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教学模式初中语文“少教多学”自主教学方式研究资料网

更新时间:2024-02-24 点赞:36017 浏览:16126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究竟学什么?老师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起到什么作用呢?语文课怎样上效果最好呢?众所周知,“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摘自:毕业论文免费下载www.618jyw.com
、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课程标准》)而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实际体悟到的却很少,课堂空洞虚无,学生作业繁多,抄袭现象严重,效率低下。语文课应该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导为辅,坚持语言和文学并举,以语言为门径,以文字为重点,达到语言和文字都提高的目的。 因此,在课堂上,老师应少教多学,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让课堂高效起来。
首先,教师在备课前,要读透。读教材,知道学生学什么;读教参,借鉴教什么和建议怎样教;读学生,知道学生想干什么,能学什么;读名家教学视频,启迪怎样教。此外,还要读出自己的理解,只有自己的理解才是真正的知识,教师才能用浅显晓畅的语言讲解,学生才能有新的体会。最后要选择,选择最精要的内容,选择学生容易找到的内容,选择最能掌握的内容,选择最能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内容。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先让学生结合语文书的“注释”、《教材全解》里“作者作品介绍”,采用勾画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那些有助于理解课文,但教材和资料都没有列出的,老师就作精要补充。如《三峡》一文,学生手头的资料已经较详尽了,教师指导学生勾画后稍微强调《水经注》的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就可以了。但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教师就要稍微补充苏轼遭贬的经历和达观人生态度,否则学生就很难理解苏轼微妙的心境。学生勾画完后,老师要立即让学生完成相应的练习,通过勾画、反思、练习,作者作品的理解和积累应该差不多了。
第三是强调学生自读。要求学生读后了解大意,读时作好勾画,学生勾出生字新词,勾出疑难词句,勾出读后感悟,勾出精彩句段,勾出自己的困惑和顿悟等。稍微短的文章教师可以范读,学生立即解决字音或朗读停顿。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写出找出的疑惑,然后通过查词典解决字词。在此基础上学生完成《作业本》和《一课一练》中相关的题目。如果是文言文,要求学生结合注释高声口译课文。学生的翻译往往停留在肤浅阶段,离开教材翻译就不准确,口译时就不只是“意会”更要“言传”,学生翻译时就要补全省略部分、调整前后置部分,这样翻译出来的文章才畅达。
第四是教师的指导要精。针对学生自读时出现的问题(主要是错误和不足之处),教师要及时指出和补充。教师的指出要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原因,指出改正的方向和方法;教师的补充要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选取精要的,学生易忽略又是考查的重点内容。但这指导要精要少,切记过多。如学生在学习《三峡》一文时,“自非亭分,不见曦月。”、“良多趣味”中“自”“良”的解释,书中没有注释但考试的几率较大;课文的写作顺序,教参说先写三峡的山,再写三峡四季的水,但是秋季的三峡并没有写水,而是写了三峡秋天迥然于其他季节的萧瑟之景;三峡的四季为什么先写夏水,再写春冬之景,最后写秋景?各类资料书也有不同的理解;课文最后引用渔歌用意何在?是渲染萧瑟气氛,表现渔者的悲惨生活,还是抒发游子的羁旅之苦?或者兼而有之。教师必须运用自己的理解和教学智慧加以指导。
第五就是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通过思考讨论写作,提高思维能力,丰富情感体验,积累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在教学《背影》时,先让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写出课文内容,口头说出概括的理由,然后课堂交流。当此环节完成后就指导学生理清课文结构并说出原因。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在赏析语言,此环节中教师一定要结合课文内容赏析语言。《背影》中,我抓住最能体现父子之情的“四次背影”、“四次流泪”让学生去辨析体会,感受本文朴实无华且蕴含深情的语言特点,并且用文字记录在课堂练习本上。文章的写作总是为主旨服务的,“形式必须服从于内容并为内容服务”,因此语言的赏析一定不要脱离内容。学生阅读的感想除了要结合文章内容外,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生活,老师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写出自己的感悟。再次基础上,学生及时完成《优化设计》的“夯基演练”,教师当堂讲解。
语文学科有它自有的规律,在教和学这个问题上历来就意见杂陈。既然语文学科有自己的规律,我们就应该很好地去研究,语文课的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学什么,如何教,如何学,怎么样提高学习效率,以往大家说语文教学少慢差费,这个现象的确存在,尽管经过几十年大家的共同努力,有所好转,但我认为没有根本的转变,语文学习占用了我们学生很多的精力,但是一直是收效不明显。这个问题也让我们很伤脑筋。我觉得,第一语文课水分很大,这45分钟时间里,真正的有效学习时间,到底有多少,是不是需要把一片文章从头到尾掰开揉碎了从作品的背景到作者到分析到提炼中心、写作特色都要面面俱到呢,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没用的,哪些是重复的,我们应该很好算这个账。所以,少教多学看似简单,对于老师来讲,我给你规定45分钟,你只许讲10分钟或者15分钟,不是这个问题,关键你在单位时间里需要讲什么,哪些是不需要你讲的,哪些是非你讲不可的,所以作为一个课题,下一步我们也打算在这方面进行一些研究和探索,从语文教学规律的角度,从学习规律的角度要很好的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研究这个课题是非常有意义的。我希望有更多的同仁都来关注这个课题,大家都来献计献策,争取在这方面能够有所贡献,有所突破,为我们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做一些贡献。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