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高效探求有效理答,走向高效课堂

更新时间:2024-03-13 点赞:3964 浏览:93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理答既是一种教学行为,也是一种教学评价。它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的即时评价,是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对话”,直接影响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和进一步学习,也影响到学生对一节课甚至一门功课的兴趣与态度。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理答;高效课堂
华东师大崔允漷教授认为,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理答既是一种教学行为,也是一种教学评价。它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的即时评价,是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对话”,直接影响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和进一步学习,也影响到学生对一节课甚至一门功课的兴趣与态度。教师理答表现行为主要有探问、追问、转问。如何提高教师理答的有效性,走向高效课堂呢?

一、阶梯分解式探问——拨开云雾见阳光

探问就是课堂上当学生由于知识欠缺、问题本身模糊或有一定难度等原因无法回答或回答不正确、不完整时,教师变换角度,让学生换一个路径接近问题的答案。探问的方式主要有:就同一问题改变提问角度,把原来的问题化解为几个小问题逐一发问,提供回答线索,问一个与原问题相关的新问题等。有效地探问能够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及时把一个对学生而言艰涩的问题分解成一个个相对简单的子问题,像爬楼梯一样慢慢的接近目标。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分苹果》时,进行了如下的教学:
师: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加法算式
师:嗯,再看看这些算式的结果,你还有其他发现吗?
生:得数都是10
师:对,这些都是得数是10的加法算式。你们再看看,加号前面的这些数,能不能看出什么?
生:加号前面的这些数越来越大
师:每次增加几呢?
生:每次增加1
师:加号后面的数呢?
生:越来越小,每次减少1
师:说到这里,你能不能说说为什么最后得数都是10呀?
生:因为加号前面每次都增加1,加号后面每次都减少1,加起来刚好抵消了。
……
学生在教师几个小问题的启发之后都恍然大悟:他们对加法算式的规律有了更完整的认识,对加法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种阶梯式探问方法使得课堂从尴尬的冷场转向积极的回应,使学生拨开知识的迷雾,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

二、剥笋深入式追问——众里寻他千百度

追问是数学课堂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提问方式。善于追问的教师总是能在适当的时间摆脱预设的束缚,将一个个好的问题及时地抛出来,带领学生剥离表象,接近数学的本质,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引起自身思维的碰撞,并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和优化。
如在教学《乘车》这一课时:问题“车上原来有2人,有3人准备上车,还有2人正跑过来,现在车上一共有多少人?”很多学生马上不假思索地说7人。
教师接着问下去: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5+2=7。
教师本来想让学生列连加的算式计算,未想学生却直接列了一个两步的加法算式,但是她马上找到契机,追问:这5人是怎么来的?
生:有5人没上车。
师转问其他学生:这么算可以吗?刚才他是把小朋友分成几部分?
生:两部分。
师追问:哪两部分?
生:在车上的和没在车上的。
这里,教师并没有否定这个学生的做法,而是让其他学生分析这个算式,接着再问有没有其他的分法,当学生说出第二种方法2+3+2=7时,继续追问:他现在把这些小朋友分成几部分?
生:三部分。
师追问:哪三部分?
生:车上的2人,准备上车的3人,还有后面跑上来的3人。
师:为什么用加法呢?
生:因为准备上车3人,又跑过来2人。
师补充:哦,摘自:学年论文格式www.618jyw.com
这3人和这2人都是要上车的,现在车上一共几人?
生:7人。
师:咦,你们看看这两个同学列的算式有没有什么关系啊?
生(看了几秒)那5人其实就是准备上车的3人和跑过来的2人合起来的!
教师不断地追问,让学生去解释两个不同的算式是怎么来的。在一步步的追问下,学生很自然地明白了三个数连加的算式的意义;同时,教师抓住两个不同的算式之间的关系,也为本节课后面教学三个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三、征询求助式转问——柳暗花明又一村

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在执教六年级复习课《如何审题》时出示了一道题目“带着小狗的小明和小兵同时分别从相距12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小明每分钟行55米,小兵每分钟行65米,小狗每分钟跑240米。小明的小狗遇到小兵后立即返回向小明这边跑,遇到小明后再向小兵这边跑……当小明和小兵相遇时,小狗一共跑了多少米?”在学生尝试解题之后,华老师问一个学生:你遇到了什么难题?学生说不出来,于是华老师适时将问题抛给了班级其他举手的学生。一学生这样说“我可以求出他们两个相遇的时间,但是求不出小狗跑到小兵,又从小兵跑到小明那边的时间”。这一回答马上引起了全班大部分同学的共鸣,认为要求出三个物体的时间和速度难求。于是华老师建议孩子们再把题目重读一遍后让学生说说题目主要说了什么?一个小女孩站起来说:这道题目是说小明和小兵相向而行,小狗在他们两个之间来回地跑,非常简洁地把题目的意思说清楚了。
在这个案例中,华老师为了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的障碍,更好地解决这道题目,进行了两次转问:一次转问学生“遇到了什么难题”,二次转问学生“题目主要说了什么”。第一次转问能够帮助学生明白自己解不出来的原因,使接下来的理解能更加深刻、有针对性;第二次转问是帮助学生去除掉过多的干扰信息和条件,理清题目的基本思路,防止学生陷在题目的陷阱中,为学生接下来建立本道题最基本的数学模型(路程=速度*时间)奠定基础。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这句话联想到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一千名教师就有一千种不同的理答。”面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答,但要使理答促进有效学习,在理答过程中,教师要擅于运用探问、追问和转问这三种理答手段,不仅能调动课堂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学生专注于学习活动、改善思考方式,经历追求数学本质的魅力,从而走向高效课堂。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