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浅谈浅谈高职制造类项目教学设置

更新时间:2024-03-03 点赞:24189 浏览:10883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分析高职制造类专业项目教学现状,从五个阶段对高职制造类教学项目设置的实施进行了探讨,提出教学团队建设的相关要求。
【关键词】高职 制造类专业 项目
教学 设置
0450-9889(2013)07C-
0041-02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高职教育要适应现代社会生产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实用人才,就必须不断地改革创新。随着制造业的迅猛发展,现代社会对机械制造的一线操作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需求日益增加,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能力与现代企业管理对人才需求的矛盾更为突出,这就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探索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就业后能迅速成为企业发展的技术骨干,并在企业生产中具有协调可持续发展性提供宽阔平台。

一、高职制造类专业项目教学现状

在以往的学校培养模式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学校对现代企业的用人意图理解不透,培养定位欠准确等,学生进入企业后动手能力不强,理论与实际脱节,进入企业后仍需进一步进行培训,以增强实践动手能力,企业对学生的满意度不高。随着现代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职业教育模式已被打破,教学课件、动画、录像等各种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的利用,使学生的学习更为生动形象,但依然没有脱离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跟随的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更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与特征,项目教学法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实施项目教学法,使学生成为主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以提高。
在现行的教学中,按照机械制造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机械制图、机械结构与分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数控编程等课程都结合生产生活设置了项目,通过项目驱动,带领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各课程的相关知识,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得到更好地提高。从现行的项目教学开展来看,各课程的项目设置都是针对本门课程的培养目标,设立了各小项目,实践动手使学生学习更为主动,而学校也为了能更好地服务地方,服务企业,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设备的引入和改进,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提供了更多的空间,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各课程的项目设置有的是一门课程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缺乏相关理论上的综合和相互关联性,有的是与生产实际或经营活动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样的项目与以往的实训没有多大差别,不能达到具备直接为地方为企业服务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而学生更多地关注于实践动手,注重实践而轻理论,对相关的理论知识的联系不紧密,缺乏综合性。如在机械结构课程设置中,会进行一些简单的结构设计的项目活动,结构设计中对一些零件的尺寸要求,公差要求无法和已有公差配合中的知识点结合联系起来,而是照搬照抄参考资料中的数据,学生设计出来的结构是否合理,设计出来我们后续能否加工出来?学生通常仅对本课程内相关项目得出结果,而没有注重在项目过程中各相关知识的联系,即使课程组费尽心思地安排了很多实践动手的项目,但这些课程的相关知识缺乏关联性,学生仅仅是完成项目,得到了一次训练的机会,并没有能感受到现代企业的生产管理和组织形式,以及企业对一线技术人才的要求。制造类专业的学生进入企业面临的是一个实践性和动手操作性极强的工作岗位,制造类专业应从偏重文化技术和理论知识转向重视专业技能和发展能力,项目设置中应结合学生就业,突出项目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围绕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结构组织教学,围绕学生毕业后从事职业所需的技能安排项目设置,进行实践训练。

二、高职制造类教学项目设置构想

机械制造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适应社会对机械制造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直接为地方或机械行业经济建设服务,紧密依托行业或企业,满足社会对机械制造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这是专业教学改革的出发点,高职教育进行项目设置,离不开专业知识,离不开技术技能,离不开有关职业岗位所需的内容,制造类专业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教学是企业用人和企业发展的需要,课程教学内容应从重视科学性与专业性转向重视学习与工作经验的一致性,在项目设置中使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实践表明,项目教学的实施,强化了专业理论课的实践性和技术基础课的针对性,使专业技术基础、专业理论和生产实践更紧密地结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如何使学生在实践动手中加强理论联系,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走出校门进入企业就能适应现代企业对高技术复合型一线操作人才的要求而直接上岗,并在企业生产中能具有可持续协调发展性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制造类学生具备有一定的制图理论,会进行简单的结构设计,能对其中简单的零件进行工艺规程的编制,进行数控加工编程,并加工出符合图纸要求的零件。但是,现行阶段他们的这些能力都是独立的,设计出来的结构并没有得到实践合理性的检验,编制出来的工艺规程合理性也没有得到加工的验证,在加工零件和审核零件图的时候也没能分析出零件的作用和各技术要求的意义,只是简单地加工出零件,他们的知识点都是单独的并没能很好地联系结合在一起。当代企业社会更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一线技术工人,学生也需要在企业生产中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单个的项目设置使他们具备各种不同的能力,但如何把这种知识点联系起来,更好地运用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在企业生产中当遇到问题时我们如何把各种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这是我们在现行教育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选择一个具有典范意义的具体的教学项目来实施教学,借助于这个载体,学生能把所学的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明白机械生产制造的基本流程,体会现代企业的生产实际。在现阶段,我们可以选择现在比较成熟的某运输装置的传动装置的设计生产过程为载体来实现这一目标,具体实施如下: 源于:毕业论文致谢怎么写www.618jyw.com
中国免费论文网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