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中数学高中数学“举一反三”方案实践站

更新时间:2024-03-28 点赞:24753 浏览:10924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深入,新型高效的教学理念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举一反三”是这一理念中的重要思想。本文通过归纳整理与实践探索,首先对“举一反三”这种教学模式加以详细介绍,再者运用高中数学教学案例对该模式做以具体分析,最后通过对这一学习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应用的研究,就此模式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实行,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关键词:高中数学 举一反

三、案例分析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起到引导、合作、探究的作用,高中数学的学习和小初中数学的学习很不同,它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以及自我学习、自我思考、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必须认真思考“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重要性。立足教,着眼学,与新课程理念有机结合的“举一反三”的教学模式将会为高中数学教学提供一种理想模式。

一、“举一反三”模式的概述

成语“举一反三”的意思是: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它许多事情。意思接近融会贯通、触类旁通,教学中引入“举一反三”目的就是最大化学习成果。例如由典型性内容到普遍性内容;可以是教学方法的“一”和“三”,例如由特殊方法到一般性方法;可以是教学目标的“一”和“三”,例如由一个目标带动其他多个目标的融合等等。只有扎扎实实地”举”好了“一”,才能“反三”,才能“反三归一”,实现课堂教学的朴实灵动。

二、案例实践

(1)总结归纳
高中数学题目可以说是千变万化,但是对于善于学习的学生来说,数学题目都是万变不离其宗,对于某一类型的题目不仅仅只限于解出答案,而是在解出答案同时,尽可能总结出具有综合性、代表性的方法,以便在今后遇到类似问题能“有章可循”。然而不是所有学生都善于总结,所以教学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做总结。案例一中总结的解二次项系数不含字母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步骤:一看,二算,三求,四画图求解,简明扼要,对学生结局此类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案例一:解含参一元二次不等式

1.解不等式x2-2x-3≤0

分析:这题是最基本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其关键是抓住相应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再对照课本上表格中的结论给出所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学生在一开始接触时这类题,会觉得非常容易,先找x2-2x-3≤0的根-1和3,根据对应开口向上的二次函数图像,很快得到答案-12.如何解关于x的不等式:x2-(2m+1)x+源于:免费论文查重站www.618jyw.com
m(m+1)<0(m∈R)
分析:这题是含有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其做法与前例一样。有一半学生看到这题就有不知如何下手。在给学生足够时间考虑后讲解,把m当成常数,解方程x2-(2m+1)x+m(m+1)=0,用十字相乘法,找出相应的两个根m和m+1,二次函数的图像开口向上与x轴的交点为(m,0)和(m+1,0),注意m变形:解(x+1)(x-a)<0(a∈R)
分析:此题和第2题类似,解相应的方程(x+1)(x-a)=0,根为-1和a,对应二次函数的图像开口向上,与x轴的交点(-1,0)和(a,0)更容易得到。学生们一开始觉得应该非常容易。但是一做下去,发现问题出现。-1与a大小如何比较?在学生思考后,可提醒进行分类讨论:a=-1时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只有唯一一个,当a≠-1时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才是两个,还要分为a>-1,a<-1两种情况。
(2)大胆猜想
数学题目之所以有时感觉很难,问题就是没抓住问题根源,因为再难的题目都是由基础叠加起来的。案例二中的问题看似很难下手,但只要稍微大胆猜想,就能发现问题其实就是考察基本不等式公式。适当的猜想将给数学教学带来很大的乐趣。
案例二:基本不等式的变形

1.求y=x+ (x>0)的最小值

分析:积定和最小, (a>0,b>0)公式的直接应用。一正二定三相等。得出ymin=2,(x=1时)

2.求y=x+ (x<0)的最大值

分析:这里要注意x<0,必须化为-x= 时,既x=-1时,取-y最小大值得出ymax=-2,(x=-1时)

3.已知x>3,求y=x+ ,当x为何值时,函数有最小值,并求其最小值。

分析:本身不是 的类型,由配凑法得
∵x>3∴x-3>0
∴ ,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可以配凑出基本不等式的形式。
∴ x-3= 时,既x=4时,取y最小大值得出ymin=5,(x=4时)
(3)按“步”就班
不是所有数学题都有所谓的解题技巧,某些题目其实就是在考一种基础的数学思维,案例三就是很好的证明,只要学生能掌握线性规划的解题思维,即使再增加不等式限制条件,问题同样简单。
(4)讲究策略
数学学习中总结方法、细心求解以求得出正确答案固然重要,但是要真正做到高效学习也要讲究方法策略。数学中触类旁通,层层深入,优化解题方案是“举一反三”的另一重要特点,案例四中的核心思想就是要体现高中数学解题中的灵活策略--触类旁通。

三、实践中的问题及建议

在高中数学“举一反三”实践中,为了其更好的实施,我们必须避免:(1)照本宣科,缺乏变通;(2)讲解琐碎,包办代替;(3)死记硬背,沉溺题海等问题。课堂上努力争取:(1)讲解深入浅出;(2)引导适度;(3)注重回顾、反思。
四、结束语
新课程标准下,对高中数学运用“举一反三”模式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高中数学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高中数学学习探究的能力、养成学习数学的科学态度,在此基础之上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运用该模式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方向,学校和教师只有认真理解和领会其实质,才能使高中数学教育创新、高效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张崇善.探究式:课堂教学之理想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
诸秉政.高等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及其评价分析[J].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张峰.对概念导入和问题设计的思考.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