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浅谈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之提问学年

更新时间:2024-03-23 点赞:6514 浏览:2187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小学语文课堂的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一个中心环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精心设计提问。小学语文课堂中提问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课堂提问运用得好,不但可以轻松地帮助学生融入课堂教学所创设的氛围之中,还可以激发他们探究问题的兴趣,激励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思维能力;主体作用
2095-3089(2013)32-0-01
从教数年来,我一直坚守在小学高段语文。这段时间走进了许多新老师的课堂,感触良多,最深的感触莫过于新老师在课堂中的提问。从新老师课堂教学情景中,回想到自己刚走上岗位的情景,回想到自己执教第一篇课文的情景。
走进了这些新老师的课堂才发现他们比自己当年优秀的太多了,比自己少走了许多弯路。特别是回想到自己开始的课堂常常是设问:即自问自答,自说自演,很少有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现在想想原因是自己当初在提问时没有讲究提问的艺术。自己当初的课堂提问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随意性大,一节课多的可提几十个问题,一个问题未平,另一个问题又起;事实性问题和理解性问题比例较高,粗效提问,实效不高;几乎没有为学生留出提问时间,也很少有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现将我这几年来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一些心得总结如下:

一、要精心设计问题,把握提问的时机

在教学中,教师应选择最佳的实际来提问,这样效果才能最好。这个最佳时机我认为是学生处于学生非常想弄明白其中的奥妙的时候。因为此时,学生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活跃,求知最强烈,对教师的提问能入耳入脑。这就要求教师需要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难点,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洞察学生心理,善于捕捉时机,提问启发,切中要害、循循善诱。如:在教学《唯一的听众》一文,抓住老教授的语言变化和作者的心里变化是关键。所以我们可以针对这个关键,精心设计一系列的问题。是谁让作者从一个音乐白痴成为一个能面对成千上万的观众演奏的小提琴手?老教授是通过什么来让作者变化的?为什么说老教授的语言是是一般的语言?老教授的语言改变了作者的什么?……以上设计的一系列问题,都是围绕全文的关键引发的,首先让学生读懂作者走向成功的关键,初步明确课文的主人公,然后弄清围绕主人公所写的内容,使学生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逻辑方面的训练,最后抓住关键语句和词语,把握课文的中心。关键内容是指对全篇课文有牵一发动全文,关键的内容往往是学生不易理解的疑点、难点等;关键的内容往往是阅读教材中能体现中心思想的点睛之笔。又在教学如人教版第九册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抓住“这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一句展开教学。“父亲与儿子了不起表现在哪儿?”结合人物外貌、神态、心理,让学生在读课文时寻求答案那么教学目标轻松就达到了。

二、问题的数量和难易要适度

提问的数量不要过多,不要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另一个问题又来了。提问不是越多越好,问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教学中,教师切忌随便使用问问答答,因为这样简单的问答式,不但不能激起学生的思维,反而会使学生的思维产生抑制。教师可以在提出第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以后,要顺着思路深一层地追问第二个、第三个问题,使学生的认识附着这样的提问逐步趋向深化。追踪提问的方法,能引导学生去深思。
三、提问更要注意难易度,提问过易,学生不用思考,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失去提问价值,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提问过难,不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学生会感到高不可攀,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问题的难易应是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加以思考能解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问题要能引起共鸣。提的问题最好能够“一石激起千层浪。”提问要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引起学生探究知识本质的愿望,促进学生思维。所提的问题要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设置www.618jyw.com
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通过问题,使学生能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如在教学《南辕北辙》这个故事时,为了研究那个人最终能不能到楚国,如果直接问学生“这个人能到楚国吗?”那么大部分的学生会不加思考的回答“不能。”这样设计问题就没有一点探究意义了。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大家都知道地球是圆的,假如有足够的盘缠,照这样一直走下去,会有什么结果呢?”这样就能让学生的思维犹如脱缰的野马,一发而不可收了。有的说:“到不了就会冻死,因为他会经过地球的南北极。”有的说:“到不了,路上会有河流过不去。”有的说:“可以到,因为地球是圆的,走到最后就回到原点了。”有的说:“即使能到楚国,那也要走好多弯路,多此一举。”大家讨论结果,答案不唯一。这样的提问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完成了教学目标,达到了课堂的高效。
总之,“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要掌握好这门课堂教学艺术,就要求教师应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的“问”。努力让自己的提问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努力让自己的提问引领学生在语文的大海里远航。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