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探讨

更新时间:2024-01-24 点赞:23015 浏览:10664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来到城市从事非农产业。由于长期以来城乡二元制度壁垒的影响,以及这一制度壁垒所造成的各种不利因素的累积,我国农民在向城市转移、从事非农产业的同时,却不能顺利成为城市的居民,而是经历了“农民工”这种特殊的过渡形式,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也因此而产生。在中国社会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研究“农民工市民化”这一课题,对于促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推动中国社会转型和社会结构变迁;对于进一步深入了解中国国情,在此基础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拓宽农民工问题的理论研究领域,深化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规律的熟悉,进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从农民工市民化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分析入手,紧密结合农民工的生存现状、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着重探讨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受阻的根源,指出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受阻反映在观念上是缺乏科学的理念支持所致,提出了促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社会政策建议。全文包括导论、正文四章和结束语。导论部分主要阐明了选题的意义,先容、评析了本课题的研究现状,阐明了全文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及创新点,并说明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分析了农民工群体的形成与发展,论述了农民工对于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所做出的巨大历史贡献;分析了农民市民化的一般规律性,着重阐明了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客观必然性;并对农民工的阶级属性问题作了扼要分析,提出辩证地看待农民工的阶级属性有利于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第二章主要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现实困境及根本原因。本章首先从就业与收入、基本生活、家庭、子女教育、交往与互动、思想与心态等方面对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现状作了描述。接着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面临的障碍,指出制度因素的阻碍、社会资本的缺乏、自身素质的束缚等因素对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造成了不利影响。最后着重从社会排斥角度探讨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受阻的【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社会排斥社会公正社会政策
【论文提纲】:导论13-25一、选题意义13-18二、本选题的研究现状与评析18-21三、论文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及创新点21-24四、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24-25第一章农民工市民化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25-65一、相关的基本概念25-31(一)农民工25-28(二)市民化28-31二、农民工群体的形成与发展31-38(一)1979年—1988年:“盲流”——农民工的出现32-33(二)1989年—1994年:民工潮的冲击33-35(三)1995年以来:较为平稳、有序的大规模活动|教育教学论文|35-38三、农民工的伟大历史贡献38-48(一)农民工活动|教育教学论文|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38-40(二)农民工活动|教育教学论文|缓解了“三农”问题的困境40-44(三)农民工活动|教育教学论文|推动了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发展44-47(四)农民工活动|教育教学论文|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47-48四、农民工市民化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48-57(一)农民市民化: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48-52(二)农民工是中国农民向市民转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过渡形式52-53(三)农民工市民化的客观必然性53-57五、农民工已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57-65(一)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57-58(二)党和政府对农民工阶级属性的肯定具有重大意义58-60(三)辩证地看待农民工的阶级属性有利于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60-65第二章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及根本原因65-120一、边沿人——农民工的生存状况65-84(一)就业与收入状况66-68(二)基本生活状况68-72(三)家庭状况72-76(四)子女教育状况76-79(五)交往与互动状况79-80(六)思想与心态状况80-84二、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面临的障碍84-97(一)制度因素的阻碍84-89(二)社会资本的缺乏89-94(三)自身素质的束缚94-97三、社会排斥: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的根本原因97-120(一)制度排斥101-106(二)经济排斥106-111(三)政治排斥111-113(四)文化排斥113-116(五)社会关系排斥116-120第三章社会公正:农民工市民化的理念支撑120-158一、农民工市民化迫切需要理念的支撑120-130(一)问题的提出121-124(二)确立“社会公正”的理念124-130二、现行农民工体制与社会公正的差距130-149(一)农民工群体不能享受基本的国民待遇,未能共享改革和现代化发展所取得的成果131-136(二)农民工群体的自由权利受到较为严重的限制,不具有独立自主地进行选择的权利136-142(三)农民工群体同等权利的缺失142-149三、确立社会公正理念必将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149-158(一)有助于进行制度创新,为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149-151(二)有助于农民工阶层自由、同等地工作和生活,共享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实现自身的潜能开发和人的全面发展151-153(三)有助于建立新型的就业制度,规范和确立新的劳动关系,切实维护农民工的正当权益,增加农民工的经济收入153-155(四)有助于消除来自于社会、文化以及心理方面的不利影响,促进农民工与城市社会和市民的融合155-158第四章构建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政策158-202一、社会政策的目标、理念和功能159-167(一)社会政策的产生及其基本内容159-161(二)社会政策的基本目标和理念161-164(三)社会政策的特点和功能164-167二、建立和完善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政策167-202(一)农民工就业政策167-175(二)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175-181(三)农民工教育与培训政策181-189(四)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189-192(五)农民工政治介入政策192-196(六)农民工管理与服务政策196-202结束语202-204主要参考文献204-214后记214-215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