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外阅读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更新时间:2024-03-02 点赞:7159 浏览:228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高度重视强调学生阅读量的积累,在低年级就明确指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低年级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课外阅读提出了量的要求,这在课程标准中还是第一次,因此可以说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文老师,特别是小学一年级语文老师,就更有责任为孩子们拨开云雾,激发读书的兴趣,牵着他们的小手慢慢打开阅读殿堂的一扇窗户。下面就我的教学经验谈谈我的体会:

一、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有人说,最重要的“不是教孩子如何阅读,而是让孩子渴望阅读”。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培养重在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只有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作为孩子们阅读的引领者,老师必须要花心思,运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引导孩子们亲近书本,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一)、诱发兴趣——布置班级环境,营造静态阅读氛围。

教室是孩子们每天所在时间最长的一个场所,它是我们共同的家,教室里老师精心的布置都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对教室的布置要尽可能地使教室散发一种浓郁的书香气息。“动人春色不须多,浓绿万枝红一点。”教室毕竟是孩子们学习的地方,布置得五颜六色,会显得花里胡哨,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干扰学生的正常学习。因此,布置教室要有一种诗意的舒适感,简朴大方。雪白的墙壁原是空荡荡的,我就要“使墙壁说话”,在墙壁上张贴一些精选的各种名人名言,

(二)、激发兴趣——讲听故事,营造动态课外阅读氛围。

老师在班级里还要经常给孩子们讲讲故事,创设一种动态的读书氛围。比如对还没有体验到阅读快乐的孩子,根据儿童喜欢听童话、故事的心理需求,老师得利用图书推荐课把一段两段的故事讲到精彩处戛然而止,用“抖包袱”、卖“关子”的方法抛给孩子自己:或猜一猜下面将要发生的故事,或帮助主人公解决难题,籍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对阅读的期待。此时孩子的兴趣正浓,就会迫不及待地到课外书中去寻找结果。在一年级刚入学没多久的时候,我为了降低阅读的难度,提高阅读的兴趣,给孩子们提供一些图文并茂并有注音的儿歌、童话、故事。有时候,老师的招数也得多样化,时不时地放一两本新书到班里的图书角,或者故作神秘地把一两本新书递给几个孩子,以吸引其他孩子的注意力。我还经常利用班会课组织讲故事比赛。让孩子们提前去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故事,准备好一个或多个,在班会课上来个讲故事比赛,让小朋友听后说说说体会。这样不但使孩子们可以多阅读更多的课外书,还能提高他们阅读课外书的兴趣。

(三)、深化兴趣——扩大识字量,帮助儿童进行课外阅读。

儿童六七岁是书面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但是因为识字的瓶颈,中国儿童真正能够独立阅读的时间一般都在九、十岁以后,郭沫若早在1955年就说过:“就因为在使用这种艰难的文字,我们进行普通教育的过程中,比起使用拼音文字的国家来,起码就要多费两年。”也就是说,中国孩子的阅读起步的时间并非在书面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段。由此我要放手让学生在课外自由的阅读,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知识准备。识字就是其中必须要过关的一道最重要的门槛。孩子们刚入学时,或多或少都已经认识了一些生字,为了加快识字的速度以及强度,阅读完全没必要和识字分割开来,一年级可以考虑主要以韵文为主,

二、语文教师广泛阅读,为儿童树立榜样

“学浅难为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藉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图书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博览群书,不断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提高文化修养,发挥教师的示范熏陶作用。平时我在课堂教学上也是这样做的。我班上的小朋友在读书的时候都会范这样的毛病,读课文时每个字的节奏都是一样快,末尾还会拖很长的音。现在的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我一般都是自己先示范读给他们听,让他们仔细听后来模仿,多次以后他们也就读的像模像样了。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先要爱读书。所以,教师不仅要读一些中外经典作品,更多的是要阅读一些少儿报刊、图书,要知道马小跳的可爱、认识善良的哑巴青铜和他的葵花妹妹、要知道《草房子》的故事……只有接近孩子们的思维,知道他们源于:论文格式模板下载www.618jyw.com
的想法,跟孩子们一起读书成长,孩子们才会从心底把你当成好朋友,这样才能接受我的建议,学着老师的样子,去亲近图书,去感受阅读,每天早上晨读前的一点时间手捧一本好书,静静地坐在一旁,不需要多余的话语,不需要厉声的呵斥,孩子们都会悄悄地打开心爱的书本,跟着老师享受这静谧的阅读时间。这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吗?

三、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开展亲子阅读促沟通

孩子们刚入学后,教师必须及时地与家长沟通,不能把读书当作“家庭作业”给了家长一甩了事,首先要与家长取得认识上的统一,让家长们理解、亲近儿童文学,给家长展示儿童阅读的巨大的魅力,让家长理解一本好书对孩子的影响以及如何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阅读的习惯,有条件的还可以召开以儿童阅读为主题的专题家长会,家长之间可以交流亲子阅读的经验,老师向家长推荐一些比较理想的读物。如果没有时间,老师也可以经常性地与家长保持书面的沟通,只要坚持下来,家长的积极性肯定能够调动起来。一段时间以后,也要及时开展活动,

四、良好习惯促发展

在学生对课外阅读还没有形成兴趣的时候,需对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硬性”的准备,这里的“硬性”指的是在教师的组织、参与、引导、监控下进行,一段时间的硬性监督以后,孩子们都会逐渐习惯下来。因此,每天晨练后、语文课前、放学后,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分钟,加起来不到20分钟,可就是这些零零星星、一点不起眼的时间,只要我们学会充分利用,效果很好。古人特别讲究“不动笔墨不读书”,因此孩子们一开始读书就要关注良好读书习惯的培养。读写结合自古以来就是非常好的阅读方法。
“引导孩子们读书,赞赏、认同是保持热情的不竭动力”作为孩子们阅读的引领人——老师,不管不有多忙,也一定要挤出时间来倾听孩子读书的心声,而不能有一点儿的不耐烦,特别是跟一、二年级孩子的交流,很多时候需要用一些夸张的表情和语言来认可他们的读书热情,平常要非常关注到跟他们进行情感和思想上的交流。
总之,要让所有的孩子们从阅读中感受到愉悦,体验到快乐,这样,才能把孩子们吸引到阅读中来。如果“让阅读成孩子们离不开的学习生活方式”,老师引领孩子读书的目的已经在不经意中悄然达到了。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