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学法多元化教学法在高校武术教学中运用研究

更新时间:2024-02-03 点赞:32900 浏览:14809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正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1〕,紧随时代的步伐,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新时期教育需求,探求新的教学方法已成为必然,只有这样,教育才会向前发展,教学方法才会不断改革创新。多元化教学法是对现代教育理念最好的诠释,它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全方位、多视角地将一切可利用的因素引入教学中,立足于学生兴趣的培养,注重学生思维的启发。武术作为华夏数千年文化的承载者,在高等院校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进行传承和发扬显得尤为重要。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2012级选修武术项目的11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实验组56人,对照组54人,两组学生的授课进度、时数、器材都相同。教学前两组学生都从未接触过武术。

1.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教学实验法进行研究。
2教学实验的设计
实验组采用多元化教学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教学时间为2013年3月至2013年6月,每组共计36学时,每学时45分钟,每次课两学时,学习内容为初级三路长拳。实验组选择在武术馆上课,对照组在室外操场上课。
实验组采用的具体教学方法为:教学前先了解每位学生学习武术的目的、对武术喜爱程度,并对教学场地进行人文化布置,墙壁上张贴武术名家的画报和“崇德尚武”“自强不息”“以武正人”等字样。整个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传授武术基本礼仪、武术的基本知识、武术文化,占整节课的10%。第二部分:单式动作的教学,采用动作规格、路线、攻防含义说明讲解教学,然后双人进行模拟喂招练习,占整节课的30%。第三部分:组合动作练习,当单式动作摘自:本科生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熟练掌握后,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单式动作组合练习,占整节课的30%。第四部分:武术娱乐教育,鼓励同学们讲解与武术有关的故事或武术小品表演,或教师讲解有关武林人物的英雄事迹,贯穿“以武正人”,“尚武崇德”,“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思想,占整节课的10%,第五部分:个性塑造,根据自身的特点对演练套路进行个性塑造,占整节课的10%。
实验结束后聘请具有裁判经历的国家一级裁判员2名,国家二级裁判员3名,对两组进行考评,为了确保评分的客观性,间隔14天,采用录像重测法,让5名裁判员重新对录像评分,并应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17进行显著性检测,根据录像重测法的结果计算出两次评分的相关系数R=0.8625,呈高度相关,(P<0.05),由此可知评分具有很高的客观性。
3结果与分析

3.1多元化教学法能促进学生技术水平的提高,更能显著地提高教学效率

通过专家对学生期末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如表1)。经过双侧T检验,P=0.000<0.05,两组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的均值为87.4750,对照组的均值为79.4500,说明多元化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更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更有利于学生对武术动作技术的学习和掌握。结果还表明,实验组在动作规格、精气神的体现、力点的准确性、发力的顺达性上都优于对照组,说明采用多元化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武术运动要求运动者不仅要掌握精湛而全面的动作技巧,而且要将“精、气、神”贯穿于武术运动的始终。多元化教学法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注重学生间的个体化差异,并将一切可利用的因素引入教学环节,以启发思维,培养兴趣为立足点,以动作技术实用化为主体,以德技并进为核心,既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最终学会了运动技能,理解了技术动作的核心,达到“愿学、学懂、学会”的目的,显著地调高了教学效果。

3.2多元化教学法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验前后对两组学生对武术兴趣的调查表明(见表2),应用多元化教学法比常规教学法更能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两组学生试验后对上武术课的兴趣和上课时的情绪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见表3),实验班学生对上武术课的喜爱程度远高于对照班,学生对武术课的热爱使学生产生了良好的学习动机,因此实验班学生在上课时精神状态也优于对照班,绝大部分学生在上课时感觉兴奋。这说明多元化教学法更能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更能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多元化教学法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学生需要学习的情景,注重设疑引趣,疑能生趣,疑能引思。通过一些恰当的教学案例和武术故事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 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思维共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提高学生对武术运动的热爱程度和对学习的积极性。

3.3多元化教学法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

在心理学专家的指导下设计了评定学生人格指数的试卷,实验前和实验后对两组学生的人格指数分别进行测试评定,将测试成绩进行配对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见表4),实验前两组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实验前两组学生人格指数相当;实验后对照组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对照组学生的人格指数基本没变化,实验组人格指数显著提高,这表明“多元化教学法”对完善学生人格具有显著性的影响。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能作为权力、义务的主体的资格〔3〕。多元化教学法始终将武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注重学生德、智、礼、让、义的培养,通过对场地的人文布置,并将武术娱乐教育作为教学的一部分,通过讲解武林故事、武术小品表演,有关武林人物的英雄事迹,潜移默化地将“以武正人”,“尚武崇德”,“自强不息”“积极进取”“仁义礼让”的思想贯穿学生的日常行为生活中,从而体现了武术育人的功能,起到完善人格的作用。 4多元化教学法应用于高校武术教学的理论探析
多元化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高效教学方法,是高校武术推广的最有力手段。笔者结合教学实验和武术自身的特殊性对多元化教学法重新审视,并归纳总结得出武术多元化教学法:它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全方位、多视角地将一切可利用的因素引入到教学中,立足于学生兴趣的培养,注重学生思维的启发,主要体现在武术教学环境的人文化、学生学习的个性化、武术技术的实用化、武德教育的终身化、武术课堂的开放化方面。

4.1武术教学环境的人文化

人文是一个动态概念,《辞海》中这样写道:“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4〕”。人文是指人类文化中的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武术教学环境的人文化是指在在教学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展示中华武术文化底蕴并能潜移默化地引导人们思维意识的外部文化环境和内部文化环境的总和。武术教学环境的人文化主要表现在外部人文环境和内部人文环境两方面。外部人文环境体现在对教学场地进行人文化布置,使教学环境展现出中华武术特有的魅力,如墙壁上张贴武术名家的画报和“崇德尚武”“自强不息”“以武正人”等字样;内部人文环境表现为教学中注重仁义礼让思想的灌输,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将博爱、关怀的情怀注入教学的每一环节,构建紧密型师生关系,创建和谐、活跃、互动的课堂氛围。

4.2学生学习个性化

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学生对同一动作技术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也都有着明显的差异;而同一学生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其学习能力和身心特点也在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随时根据武术项目特征,教学阶段,学生个体特点等多个要素的变化,从实际出发、注意有区别地、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负荷;另一方面必须结合个人特点,有针对性地根据自身的特点对演练套路进行个性塑造,培养个人技术风格。同时必须处理好循序渐进和区别对待、规范化与个体差异的关系,一切教学活动从实际出发,从学生个性化差异出发,循序渐进、区别对待地组织教学,在强调规范化动作前提下,注重塑造个人技术风格。

4.3武术技术的实用化

技击是武术的功能价值的重要体现,深受广大人们喜爱,尤其是大学生正处在青春年华,血气方刚,有着强烈的好胜心和表现欲,武术实用的技击动作正好迎合了大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将乏味、枯燥的武术课堂变为充满活力、斗志的竞赛场,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是现代教学的主阵地,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成熟时期,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固有程序的机械记忆为主,学习兴趣是支配他们学习的主要动力。正如肖川所说:“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域,是质疑问难的场所,是通过对话探寻真理的地方。”〔5〕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复杂的武术套路,通过拆招、喂招的技击练习,不仅使动作简化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思维。

4.4武德教育的终身化

新时期高校武术发展的困境不是技击功能的退化、习武环境的变迁、传承方式的擅变等,其根本在于武术教学活动中重技术轻武德,忽视了武术培养完善人格的作用。武术逐渐脱离自强、正义、美德、修养、和谐、仁义、智慧、上善这些与理想的人性发展密切相关的理念。武术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一种载体,在传统社会中它以一种教育的方式,传承了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参与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6〕,当今武术要想存在下去,就必须重新找到它在当今的生命力。武德教育终身化是促进个体生命的发展和完善的最好保障,武德教育的终身化就是将以武育人的理念贯穿于武术教学活动的始终,武德教育的终身化是多元化武术教学法的核心,也是现代教育培养全面、健全人格的基础。

4.5武术课堂的开放化

在具体的武术套路学习中,教师引用恰当的教学案例、吸收多种教学方法中的开放性元素,启发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寻找相关技术问题的“互斥性”或“相关性”。学生经过长时间的单一攻防技术动作练习后,要主动探求内部联系,技术动作的攻防阴阳变换,单一动作的组合规律,使整体动作系统化,连贯化,发力顺达化,力点准确化,另外要通过对整体动作的细致观察、潜心研究、归纳总结出武术动作的发力原理和攻防普遍规律。同时教师全方位、多视角地引入一切可利用的教学元素,将教学内容关联归类、研究提炼、优化组合、便于应用,变为学生想学的内容, 使其产生对学习的需要,进而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教学过程中创设学生需要学习的情景,注重设疑引趣,疑能生趣,疑能引思。通过一些恰当的教学案例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思维共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武术的热爱程度和学习的积极性。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1)多元化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全方位、多视角地将一切可利用的元素引入到教学中,立足于学生兴趣的培养,注重学生思维的启发。主要体现在武术教学环境的人文化、学生学习的个性化、武术技术的实用化、武德教育的终身化、武术课堂的开放化方面。
(2)多元化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更能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对武术动作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更能显著地提高教学效率;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能引起学生兴趣,形成探究动机,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多元化教学法能起到完善人格的作用。
5.2建议
多元化武术教学法是笔者基于自身教学实践和武术自身特点提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多元化教学法应用于高校武术教学是贯彻落实教育改革方针的体现,是在社会转型期对教学教法的又一次创新性尝试。实践证明多元化教学法将有益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建议在高校武术教学中应用,但应注意教学环境的人文化、学生学习的个性化、武术技术的实用化、武德教育的终身化、武术课堂的开放化五要素在实际武术教学应用中的密切配合,相互依存。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2):126-127.
〔3〕百度百科.http://baike.so.com/doc/538998

2.html.

〔4〕360百科.http://baike.so.com/doc/188152

5.html.

〔5〕张继芳.让文化滋润识字教学.博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大学,2011:117-129. 源于:毕业设计论文格式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