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麦田生态课堂麦田守望者设计

更新时间:2024-04-20 点赞:4883 浏览:1489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麦田的守望者”,这是生态课堂中的理想状态,也是每位教师所追求的。
关键词:麦田;守望者;生态课堂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生态学在课堂管理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态课堂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和谐课堂。课堂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地方,是学生作为主体的思想和情感交流的场所,是激发其生命活力、唤醒其自由天性、展现其多彩自我的舞台,是师生点燃灵感、积聚智慧的平台。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操作中所反映出来教学已经偏离了原本的轨道。学生总是跟着教源于:论文www.618jyw.com
师的步子走,失去了原本作为一个课堂主体人求学的智慧光芒。
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所构建的生态课堂是什么样的?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呢?教师如何面对过去的教学思想在生态课堂中与学生产生的矛盾呢?有一个词可以解决所有的困惑——“麦田的守望者”。这是生态课堂中的理想状态,也是每位教师所追求的。

一、生态化的课堂是麦田,教师的职责是守望

教师提供一个释放童心、张扬个性的场所——麦田,这是孩子们的精神乐园。如果守望者因为害怕践踏自己所爱惜的麦田,而拒绝孩子们进入麦田,或者即使允许孩子们进入麦田,但是规定过多的条框规定,试想,孩子们还有游戏的兴趣吗?他们天生固有的自由精神和创造精神恐怕也会在禁止和呵斥声中丧失。
生态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在课堂教学生活过程中要树立全面依靠学生的观念,要相信学生具有学习的天性和无限的潜能,学生学习是有个性和独立性的。教师引导孩子们在这片一望无垠的麦田里嬉戏、玩耍,寻找自己的快乐,摸索真理,释放天性。当孩子们遇到不能理解的困难时,走进思考的“悬崖边”时,教师在“悬崖边”稍加点拨,让孩子自己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释放孩子的智慧,寻找教育成功的支点

“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塞林格虽然是一位小说家,但是他却把教育的本质解释得淋漓尽致。学生在课堂中不断学习,不断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并顺着自己找到的路一直“狂奔”,当他们跑到了错误的边缘,教师正守在这里一把抓住了要奔向“悬崖”的孩子,搭建合适的“支架”,来帮助他们顺利穿越思维发展的障碍地带;当学生理解得不透彻时,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其理解;当学生目标已明确,但思路受阻时,告诉学生不妨另辟蹊径,变换角度,或者还可以找到新的路径,轻松地抵达终点;当学生“狂奔”至“高峰”时,有意让他们暂时停下来反思,使其不断地总结与思考。

三、提高自身修养,满足生态课堂发展要求

忘却功利的单纯和坚守的耐性是教师专业成长所需要的。相对于麦田周边的风景,守候悬崖绝壁的生活单调乏味,且责任重大,丝毫不敢懈怠。过去,教师总是担心学生的学习不自觉,思想不成熟,因此总是让学生在自己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而如今的生态课堂要求的是学生自我个性的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学习探索精神的发展。教师不再处于一线位置,教师退居在“悬崖边”守望着孩子们。因为学生的自身素质不同,而且现如今的教育多元化,使得不少教师已经对自己要走的路感到迷惑。有的时候因为教学质量与自身的利益挂钩,因此当遇到自己的付出与实际的回报不相符合就会感到心理不平衡。有的教师经常向学生灌输只有学习成绩好,将来才能飞黄腾达。这样,教师把考试当成了学生和自己成功的敲门砖,这样也就失去了和谐课堂、生态课堂的本质,这样的教师只是在“守望考试”,而不是在“守望学生”。
“守望”是一种习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一种品格。为了学生的成长,教育需要更多的“麦田守望者”。教师只有创设一个和谐的生态的课堂,才能让学生富有个性地独立自主地自由开放地合作与探究学习的。
参考文献:
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M].胡劲松,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