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思想近况与教育对策探讨

更新时间:2024-04-18 点赞:4311 浏览:98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随着城市化进程而产生的农民工,在城市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现在外出农民工中新生代农民工的比例不断增加——民工潮队伍已悄然更新换代,社会对这一特殊新群体的思想状况更加关注,由于他们的思想状况直接影响着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和社会主义和谐稳定的发展。本论文首先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与第一代农民工群体的对比,对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突出的新特点加以概括。其次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现实生活中的几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状况进行了分析考察,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观念状况呈现出明显的二维特征:既有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积极方面,如敢于打破乡土传统观念的束缚,人际交往中淡血缘性与地域性而重业缘与学缘,政治介入意识和维权意识增强等。又有不利于社会发展的消极方面,对家乡归属感减弱,与城市居民交往仍存在隔阂,政治介入目的具有功利性和不理智性等。再次进一步分析主要造成新生代农民工消极思想观念的成因: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制度层面的障碍,政府和企业管理不够规范,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最后通过对成因的分析,一方面我们要高度熟悉到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是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现代化转变的长远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解决,是新生代农民工当前问题的现实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另一方面我们要贴近新生代农民工现实生活,提出对加强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教育的几点具体的建议和措施:构建健全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改革和完善相关制度,政府和企业加强科学管理,努力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自我发展能力,优化社会环境。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观念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这一群体社会心态的未来走向,做好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特点思想状况成因对策
【论文提纲】:摘要3-4ABSTRACT4-8引言8-111新生代农民工思想现状11-221.1新生代农民工思想的积极方面11-151.1.1乡土方面11-121.1.2社交方面12-131.1.3政治方面13-141.1.4从业方面14-151.2新生代农民工思想的消极方面15-221.2.1乡土方面151.2.2社交方面15-161.2.3政治方面16-181.2.4从业方面18-191.2.5消费方面19-201.2.6心理方面20-222.新生代农民工消极思想的原因分析22-282.1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22-242.1.1对教育重视程度不够222.1.2教育工作队伍不到位22-232.1.3教育内容的狭隘性232.1.4教育手段单一,缺乏针对性23-242.2制度层面的障碍24-252.2.1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242.2.2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改革滞后24-252.2.3权益保障制度不完善252.3政府和企业管理中不够规范25-272.3.1管理思想观念落后25-262.3.2管理方式单一262.3.3管理体制不够完善26-272.4社会环境的影响27-282.4.1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272.4.2受农村文化传统的影响深远272.4.3城市环境的影响27-283加强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教育工作的必要性28-333.1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现代化转变的长远需要283.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需要28-293.3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293.4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当前问题的现实需要29-313.4.1能提高政治觉悟29-303.4.2能提高适应城市文化的能力30-313.4.3能减少心理疾病313.5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的需要31-333.5.1有助于农民工“反哺”农业313.5.2有利于乡村政治文明的建设31-334.克服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教育问题的具体对策33-434.1构建健全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33-354.1.1建立起工会、居住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组织33-344.1.2培养和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344.1.3提高思想熟悉,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新体系34-354.2改革和完善相关制度35-384.2.1推行户籍制度改革35-364.2.2健全法律援助制度364.2.3优化权利的制度环境36-374.2.4完善社会保障制度37-384.3政府和企业加强科学管理38-404.3.1遵循“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原则38-394.3.2依法规范的劳动管理394.3.3创新城市管理机制394.3.4加强就业技能培训的力度39-404.4努力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自我发展能力40-414.4.1加强成人继续教育工作40-414.4.2开展城市适应教育工作414.5优化社会环境41-434.5.1优化社会舆论环境41-424.5.2优化社会人文环境42-43结论43-44参考文献44-47致谢47-48在读期间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48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