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刍议刍议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模式创新机制构建如何

更新时间:2024-01-21 点赞:5340 浏览:1216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009-9328(2013)10-000-01
摘 要 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是的当代全民体育机制构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高等院校进行体育教学目的有两个一是学习掌握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的一些方法和技能二是通过体育锻炼使其强身健体增强身体素质其中强身健体是学生锻炼的主要目的。与传统的体育教学不同的是,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所面临的对象比较特殊,很多传统的体育教学办法并不适应于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所以,充分研究和开发适应与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办法和模式是摆在当代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新时期高等院校体育的重要性,接下来给出了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体育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高等院校体育教育培训的原则。最后本文重点分析了加快高等院校体育继续教育构建机制的途径。
关键词 高等院校 体育教育 机制 构建

一、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功能不显著

现阶段我国的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中,虽然也使用了很多的教育模式和方法,但是都不能够真正的凸显高等院校体育教育的功能,教育的模式和方法改革深度不够,自主性教育和互动型教育还比较匮乏,课堂传授仍然是高等院校教育的重要方式,这样的教育模式更不上时代的要求,更不能起到强化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和创新。体育的教学与培养和其他的课程是有所不同的,单纯的老师讲解与灌输完全起不到培养的作用,必须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使学生之间有所互动,也使老师和学生之间有所互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也可以进一步增强体育课程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因此可以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创造性缺失

当今世界是一个创新的世界,各种新事物、新理念层出不穷,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谁不能做到创新,谁就会被时代淘汰。时代呼吁创新,我国的高等教育与高等院校教育也呼唤创新,总的来说,我国现有的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方法和模式还相对络活,创造性不强,适应性不高,不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新的要求。我国传统的高等院校体育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沿用了解放初期或者高中学校的体育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针对性差,教学效果不显著。要满足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就要充分开发属于高等院校自己的体育教学办法和教学思路。是体育教学在整体上满足高等院校的身体特征和锻炼需要,这些都是未来构建全民体育教学和培训机制的目标和方向。

(三)可操作性不足

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每一个教学目标都没有自己相对应的教学模式,从而使目标显得遥不可及,仅成为口号而已。而各种新建立的模式似乎都具有相同的功能, 能完成所有的目标。每一种模式大致都遵循着同样的教学过程:提出课题、激发兴趣——教师引导、学生练习——教师评价、信息反馈。另一方面,尽管现有的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高校内都开设有一定的体育教学课程,但是形势主义比较严重,可操作性不强,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现有的高等院校体育教学办法针对性不强,很多的教学环节和教学任务根本得不到实现,高等院校的身体特征对于体育教学有自己的适应标准,如果不针对成年人自己设立教学办法,那么就出现教学模式、教学大纲空置的现象,要进一步解决这种操作性不强的现象,就要在课程的设计以及培养模式的改革上下功夫。

二、高校体育教学方式创新机制的途径

(一)加强宣传、正确引导

高等院校要在体育教学的意义和重要性上做好充分的宣传,让学生意识到了解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和对自身的好处。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思路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利用一些媒介,例如校报、宣传手册、黑板报、宣传栏等以文字的形式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定期开展运动会或各类体育项目比赛来宣传。从思想上改变学生们对于体育运动的认识,提高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构建全民体育教育的机制。

(二)制定计划、降低标准

高等院校体育教学需要有一定的计划作为指导,用计划将教学目标落实到实处。例如,在开设体育教学课程的同时辅助以一些基础性的课外锻炼活动,培养学生的日常锻炼习惯,制定出适用于大部分学生的锻炼计划和锻炼要求。在制定体育教学计划的同时,也摘自:毕业论文目录www.618jyw.com
要尽可能的在不影响教学效果的前提下降低教学的标准和教学任务的标准,牢记高等院校体育教育的目标是鼓励学生多多锻炼,而不是严格的训练目标和要求,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可以增强他们的成就感与目标感,有助于在深层次上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三)正视恐惧、消除障碍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比高中时期懂得保护自己,而且动作不灵活,甚至有体态肥胖现象,对自身完成动作失去了信心,产生了恐惧的心理障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发现并有效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障碍十分重要。首先,教师应选择一些难度低、危险性小的训练项目并努力创造一种轻松活泼有趣的课堂教学环境尽量使教学内容、场地器材设置、以及手段方法的选择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趣味性, 循序渐进消除恐惧, 增强信心其次加强安全的保护实践证明练习者在有人保护与帮助下对其消除恐惧心理障碍能产生较好的效果一方面可以使练习者获得一种安全感另一方面可以在练习中通过信号刺激口令、节拍、提示等及其他帮助手段来完成练习。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充分参与,这也是提高学生参与兴趣和消除学生恐惧心理的重要途径,教师也应该鼓励一部分学生在运动时带头作用,这样调节课堂气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年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恐惧心理。
参考文献:
刘新凯.构建“健康第一”的中学体育教学新模式[J].科技资讯.2009(33).
卢剑.更新体育意识,科学的设计教学环节[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12).
[3] 万亮.关于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0(35).
[4] 谢欣.“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下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0(16).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