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阅卷新课改语文阅卷一些倡议

更新时间:2024-03-16 点赞:23916 浏览:10837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新课改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学科的特色决定了语文答卷的灵活性、可塑性,所以,语文阅卷既要重视答题结果,又要重视答题过程;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体验;既要重视学生书本知识的掌握,又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应重视学生情感价值的培养。
关键词:素质教育;应试教育;阅卷
1674-9324(2013)47-0174-02
一谈及素质教育,人们就对应试教育大批特批,指出应试教育的种种危害,其实素质教育是对应试教育的扬弃,素质教育不摒弃考试。心理学研究认为,对学过的内容,考试与不考试相比,考过的内容记得更牢。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对待考试及考试成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好比弹簧的弹力,考试就相当于压力,在弹性限度内,压力越大弹力就越大。这个弹性限度指的就是不过度追求考试成绩,不为考试而考试。考试是教与学的全面反馈,对检查教与学的情况必不可少,故考试有其存在的价值。科学地对待考试,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考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为了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探索,而不是为了甄别。有的学校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单一,对学生以分数排名次,鉴定学生的优劣;对教师以平均分排名次,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考试的分数已精确到小数点后五位。对分数的斤斤计较导致阅卷的呆板、僵化、死扣标准答案,以标准答案对学生的答案一刀切,标准答案是“同心协力”决不可写成“齐心协力”。使答案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学生揣摩不透。这样的考试对学生没有多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新课改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选入了大量切近生活实际,具有较强审美特点和丰富人文内涵的新课文。课后练习也取掉了以往繁、难、偏、旧的老面孔,重视语文实践怎样写论文www.618jyw.com
活动和合作探究型学习。语文学科的特色决定了语文答卷的灵活性、多样性、可塑性,同样一个问题,如果让不同的老师回答,也会有五花八门的答案。我们有什么理由要求学生用标准答案呢?故语文阅卷需三思而行,你无情的差号下可能有爱迪生,你无情的差号下也可能有瓦特。因此,笔者结合有关语文试题及多年语文阅卷的情况,对新课改中如何批阅好语文试卷提几点粗浅的建议,望能引起同行的重视。

一、语文阅卷既要重视答题结果,又要重视答题过程

有道试题题目的要求是“我是小小书法家”,实际是看拼音在田字格中写汉字。笔者认为这道题具有两重性,既考查学生的答题结果,又考查学生的答题过程。一是考查学生是否认识拼音,是否会写汉字;二是考查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是否认真,是否能把字写好、写规范。故笔者认为,批阅这类试题时不应只以字写得对错评分,应在批阅时将本题应得分分为两大块,一块是看学生是否会写字,对的得相应的分,也就是结果得分。另一块是书法分或卷面分,分成三个等次,书写流利,字迹整齐、优美的当然得满分,其他等次的应酌情减分,即过程得分。这样不但检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小认真做事的良好习惯。

二、语文阅卷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我们不应以标准答案束缚学生想象的翅膀。有一试题如下:“‘一碧千里’和‘翠流’都是描写绿的,而‘一碧千里’是描写绿的?摇?摇?摇,‘翠流’是描写绿的?摇?摇?摇。”有位同学填写了“范围”和“程度”,结果“程度”错了,标准答案是“浓度”。还有位同学填写了“面积”和“浓度”,同样“面积”被“范围”剥夺了生存的机会。笔者认为,类似这样的问题,只要学生能区分点、面,会正确用词就行了,没必要死扣标准答案。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阅历不同,对这类试题得出的答案是不同的。特别是这些人为的标准答案,往往忽视了民族语言的丰富性、多样性的特点。有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语文阅卷中我们应坚持多角度、多层面地去分析问题,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体验,尽量做到考试是为了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语文阅卷既要重视学生书本知识的掌握,又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有这样一段阅读:“锄头的结构不复杂,看起来并不美,但它的作用可大啦,农民伯伯用它锄草、平整土地、斩土块……这些活儿,似乎很简单,可是真要干起来却不容易。”阅读后面的测试题是“农民伯伯用锄头 、 、
等。”有位同学写的是“农民伯伯用锄头锄草、和泥、挖洋芋。”结果被打错,原因是与短文内容不符。但这些答案确实是学生平时实践经验的总结,因为在我们这里,农民用锄头经常干这些活儿,如出灰、挖粪、挖土等。笔者认为,了解更多的原因、掌握更多的知识才是素质教育之实质,如果阅读考查的问题只是在短文的原句中找,照抄原文,何谈素质。语文阅卷既要重视学生书本知识的掌握,又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应体现新课改立足课堂、放眼社会的思想。

四、语文阅卷还应重视学生情感价值的培养

毕唐书先生在《语言文化教育——语文科学应有的个性》一文中写到:“文学教育是审美教育,说到底是情感教育。”阅读文学作品能使人体验生命的价值,提升生命的价值,提高生命的质量,感悟精神的自由。《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有这样一道测试题:“读了《牛郎织女》,你发现牛郎是一个怎样的人?”有位同学的答案是:“可怜的、善良的、勤劳的、幸运的。”可惜翻遍所有的参考书也找不到“幸运的”这个答案。这位同学的理由是:“牛郎家里很穷,竟然找到了天上的织女这样好的伴侣,并且为他生育了两个孩子,这难道不幸运吗?”反复品味学生的理由,这的确是他的一大发现,是他情感的迸发、人文的积淀,不能不让人折服。笔者认为,语文阅卷应重视学生情感价值的培养和指导,文学作品来源于现实,又超越于现实,只有它是一个整体时才显得完美,不应被简单地肢解。
总之,在考试还没有消失的今天,我们要理性地对待考试,就必须用新的理念批阅语文试卷。通过批阅试卷,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指导、多元化的引领,这样才真正达到了考试的激励和促进作用。否则,新课改将会“穿新鞋走老路”。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