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更有效初中数学教学如何提问更有效设计

更新时间:2024-01-25 点赞:7122 浏览:2295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学行之有效的手段,也是数学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学形式。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缺乏有效提问的技巧。所提的的问题或流于肤浅,不能揭示知识产生的过程;或过于高深,使学生迷失思考的方向。加之提问的时间与方法不当,严重影响了师生互动,失去了提问的意义,甚至产生了负面效应。文章从课堂提问的有效高度、有效情境、有效时机和有效切入点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提问
1671—0568(2013)27—0111-02
提问是课堂教学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之一,是促使教学目标达成的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缺乏有效提问的技巧。所提的问题或流于肤浅,不能揭示知识产生的过程;或过于高深,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加之提问的时间与方法不当,严重影响了师生互动,失去了提问的意义,甚至产生了负面效应。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倡导有效提问。

一、课堂提问要设置有效高度

课堂提问的有效高度是指教师的提问不能太容易也不能太难。太容易的问题缺乏挑战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浪费有限教学时间;太难会让学生望而生畏,丧失学习的信心。只有在有效范围内的提问才能促进学生探索心理和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提高。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的认知水平有三个区域:“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回避“已知区”与“未知区”,直至“最近发展区”。换句老话说就是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提出的问题提纲挈领,恰到好处。能有效地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数学语言转换。对激发学生主动地探求新知,承上启下,温故知新,引导学生从已知的领域进入未知的新知识领域,产生重要的作用。例如,一位教师在《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教学中,先帮助学生回忆了以前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的定义,然后向学生问道:假如摘自:硕士论文答辩www.618jyw.com
平行四边形一组边垂直(如邻边),四边形的形状可能发生什么改变?相等时呢?想一想各种各样的情况;除了边改变,还有什么替代(如对角线),会有什么改变?把这些组合条件形成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会有什么特征?比较各种特殊四边形的异同点。这样的提问有效地发散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正确寻找到解题思路。

二、课堂提问要创设有效情境

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创设一个有效的问题情境。在有效的问题情境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比较容易地、自然地进入到预设情景中,从而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便于学生理解完整的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否则,会让学生一头雾水,失去解题的方向。
例如,在学习苏科版七年级《整式的运算》时,可以创设如下问题情境导入新课:请大家在练习册上任意写下一个两位数,并按照如下顺序进行运算:①用这个两位数减去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②再把所得的数的各数位上的数相加;③再乘以15减去88,看看结果等于多少。
全体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了运算,虽然写下的数各不相同,但其结果却是一样的。面对这样殊途同归的结果,大家感到不可思议,议论纷纷,意在追问教师怎么会这样的,面对兴致勃勃的学生,教师说:“大家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就要认真学习,等这堂课快结束时,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这样在问题情境中产生的悬念,把大家的注意力深深吸引到本节课要学的新知识上,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求知。

三、课堂提问要把握有效时机

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还应关注学生解题思维的开展过程,有效地把握住课堂提问的最佳时机。在一般情况下,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之中,都会隐藏着一个个呈纵向排列的时间意义上的“提问点”,教师像医生把脉一样,准确地把握住解题思路空间上的“问点”和学生思维时间上的“问点”二者的交汇点,及时提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解题的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把握提问的有效时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可以在学生存疑处提问。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教学内容,或设疑于课前,引人入胜;或置疑于课中,波澜起伏;或留疑于课后,回味无穷,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一种求索探究的精神状态。其次,可以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提问。新知识的学习与掌握,离不开旧知识的支撑,教师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提出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温故知新,在二者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新知识,掌握新知识。第三,在学生思维 “盲区”提问。自然科学的定义与规则大都是从客观世界中抽象、归纳、总结出来的,教学如果脱离了客观,脱离了实践,学生就会感到深奥难解,学起来就会感到吃力。

四、课堂提问要抓住有效切入点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同一个问题,有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提问;教师提问时切入的角度不同,取得的教学效果往往会显示出很大的差别。这就需要教师在提问时要精心选择切入点,力求问得别致、问出新意,问题要能启迪学生的思维、突出教材重点。
例如,“平方根概念”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在引进平方根概念时,可以这样提问:“你能画出一个面积为2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吗?学生答:“只要画一个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再将各边中点连起来,得到中间的正方形(阴影部分)就是面积为2的正方形。”
教师又问:“你是怎样思考的?”学生答:“只要求出一个平方得4的数。”教师再问:“平方后得4的数只有2吗?”学生答:“还有-2。”这么一问,平方根的概念就出来了。比如,对几何定义和概念的掌握,“什么是平行四边形?他的判定定理是什么?”这种问题的提出仅采用了一般化、概念化的方法,显得老套、平淡无奇,难以引起学生的新奇感。 如果换成“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这样的提问,学生不仅要对数学的概念判定有深刻的理解,而且还要会灵活运用,这就能够达到促使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分析解决问题的目标。再如,对“直线是向两方延伸的”这样一个概念,一般学生都知道,能背得出来,但未必会真正地理解。如果改为:“直线a和b哪条长?”
“两条直线L1和L2被L3所截,这三条线把一个平面分成了几个部分?”这样的提问就显得新颖别致,易引起学生的新鲜感,可以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一个优秀教师的课堂提问,不但可以在教学中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较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具有启迪思维、开发智力之效。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