堂的辐射效度

德育课堂的辐射效度往往是通过德育课信度达成的。德育课信度的达成很大程度上是靠课后对目标达成度的追问和再度设计的追问实现的。一位德育课教师只有在自我反思基础上,通过听评课活动,广泛征询学生、同事、专家的指导意见,并通过对一堂课多方位的反思追问,有效把握课堂概况,掌握课堂的有效信息,提升德育课堂的辐射效度。
教师是一个要求不断反思的职业,每一个德育课教师只有用
心去学习、用心去关注、用心去发现、用心去反思、用心去研究,才能成为一个称职的德育课教师。正如叶澜教授说的那样:“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
可能成为名师。”德育课堂的教学反思主要是通过对自我、学生、同伴、专业的追问实现的。反思是一个过程,永无止境,我们要保持对教育的与反思精神。一位德育课教师只有持续、不间断地进行反思,捕捉追问对象,形成问题意识,才能有力地提高德育课堂的教学效度。
参考文献:
郑金洲.教师如何做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中专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郑杰.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钟启泉,吴铎.德育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 温州华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